高考政治答題模板總結
從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公民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怎樣做某一件事?
(1)公民為什么要自覺參與……?
①必要性:我國國家性質、人民地位、公民權利。
②重要性:第一,對公民——有利于增強主人翁意識,提高政治參與的熱情,能力,真正行使(實現)自己的民主權利。第二,對社會或國家——有利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和地位,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發展、現代化及各項事業的發展。有利于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聯系,維護社會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2)公民應如何參與政治生活?
①內容:行使民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管理等。
②要求:宏觀上把握——依法有序參與;中觀上把握——堅持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③微觀上把握——各種民主方式的具體內涵、途徑(渠道)和要求。
高考政治答題模板歸納
從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政府怎樣做某一件事?
(1)政府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①國家性質決定和政府性質決定(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
②是政府為人民服務宗旨和貫徹對人民負責原則的需要。
③是政府某種職能(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公共服務)的內在要求。
④是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需要。
(2)政府怎樣做某一件事?
①履行職能: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能,把該管的事情真正管好。
②堅持宗旨和原則: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政府應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依法行政:堅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接受監督: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⑤科學決策:審慎行使權力,堅持科學、民主決策。
高考政治答題模板梳理
如何處理民族問題,維護新型民族關系?
(1)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政治基礎);
(2)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政治基礎和物質保證);
(3)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當家作主的自治權(基本制度);
(4)堅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扎扎實實做好民族工作,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群眾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證);
(5)公民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
高考政治答題方法
我國在對外關系方面為什么和怎么做?
(1)為什么?
①必要性:主權國家的權利和義務;我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國際形勢的要求(符合時代潮流、符合多級化趨勢);符合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
②意義:對我國,提升國際地位、展示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等等。
對世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斷秩序;推進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2)怎么做?
①國際社會成員:積極履行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義務,自覺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
②國際競爭的實質:抓住戰略機遇,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影響力。
③國際形勢: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建立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推動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④國際關系: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尊重他國正當利益,維護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
⑤外交政策: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高考政治答題技巧
價格變化的原因,政府穩定物價的原因與措施
(1)價格變化的原因答題模板
①價值決定價格:價值量越大,商品價格越高;價值量越小,商品價值越小。
②供求影響價格:供不應求,價格上升;供過于求,價格下降。
③紙幣發行量:如果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物價會上漲;相反,物價會降低。
④市場的缺陷: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一些生產者、經營者惡意囤積,哄抬價格。
⑤國家經濟政策: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主要通過控制流通中的貨幣量以及財政支出的數量,平衡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保持物價穩定。
⑥分配和交換是連接生產和消費的橋梁和紐帶。
(2)政府調控物價的原因答題模板
①價格較快上漲導致人們實際生活水平下降(特別是食品價格上漲,影響中低收入群眾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會穩定。)(影響生活)
②加強宏觀調控是為了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
③穩定物價,防止通脹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之一。(宏觀經濟發展)
④降低流通成本、穩定供給,這是尊重市場規律的要求。(影響生產)
⑤調控物價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體現了以人為本。
(3)穩定物價的措施答題模板
國家:①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②大力發展生產,增加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給,完善重要商品儲備制度;抑制不合理的需求,緩解價格上升的壓力。
③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緊縮的財政政策。
④實行臨時價格干預。加大市場監管力度,規范市場秩序。打擊哄抬物價的行為。
⑤加強流通體系建設,減少商品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穩定供給。
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企業:①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大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價值決定價格)
②企業優化產業(產品)結構。
③企業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重視社會效益。
公民:①樹立正確消費觀。②與違規漲價行為作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