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知識點歸納
關于核心的說法:
1.綠色消費的核心是——可持續性消費。
2.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
3.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矛盾的觀點(也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
關于(產生)生存和發展的說法:
人類社會產生和存在(或說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文化多樣性
關于關鍵的說法:
監督政府權力的行使的關鍵是——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這個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人們解決矛盾(問題)的關鍵——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關于屬性的說法:
1.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又叫商品的二因素或二重性)——使用價值和價值。(使用價值可說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價值還可以說是商品的本質屬性、共有屬性、特有屬性、社會屬性)
2.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又叫二重性)——同一性和斗爭性。
3.物質的根本屬性是——運動(區別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關于特點的說法: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
關于前提、基礎的說法:
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基礎和前提——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決策機關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是——拓寬民意反映渠道。
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是——公民享有對涉及公眾利益的決策的知情權。
我國政黨制度的前提是——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
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文化多樣性。(也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人們認識事物的基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關于標志的說法: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志——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衡量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國內生產總值即GDP。
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志——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也可以說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
區別有權威與無權威政府的根本標志是——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覺地認可和服從。
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文化遺產。
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科學技術。(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長期處于世界前列。)
1.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的標志——印刷媒體的推廣。
2.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傳統建筑(也被稱為凝固的藝術)
高考政治大題答題模板大放送
1、政府(國家)這樣做的政治學依據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國家)這樣做的政治學依據是什么?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我國的國家性質;②我國的國家職能;③我國國家機構應該堅持的原則;④國家這樣做的意義。
2、政府(國家)這樣做的經濟學依據
在《經濟生活》里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國家)這樣做的經濟學依據是什么?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社會主義的本質;②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③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⑤市場在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但是有弱點和缺陷,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⑥國家宏觀調控主要運用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國家這樣做的經濟意義。
3、政府(國家)在經濟學里面的行為是宏觀調控;政府(國家)在政治學里面的行為是履行國家職能。
高考政治的難點主要是在記住這些知識點后還要自己去理解和應用,觀察近幾年的高考政治試題大部分都是以理解題為主,需要死知識的題越來越少了,所以在高考政治的復習時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在政治題時也一定要有技巧才能獲得高分。
高三政治如何備考復習
全面復習教材中所有的知識點
萬變不離其宗,在政治課復習過程中必須做到全面、系統。所謂"面"就是全面復習,就是要求學生要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和基本事實。這是做好復習的前提。由于中學思想政治課內容涉及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的基礎知識,各知識點之間又相互聯系,要全面掌握這些基礎知識并非易事。這就要求教師在深鉆細研考試大綱教材的基礎上,對基礎知識和重點、難點作全面、詳細的梳理、排序,指導學生牢固把握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讓他們列出各章節的復習提綱,形成知識網絡,從而對知識進行鞏固復習。
各相關知識點之間存在聯系,復習必須做到歸類連線
所謂歸類連線就是指導學生把教材中有關"標志"、"原因"、"表現"、"意義"、"作用"、"區別"、"關鍵"、"本質"、"聯系"等問題進行歸類整理,形成知識線,然后根據知識線設計練習題,采取填空、選擇、簡答等題型進行綜合訓練,突出基礎知識,體現重點、難點。在題型歸類訓練中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教師應向學生講清各類題型的答題思路、方法和技巧,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誤。針對有些學生對于閱讀理解題、判斷說明題、理解說明題拿不準、答題沒有把握的情況,要提醒學生開拓思路,盡可能地把與本題目相關的內容列舉出來,然后加以適當選擇,這樣可以避免可能出現的失誤;二是教師還要講清題型變化特點,拓寬學生思路,提高靈活變通能力。近年來,政治試題除了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考查,更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具有靈活多變的特點。
復習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注重主要知識的靈活運用
所謂"點"就是重點復習,就是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分析認識當今一些社會現象,解決實際問題。這是做好政治課復習的關鍵。要達到這一目的,在政治課復習中應注意以下三點:首先要選準復習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對每課中的重點和難點要選準,并在復習過程中反復強調和訓練,以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讓學生心中有數;其次,對重點和難點問題要講深講透,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第三,要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學用結合。
政治備考方法是什么
1、做題目:現在很多人學習政治的一個弊端就是,只看答案,不自己思考。對于政治,一定要自己思考考點是什么,為什么這么考,舉一反三。
2、背誦:政治是屬于文科的科目,背誦很重要。將一些理論或者原則,平常回答問題經常要用到的,背得滾瓜爛熟。
3、新聞:現在的政治考點,很多是時政。所以一定要關注新聞,平常吃晚飯的時候看看晚間新聞,了解一下,說不定下次就能考到。
4、預習:政治的條條框框很多,如果不提前預習,上課可能會覺得學得很吃力。應該在之前預習一遍,這樣上課也能輕松一點了。
政治第二輪復習計劃
1.時間分配,就是把復習時間劃分成不同的階段,并針對不同階段的特點確定復習任務,做到胸有成竹,有條不紊。一般是3月25日左右至5月中旬為第二輪復習時間。
2.有所側重,就是時間不能平均,必須向重點章節傾斜,如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和化學實驗等章節;
3.查缺補漏,第二輪復習的主要任務是查缺補漏。老師認為“要認真研讀課本的有關內容,結合復習弄清、弄懂每一個知識點”。認真研讀課本有效果,但效率不高,學生普遍反映看課本好象沒有什么感覺,看與不看沒有多大差別。我們的看法是沒有必要系統的去通讀課本,可以按著百日識記的形式,把課本知識轉化成問題,轉化為提綱,要求學生對照“考試大綱”中的每個知識點展開聯想、逐一檢查,發現自己不夠熟悉的知識點或知識盲點,如果他們不懂,可以再通過查閱課本來解答。這樣效果會好一點的。
4.整體復習與階段復習計劃相配套,整體復習計劃精確到月,階段復習計劃應精確到詳細列出每周的復習任務和進度。
5.適當調整,根據已完成的復習情況來調整計劃,強化薄弱環節;或者根據考綱的變動而及時修訂計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