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時事政治復習方法
高考時事政治考試范圍
2.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
鮮明的時代性是政治以及整個文綜試題的顯著特點。關注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社會熱點,是高考命題的主題。因此說在高考無論是政治還是歷史地理,都不回避社會上的熱點問題,直面“長效熱點”同時也適當的考查“非常規冷點”。
高考時事政治復習技巧
1、明確熱點,把握本質
在復習中,要關注黨和國家以及人民群眾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著力解決和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從黨和國家的重要會議、文件、主要領導人講話、人民日報、教學雜志的熱點專題中都有反映。
明確時政熱點,一方面對熱點問題及與之相聯系的材料要有一個基本的感知和把握,避免陌生感。更重要的是,要認識到熱點問題的本質,從整體上把握熱點,搞清楚各個熱點間的內在關系。如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貫穿各項工作的主線,各個熱點專題也都貫穿著這一主線。
有些同學經常覺得很多熱點都沒有考到,這主要是因為沒有對熱點之間的關系進行很好的把握。其實在高考中,很多題目往往同時是幾個熱點的載體,如對“三農”問題的考查何嘗不是體現了和諧社會,又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呢?
2、夯實基礎,構建體系
高考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因此,在熱點問題的復習中要認真學習課本知識,夯實基礎,方能在高考中以不變應萬變,因為再新穎的題目也就是靠基礎知識來解決的。
對基礎知識的聯接復習要注意以下幾點:
(1)是對相關的基礎知識、主干知識(包括概念、原理和觀點)的內涵要清楚,要掌握相關知識的來龍去脈,明確知識的適用范圍、適用條件。對重點知識的理解一定要準確,切忌似是而非。
(2)是要解決好知識的系統性問題,依據知識的內在聯系,構建知識網絡,樹立學科整體觀念,因為知識只有形成網絡才能被高效地存儲和提取。
(3)是要抓好重點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以問題為中心理順知識體系。同時,要訓練自己對高考所考基礎、主干知識有整體、綜合的把握能力,并能根據熱點情景,遷移、重組這些基礎知識,把握好學科知識的體系和精神。
3、提高審題答題能力
實踐證明,思維能力對答題來說是很重要的,許多同學在學習時基本知識的背誦和記憶積累很豐富,卻難以在面對問題時準確把握知識,在答題時或答非所問,或難以做到完整、有層次,這大多是由于思維能力不強、思維水平不高造成的。
因此,要加強自身審題和答題能力的培養。通過典型題目反復訓練對試題的分析、理解、構思、作答能力,從而使自身的潛在能力能夠得到順暢的外現。
4、點面結合并最大限度的構建聯系
通過熱點話題與書本知識結合,由點到面,例如說“環境保護”,從這個點聯系到了:
(1)經濟生活: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2)政治生活:政府的職能;政府的宗旨;政府的工作原則等內容;(3)生活與哲學:物質決定意識;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堅持矛盾分析法;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等。
此外可以衍生到學科外,聯系到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化建設過程中的環境問題,地理中的德國魯爾區等等相關的內容。最大限度的構建聯系。
5、加強訓練提升能力
考生通過做一些相關的時事習題,可以總結出一些答題思路,例如說怎樣高效的審題,怎樣聯系知識點,怎樣確定答題方向,又怎樣組建答案等等,這樣才能做到“立體式”的備考,備考效率才可能得以提升。
高考政治復習方法
1.知識串聯、能力優先
政治是一門實打實需要背誦的學科。但我們絕不比一字不漏的死記。只需要做到自己的描述和課本相符合,大意沒有錯即可。高考評卷不會因此而扣分。我們知道,知識是能力的基礎,能力是知識的升華和應用,無知識則無能力。故而政治的復習,一方面熟讀課本。另一方面,新課標試題是以能力立意為主的,其特點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在復習中,我們要結合試題,訓練從題目中尋找正確信息的能力。
2.看菜下飯,量力而行
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以“拿低、保中、爭高”的為策略,看菜下飯、量力而行。做到揚長避短、發揮優勢。
“拿低”即采取慎重對待低分值題的方法,將低分值題的分數全部拿下,不做“白送分不要”的傻事。所謂“保中”即采取知識與方法并重的策略,確保中分值題的得分不少于85%一90%。“爭高”即爭取高分值題的得分在60%—70%之間,這樣試題的總得分率可保證在80%—85%左右。
3.重視基礎、小題出發
越是基礎的知識越有決定性意義,越是小題越容易出錯。高考政治大題基本上丟分較少,反而是小題容易丟分,因此同學們要吸取教訓,要反復做做錯的題。
4.講究技巧、應對有方
(1)選擇題答案客觀,得分容易失分也容易,是高考競爭最為關鍵的題型。做選擇題通過分析題目信息、抓關鍵詞,然后比較選項、排誤與選正相結合的方法,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四不選原則和主要原則:
一是選項明顯有錯的不選;
二是題目沒說的不選;
三是選項因果倒置的不選;四是范圍不符者不選。
主要原則:客觀、比較、從題目和選項信息中尋求答案,盡量少受知識點干擾。
(2)對非選擇題主要抓四點
一是采取逆讀法,先讀設問,帶著問題讀材料,邊讀邊思考,迅速確定知識范圍。
二是根據知識范圍正確遷移相關知識,特別要注意排除相近知識的干擾。
三是在方法上要歸納和演繹并用。凡結合材料要求概括出觀點的則用歸納法;凡是該觀點在材料中是如何體現的,或要求闡發意義、得出啟示、分析原因的則用演繹法。
四是要做到答案段落化、段落要點化、要點序號化,注重要點間的邏輯。思維要全面,語言要簡練,書寫要工整,卷面要整潔,能夠準確運用政治術語,結合教材語言和材料,做到理論與材料的有機統一。雖不必一字不落的對照課本,但意思一定要表達清楚。
5.關心時事、重大事件
文綜易結合社會熱點,尤其是近年重大舉措、科研成果、經濟建樹成果、重大災難、具有國際意義的事件活動等,都容易出現在考題之中。考生無法猜到如何用來命題,對這些熱點有所了解即可。如果平時沒有時間關心時政,問題也不大。但是多了解時事,對高考政治還是有一定的幫助。
再正確,最終都要用文字表達出來。
猜你感興趣:
1.2017高考時事政治復習資料
2.2017高考時事政治如何復習
3.2017高考必考時事政治知識
4.2017高考時事政治熱點知識
5.2017高中時事政治知識點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