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政治模擬試卷及答案
2017高考政治模擬試卷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1.(2011•昆明質檢)某企業2010年生產一件甲種商品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是10小時,年產量為100萬件,甲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8小時,價值6元。2011年生產甲種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50%,該企業2011年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假設該企業2010年2011年的甲種商品全部銷售完,其他條件不變,那么,該企業2011年甲種商品的銷售收入與2010年相比 ( )
A.減少200萬元 B.不變 C.增加200萬元 D.增加120萬元
2.(2011•四川卷)J省《高速公路條例》規定,為了保障車輛正常通行,高速公路收費道口的待交費車輛排隊超過200米時,應當免費放行。這一條例的實施,對高速公路經營者和消費者可能產生的積極效應有( )
①提高經營者的管理服務質量,贏得市場信譽
②增加單位時間車輛通行數量,提高經濟收益
③加快消費者車輛的通行速度,提高出行效率
④保持消費者車輛的通行暢通,節省過路費用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2011•貴陽質檢)圖中橫向箭頭顯示的是一種房價上漲的過程,縱向箭頭顯示的是針對過程中各環節,相應采取的調控手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應采用的手段是( )
4.(2011•廣州二模)針對日漸擴大的收入差距,我國有關部門正在試點建立低保、最低工資、基本養老金與物價水平相適應的動態調整機制。這樣做的理論依據是( )
①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
②物價變動會影響人們的生活
③收入分配的平均化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
④實現和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11•唐山一中仿真)國有企業職工王某2010年年收入10萬元,他購買家用轎車花費5萬元;到銀行存款3萬元,購買證券投資基金1萬元,繳納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500元;剩余的9500元現金用于家庭生活開銷。這10萬元中,王某用于個人投資的有( )
A.10萬元 B.9.05萬元 C.5萬元 D.4.05萬元
7.(2011•天津卷)北京與武漢之間的高速動車組投入運營后,原來幾十個小時的車程縮短為3小時;加之高速動車二等票的價格僅為180元,而乘飛機的最低費用一般也要400以上,致使以往乘坐飛機的大多改乘動車。于是,2011年夏秋季航班計劃取消了武漢---南京的所有航班。這種現象說明 ( )
①生產決定消費水平
②生產決定消費方式
③消費促進產生結構升級
④消費對生產具有向導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2011•皖南八校聯考)2011年4月1日,根據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調查結果分析,安徽省農民消費支出逐年增加,食品、衣著等消費明顯下降,交通通信、醫療保健、居住及服務等消費穩步增長。消費結構逐步由生存型、溫飽型消費向享受型、發展型消費轉變。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優化 ( )
①是由收入增加引起的
②表明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減少
③隨著經濟的發展而變化
④表明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2011•廣州二模)下圖是汽車銷量與用戶滿意度曲線,這一曲線告訴我們,要想擴大企業銷售量,必須( )
①對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
②立足市場需求,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③樹立正確的經營戰略
④改善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2011•山東師大附中模擬)2010年10月9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關于居民生活用電實行階梯電價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擬按照用戶消費的電量分段定價,做到節約用電,節約資源。材料說明( )
①消費行為會對社會經濟產生影響
②家庭要超前消費,防止消費滯后
③要改變消費習慣,提倡綠色消費
④家庭消費關系到社會、集體的利益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11.(2011•全國新課標)2009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但同時也應看到,一些出口產品是為國外品牌加工生產的,中國企業只能賺取微薄的代工費,絕大部分利潤由品牌持有者獲得。這說明( )
A.自主品牌建設是中國企業提高出口利潤的重要經驗
B.中國企業出口盈利水平高低取決于是否擁有核心技術
C.品牌競爭已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最重要的方式
D.強大的制造能力是中國企業出口的核心競爭力
12.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僅2010年10月1日到15日半個月的時間,美國商務部對華貿易救濟和相關案件多達24起。專家預言,中美之間的博弈將從匯率戰轉向貿易戰。對此,我們應該( )
①降低人民幣匯率,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②充分利用世貿規則,公平、客觀地解決貿易摩擦
③針對其他國家的產品及服務設置障礙,以保護我國企業
④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的方向發展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2011•長沙二模)(讀表:我國出口產品發展結構)
內 容 2006年 2010年
機電類產品占外貿出口的比重 20% 50%
高新技術產品占外貿出口的比重 13% 20%
上述表格的內容反映出我國在“十一五”期間 ( )
①堅持出口多元化戰略
②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加快外貿增長方式轉變
③把擴大對外貿易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④注重科技創新,增加高附加值產品出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4.(2011•東城二模)我國某出口外向型企業生產某種商品的成本為人民幣30元/件,在國際市場上,1美元=7元人民幣,按6美元/件的價格出售商品;一年后,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下跌10%,其他條件不變,為保持相同的利潤水平和價格,該企業要將成本控制在( )
A.37.8元/件 B.34.2元/件 C.25.8元/件 D.20元/件
15.(2011•江蘇卷)為解決原材料價格上漲問題,我國某鋼鐵集團先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等國投資8個鐵礦石資源項目,爭取在2015年實現鐵礦石的自給自足,并使之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該事例說明,我國擴大海外投資( )
①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 ②使對外開放上升到一個新層次
③有利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④因原材料價格上漲面臨巨大風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范仲淹在杭州知州任上遇到“兩浙路大饑荒,道有餓殍,饑民流移滿路”。范仲淹創造性地實施了“荒政三策”。一是興土木,以工代賑。因饑歲工價至賤,正是營造的好機會,又解決了饑民流離失所之苦。二是利用杭州人好佛事、喜旅游的習俗,大興旅游業。一時飲食、住宿、貿易等服務行業都需要勞力,大增就業者數萬人。三是引四方糧商晝夜進糧,結果杭州城糧食爆滿糧商只好降價,百姓大大得益。范仲淹的“荒政三策”條條奏效。回答16—17題。
16.(2011•寧波二模)范仲淹“荒政三策”蘊涵的經濟學道理有 ( )
①物價水平是消費水平的基礎
②就業是民生之本,對社會生產有重要意義
③商品的價格受供求變化影響
④消費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2011•寧波二模)范仲淹“荒政三策”條條奏效的哲學啟示是 ( )
①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②創新就要破除一切陳規成說
③堅持量的積累,就能促進事物發展
④把握事物之間聯系的普遍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8.(2011•巢湖質檢)錢學森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同時又是一名哲學家,他曾經說過:“沒有科學的哲學是跛子, 沒有哲學的科學的是瞎子。”這句話告訴我們( )
A.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基礎
B.具體科學為哲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C.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D.哲學和具體科學密切聯系、不可分割
19.(2011•全國大綱卷)以前,人們通常認為植物不像人和動物一樣具有“記憶力”。近來,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照射到一片葉子上的光,能夠讓整株植物作出相應的反應。科學家認為,植物可以用“電化學信號”在葉子之間傳遞光強和光質信息,這種反應方式和人的神經系統的反應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記住”光線中的信息并作出反應,進一步佐證了( )
①任何物質都有反應特性
②意識是一種特殊的反應形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質具有同樣的反應特性
④物質的不同反應形式之間具有聯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B.心外無物,天下無一物非吾度內者
C.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D.若在理看,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21.(2011•海南卷)“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亞自然條件惡劣,長期以來無人成功種植蔬菜。我國某農學專家堅信,糧食作物能生長的地方一定能種蔬菜。他在總結前人失敗教訓的基礎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壤墑情、選擇抗寒性較強的品種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亞成功種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創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跡。他的成功從一個側面表明 ( )
①意識活動的創造性是認識外部世界的重要條件
②意識活動的能動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證
③尊重客觀規律是實踐活動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
④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總是統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2011•四川卷)《呂氏春秋•察今》記載: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以下選項,與荊人教訓具有相同哲學寓意的是( )
A.士以進死為榮,退生為辱
B.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C.九河盈溢,非一塊所防;帶甲百萬,非一勇所抗
D.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23.(2011•全國新課標卷)我國每年生成的8億多噸秸稈的綜合利用率不高,絕大部分被廢棄。某公司根據秸稈的特性,另辟蹊徑,利用秸稈制造生態環保、結實耐用的板材,大受歡迎,取得巨大的成功。該公司之所以能夠發現到他人發現不到的商機,是因為( )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聯系,把握其本質的聯系
②善于根據事物之間的固有聯系建立新的聯系
③尊重聯系的多樣性,重視發揮偶然聯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觀聯系,發揮創新觀念改變世界的作用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4.(2011•南昌模擬)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9級地震,地震引發海嘯,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國汶川大地震,地震的頻繁發生讓民眾產生恐慌情緒。有關專家指出:“地球一直處于‘震動狀態’,‘震動’是地球的常態。”從現有研究水平來看,根據已有的歷史地震資料,進行中長期的地震預報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蘊含的哲理是( )
①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②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
④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2011•泉州模擬)2011年3月14日,溫家寶在答中外記者問時說:“如將不盡,與古為新。只有不斷地改革,黨和國家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下列選項中,與“如將不盡,與古為新”所包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A.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B.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C.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D.骨肉之情,析而不殊
2017高考政治模擬試卷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二、非選擇題(共4題,50分)
26.(2011•長春模擬)我國的稀土蘊藏量和產量在世界上都排第一,是舉世公認的稀土資源大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稀土資源探明儲量占全球的36.52%,是全球第一大稀土資源大國。中國長期大量出口稀土,現在中國用36.4%的儲量承擔著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應,為世界稀土市場的供應和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近年來由于過度開采和無序競爭,不僅使我國稀土等礦產資源儲備大幅下滑,而且給主產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
材料二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政府對包括稀土在內的一些重要礦產品的開采、生產、消費和出口方面采取了加強管理的措施。對稀土產品出口實施配額許可證制度。2010年12月28日,中國商務部公布了2011年度首批稀土出口配額1.4446萬噸的數量,較2010年第一批1.6304萬噸的配額下降了約11.4%。
(1)結合材料一、二,分析我國稀土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2分)
(2)運用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知識分析我國政府為什么對稀土產品出口實施配額許可證制度。(9分)
27.(2011•武漢調研)中國對非洲國家投資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始階段規模普遍較小。進入90年代后,中國對非投資規模逐步擴大,領域不斷拓寬。2000年以來,中國政府鼓勵、引導和支持有實力、信譽好的中國企業擴大對非投資,中國對非投資快速增長,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格局,國有大中型企業、民營企業和個體從業者等均在非洲投資興業。截至2009年底,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已大幅增長到93.3億美元,分布在49個非洲國家。
企業是對外投資的主體。結合材料,分析在非洲投資的中國企業怎樣才能不斷發展壯大。(12分)
28.(2011•長沙調研)20l0年7月12日,如火如荼的南非世界杯落下了帷幕,也給世人留下了許多話題。西班牙隊創造了歷史,他們第一次闖入世界杯決賽就捧起了大力神杯。西班牙的華麗足球讓人們印象深刻,有媒體報道了西班牙奪冠的主要秘訣:
秘訣一:“三線均衡,陣容齊整”。西班牙隊的陣容平衡,后衛、中場、前鋒,人才濟濟、搭配合理,在比賽中能夠達到最佳的配合效果。
秘訣二:“強大的頭腦和激情”。熱情奔放的西班牙人,球風也同樣地“西班牙”、激情不僅使他們贏得了觀眾,也贏得了比賽。
秘訣三:“重視訓練的科學性”。西班牙隊每天科學合理地安排訓練,讓隊員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狀態。
從西班牙隊獲勝秘訣中,你分別獲得哪些哲學感悟?(12分)
29.(2011•舟山調研)材料一 2001-2010年中國水利投資情況
注:1998以來,國家大幅增加水利建設投入,但與公路、鐵路、電力等基礎設施相比,水利設施薄弱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依然是國家基礎設施的明顯短板。
材料二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黃河、長江哺育了中華民族,從古至今,氣壯山河的水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治水使中華民族走向融合和統一。現代社會,水利是重要條件、基礎支撐、保障系統,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注重科學治水,突出加強薄弱環節建設,大力發展民生水利,不斷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促進水利可持續發展,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道路。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3分)
(2)我國人多地少、水資源短缺、降水時空分布不均等不利因素凸顯了農田水利建設對于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運用相關經濟知識,說明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6分)
(3)結合材料一、二,用唯物辯證法聯系的觀點,說明我國加快水利發展的必要性。(6分)
2017高考政治模擬試卷答案
1.C 【解析】解答此題首先明確單位商品價值量與個別勞動生產率無關,所以2010年該事業的銷售收入為100萬×6=600萬元。2011年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50%,此時單位商品價值量為:6÷(1+50%)=4元。該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意味著2011年甲種商品產量為:100×2=200萬件。那么2011年的銷售收入為200萬×4=800萬元,故答案為C。
2. A 【解析】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經濟組織,為避免免費情況的出現,高速公路經營者會通過提高管理服務質量,增加單位時間車輛通行數量,加快消費者車輛的通行速度等措施,保持車輛的通行暢通;這也使消費者得到更好的服務,有利于消費者節約出行時間等,①②③符合題意。
3.C 【解析】①錯誤,土地、鋼材等價格大幅上漲時應上調央行基準利率。②④的主體不是政府,與設問無關。針對地產商、投資者炒作,國家必須加強宏觀調控,③正確且符合題意。
4. C 【解析】③錯誤,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但不意味著收入分配要平均化。
5.D 【解析】從材料中可知,用于個人投資的有:到銀行存款3萬元,購買證券投資基金1萬元,繳納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500元,一共是4.05萬元。
6. D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價格和需求的關系。首先理解好圖示的意思,需求曲線由D1左移到D2,意味該奶粉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需求量下降。供給減少不會直接導致需求量減少,故A項排除。政府提高商品消費稅,消費稅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導致商品價格上升從而需求量減少;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會使商品需求量增加,B、C不符合圖示,排除。
7. B 【解析】 北京與武漢之間的高速動車組投入運營后使以往乘坐飛機的大多改乘動車體現②。以往乘坐飛機的大多改乘動車使得2011年夏秋季航班計劃取消了武漢——南京的所有航班體現④。
8.C 【解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從材料看這主要得益于經濟發展,居民收入的增加,①③符合題意,應入選。恩格爾系數是反映生活水平變化的重要指標,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恩格爾系數應變小,即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減少,故取②舍④。
9.C【解析】用戶滿意度主要體現了消費者的需求,以及對企業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的要求,故答案為C。
10.B
11. A【解析】企業的競爭優勢有多種,品牌競爭是重要優勢之一。由于一些出口產品是為國外品牌加工生產,大部分利潤為品牌所有者獲得,我國企業只能賺取微薄的代工費。這說明,加強自主品牌建設對中國企業來說至關重要。A正確,B、D說法本身錯誤,C不符合題意。
12. B 【解析】①錯誤,我們應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③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原則。
13.D 【解析】 2010年與2006年比較,我國的機電類新產品與高新技術產品占外貿出口的比重增加,反映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結構優化,產品附加值的增加,②④是正確的。此題只呈現了兩類產品,沒有呈現產品多元化戰略,故①觀點不符合題意;自力更生是立足點,內需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故③觀點是錯誤的。
14.C 【解析】人民升值后,美元兌換人民的匯率為1美元=7×(1—10%)=6.3元人民幣。如果保持出口價格不變,那么此時該商品以人民幣表示售價為6×6.3=37.8元人民幣。匯率變動以前的利潤為6×7-30=12元。如果現在保持12元的利潤,那么成本必須控制在:37.8-12=25.8元,故答案為C。
15. C 【解析】我國通過擴大海外投資實現鐵礦石的自給自足,體現②③。①與題意不符合,題中體現的是堅持對外開放。④錯誤,本身在材料中也沒有體現。
16.B【解析】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排除①。“ 興土木,以工代賑”體現就業的意義,故②正確。 “杭州城糧食爆滿糧商只好降價”體現供求對價格的影響,故③正確。生產決定消費,故排除④。
17.B 【解析】“荒政三策”是依據具體實際情況作出的決策,故①正確。“荒政三策”把握了饑荒、就業、旅游、生產、供求和物價的聯系,故④正確。創新是一個辯證否定的過程,排除②。此題沒有體現量的積累,排除③。
18.D 【解析】A、B顛倒了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C與題意不符合。
19.B 【解析】不能把人的神經系統對外部刺激的反應等同于意識的“反映”,意識的“反映”與物質的“反應”具有本質的區別。 “意識是一種特殊的反應形式”這一表述雖然談到了意識的特殊性,但仍然把意識的“反映”歸屬為物質“反應”的范疇,②是錯誤的。植物的反應方式和人的神經系統的反應方式非常相似,由此可得出④,但不能得出③,因為只是“相似”,而非相同。
20.B 【解析】漫畫的意思是說,心中有則有,心中無則無。事物的客觀存在由心(主觀)決定,這是主觀唯心主義。A的寓意是,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有規律的。C的寓意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也不同。D是客觀唯心主義。
21.C 【解析】①與題意不符合,題中體現的是改造世界而不是認識世界。④錯誤,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是對立統一的。
22. D 【解析】 題干意思反映的是客觀情況發生了變化,仍按原來確定路線渡河,導致損兵折將,說明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A項的意思是將士要把奮勇向前,不怕犧牲當作光榮,而將貪生怕死、臨陣退卻視為可恥,啟示要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不合題意;B項的意思國家是雖然很大,但喜歡戰爭最終必然滅亡,天下雖然太平,但忘記戰爭就會處于危險中,反映了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不符合題意。C項的意思是河水滿了,靠一塊土是防不住的,百萬將士不能靠一個勇士去抵抗,體現了要重視整體的力量,不合題意。D項意思是戰爭形勢經常變化,水的流動也是如此,只有根據敵人變化的情況而取得勝利的,才是最重要的,體現題意。
23.A 【解析】 結合材料可以看出,該公司能夠根據“秸稈”和“效益”的固有聯系,通過“另辟蹊徑”突破了事物的現象聯系,把握了事物的本質聯系,建立了新的聯系,①②正確,③④說法本身錯誤。
24.B 【解析】“地球一直處于‘震動狀態’,‘震動’是地球的常態”體現①③。“從現有研究水平來看,根據已有的歷史地震資料,進行中長期的地震預報是完全可能的”體現②。
④本身是錯誤的,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25.B 【解析】 根據句中的“只有不斷地改革”,可推知“如將不盡,與古為新”強調的是堅持發展的觀點看問題。A、C、D體現的是聯系的觀點,B體現的是發展的觀點。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二、非選擇題(共4題,50分)
26.【解析】解答第(1)問,應注意材料中提供的信息“礦產資源儲備大幅下滑,而且給主產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并根據這些問題寫出解決措施。第(2)問,注意設問的指定性“唯物的、辯證的知識”,因此應從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的關系、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全面的觀點上入手分析材料。
【答案】(1)存在的問題:過度開采和無序競爭使我國稀土資源儲備大幅下滑,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2分)
(2)①物質決定意識要求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對稀土產品出口實施配額許可證制度正是從我國稀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實際出發的。(3分)②聯系的、發展的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求堅持聯系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對稀土產品出口實施配額許可證制度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3分)③規律具有客觀性,要求尊重客觀規律,對稀土產品出口實施配額許可證制度正是遵循了經濟發展的規律。(3分)
27.【解析】本題主體是企業,考查企業具體措施。從材料中可以提煉的信息有:中國政府鼓勵、引導和支持企業對外投資;有實力、信譽好的企業;規模逐步擴大,領域不斷拓寬。其次,調動課本知識,我國發展對外貿易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平等互利的原則。
【答案】①中國企業要用好國家鼓勵對外投資的優惠政策,并根據非洲地區資源、市場等特點,抓住機遇,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3分)②中國企業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3分)③中國企業要誠信經營,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3分)④中國企業要貫徹獨立自主、平等互利原則和互利共贏戰略,與非洲企業開展平等合作與競爭。(3分)
28.【解析】解答本題,應注意材料中的信息。“三線均衡,陣容齊整”是整體與部分關系原理的體現,“強大的頭腦和激情”體現了意識的反作用,“重視訓練的科學性”強調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的關系。
【答案】①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既要從整體著眼、顧全大局,又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西班牙隊正是靠三線均衡、陣容整齊,講究配合,增強了整體實力。取得了冠軍。(4分)②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意識對人的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西班牙人強大的頭腦和激情幫助他們不斷地贏得比賽。(4分)③規律的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求我們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西班牙隊重視訓練的科學性,遵循運動規律,為他們奪冠創造了條件。(4分)
29.【解析】第(1)問,對材料一的解讀,既要看到成就又要從注中看到面臨的問題。第(2)問,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可從農業、農民、資源角度入手回答。第(3)問聯系的觀點包括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整體與部分的聯系、因果聯系,作答時要注意原理與材料的結合。
【答案】(1)①反映了1998年以來,我國水利投資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幾年增幅較大,但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影響農業穩定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3分)
(2)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有利于水土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水土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有利于增強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夯實農業的基礎地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有利于促進農民持續增收。(6分)
(3)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整個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水利是農業的重要條件、基礎支撐、保障系統。沒有水利事業的發展,就沒有農業農村協調發展。(3分)②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性能會對事物整體的性能狀態起決定作用。洪澇災害頻繁,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明顯短板”,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有利于減少洪澇災害的危害,加強薄弱環節建設,推動農業農村的整體發展。(3分)
猜你感興趣:
1.2017高考政治政治生活模擬復習題及答案
2.2017高三政治高考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3.2017高考政治試題模擬
4.2017成人高考政治模擬試題及答案
5.2017年高考政治模擬題
6.2017年高三高考政治模擬檢測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