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政治模擬試卷帶答案(2)
2017高考政治模擬試卷答案
1.C 2011年的價值總量等于2011的單位商品價值量與商品數量的乘積,2011年的商品數量與企業勞動生產率成正比,為10萬件×(1+10%)=11萬件;2011年的單位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132元÷(1+20%)=110元。最后得出價值總量為11萬×110元=1210萬元,應該選C。
2.D 材料中7.43元執行的職能是價值尺度。A、C是支付手段,B是流通手段。
3.D 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意味著單位商品的價值量降低,商品的價格隨之降低,需求量增大。①顯示的是隨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需求量增大,二者沒有直接關系,排除。②圖的意思顯示的是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商品的價值量隨之降低,正確。③顯示的是商品價格降低需求量增大,正確。④顯示的是隨價值量的減小商品價格降低,正確。
4.B 車模較高的收入實際上是車模價格的重要體現。車模的價格,則受供求關系、職業壽命的重要影響。C、D是從需求的角度分析的,其中C指的是車模能促使人們對汽車的需求增加,D指的是會展對車模需求旺盛,這既合邏輯又與事實相符。車模因其職業壽命短暫,所以可以獲得較高收入,這也合乎邏輯并與事實相符,A也是原因之一。B中的“汽車展會主辦方”與“車模”都是單獨與汽車企業聯系,二者實際上沒有關聯,所以B是錯誤選項。
5.D ①錯誤,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會加大財政支出,而財政支出是社會總需求的一部分,因此會加劇通脹。②錯誤,一方面,不管是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都應嚴厲打擊亂漲價,另一方面,商品的價格是在市場中形成的,不能由政府主導價格。
6.B 需求曲線是顯示價格與需求量關系的曲線,是指其他條件相同時,某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之間成反方向變動,即需求量隨著商品本身價格的上升而減少,隨著商品本身價格的下降而增加。因此可見,需求曲線啟示我們要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和價格,擴大市場份額。答案為B。
7.D “菜賤”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民不能全面掌握市場信息,導致種植結構不合理,部分蔬菜供過于求。通過建立供求信息平臺,使農民了解市場信息,以市場為導向調整蔬菜種植結構,有利于解決“菜賤”問題。而實行蔬菜價格保護,加大農業補貼力度,則是直接保護農民利益,減少市場風險對菜農的傷害程度。故②④符合題意。加強種植技術培訓,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并不能解決銷售不暢的問題,①應排除。減少蔬菜流通環節,提高產品附加值,是蔬菜完成收購、進入流通和加工環節后應采取的措施,③也不符合題意。本題答案為D。
8.C 從材料中“把生產環節轉移到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具有優勢的內陸地區”,表明①正確。“致力于產品研發、品牌設計和營銷推廣”,表明③正確。材料中未涉及產業結構調整,只是轉移生產環節;而生產環節的轉移,只是降低了成本,并不意味著低價競爭。
9.D 國家經濟形勢大好、企業經營狀況普遍改善,因此居民投資股票的意愿增加,會導致股票價格上漲。①②都導致股票價格下跌。
10.C 企業資金包括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自有資金利潤率=凈利潤÷自有資金×100%,甲去年的利潤率為2÷20×100%=10%。今年該企業的凈利潤=(20+10)×10%-10×6%=2.4萬元,自有資金仍為20萬元。所以甲今年的資金利潤率=2.4÷20×100%=12%。
11.C 材料體現的是價格對資源配置的引導作用,啟示生產者要降低生產經營的成本。①③與題意不符合。
12.B 企業利潤=生產總值-生產成本,2011年上半年生產總值是2500×4÷2=5000萬件,生產成本是2000×4÷2=4000萬,因此2011年上半年的利潤為1000萬。企業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成本,2011年上半年經濟效益為5000÷4000=1.25,2010年經濟效益為生產總值(2×2500)÷生產成本(2×1500)=5000÷3000≈1.7。因此經濟效益下降。
13.C 注意提取材料中的關鍵信息“生產、加工和銷售”,這說明農業產業化經營把千家萬戶的分散經營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聯結起來,因此能為農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14.D “網絡應用的蓬勃發展,給實體經濟帶來無處不在的商機”體現②③。
15.B ②錯誤,政府應是加強宏觀調控,不應該統籌安排就業。④與設問要求的主體不符合,題中要求的是政府,④的主體是勞動者。
16.A 解答此題,要注意二個限定性詞語,一是“遏制”,二是“經濟手段”。 國家宏觀調控經濟手段包括三種:一是經濟政策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土地政策等,二是制定規劃,三是價格杠桿、利率杠桿等。由此可見①③符合題意。②是行政手段,④不符合“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指向性。
17.D物聯網“聯動第一、第二產業”,所以發展物聯網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②正確。發展物聯網“成為工業與信息化融合的重大契機”,體現出信息化推進工業化,因此能夠推動新型工業化進程,④正確。①在材料中沒有體現。物聯網可完善我國的產業格局,但無法完善分配制度,③不符合題意。
18.B ②與題意不符合,材料體現的是國家加強宏觀調控。④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國家進一步運用財政政策嚴格控制稀土資源。
19.A ①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國家實施財政政策。②錯誤,并不違反稅收的固定性。
20.D A正確,個人工資、薪金所得稅按超額累進稅率征稅。B正確,征收個人所得稅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C正確,小張該月工薪收入為1900元,沒達到起征點,不用繳納個人工薪收入所得稅。D錯誤,老趙該月應繳納500×5%十1500×10%+1000×15%=325元。
由于本題是逆向選擇,因此答案為D。
21.C 穩健的貨幣政策是為了收緊銀根,抑制通貨膨脹,進而調整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所以,②符合題意;而①中的“增加投資需求”和④中的“刺激消費需求”都是與抑制通貨膨脹相悖的,是不符合題意的。
22.B 儲蓄存款的利息實際收益要考慮到CPI與同期銀行基準利率,由于儲蓄存款的利息實際收益縮水,因此一年期基準利率要低于CPI。4900億元×(2.7%-一年期基準利率)=22.05億元,得出一年期基準利率為2.25%。
23.D 信用卡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銀行計算機網絡化的實現,出現的電子支付卡,是代表貨幣執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職能的工具,本身并沒有價值,所以不是一般等價物,故①錯誤。④指的是銀行信用卡,縮小了信用卡的外延,同時“支付憑證”表述錯誤,應為“信用憑證”。且④與題干構不成因果關系,故排除。
24.A 存款儲蓄、購買政府債券都會還本付息,故選①③。投資者購買股票、購買房產都不再擁有資金所有權和使用權,④不是投資方式(注意區分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排除②④⑤。?
25.D 該家庭股票投資占80%,儲蓄和債券投資所占比例偏低,股票是高風險的投資方式,因此說明該家庭偏重于風險資產投資。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二、非選擇題(共4題,50分)
26.【答案】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能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集中力量辦大事。利比亞安全局勢惡化后,中國政府調動一切可以動用的社會資源和經濟資源,確保了撤僑行動的及時有序進行。(4分)②改革開放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為撤僑行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了物質保障和財政支持。(3分)③企業是最重要的市場主體,要積極承擔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社會責任。正是由于企業的積極配合,精心組織,才使撤僑行動能迅速有序地進行。(4分)
27.【解析】 本題要求回答生產要素和市場需求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很明顯應分成兩部分:一是所列生產要素對產業發展的作用,自然資源的作用在于它是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勞動力要素的作用在于勞動者在生產中的重要地位,技術要素的作用在于技術能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競爭力,從而推動產業升級;二是市場需求(消費需求)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我們應聯系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要注意表述全面。
【答案】①自然資源是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勞動者是生產過程的主體,勞動者素質的提高能促進生產力的提高,促進產業發展,技術進步是企業提高生產效率,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是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6分)②消費需求是市場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導向作用,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能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6分)
28.【解析】第(1)問,從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國居民對社保、醫療、社會管理、教育等總體上比較滿意,但對收入分配滿意度較低。第(2)問,對收入分配滿意度不高是因為收入差距持續擴大,收入較低。要解決這一問題,從財政的角度看,應注意財政的作用、稅收的作用。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群眾對“十一五”期間民生的改善總體上較為滿意;(1分)但滿意度有待進一步提高,(1分)特別是收入分配方面,與其他方面相比,滿意度相對較低。(1分)
(2)①人們對收入分配滿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有:收入增長緩慢,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過低,收入差距持續擴大。(4分)②解決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問題,應該發揮國家財政促進資源合理配置、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以推動經濟較快發展,從根本上保障居民收入持續增長。(2分)應該發揮國家財政作為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的作用,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縮小分配差距,促進社會事業發展。(2分)應該發揮稅收的調節作用,調節個人收入分配,調節財政收入的比重和增速,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2分)
29.【解析】第(1)問考查學生提取信息和讀圖能力,要注意結合圖注對縱橫項目進行分析歸納;第(2)問考查演繹思維能力,回答時要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區域性差異明顯”“傳統海洋產業”“海洋新興產業”“海洋經濟發展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破壞比較嚴重”,調用相關知識提出對應建議。
【答案】經濟信息:①“十一五”期間,我國海洋生產總值呈不斷增長趨勢,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海洋經濟的絕對值還很低,必須大力發展海洋經濟。(3分)?
建議:①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區域海洋經濟協調發展。(3分)②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海洋經濟開發技術水平;優化海洋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海洋新興產業;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提高海洋經濟發展的質量與效益。(4分)③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海洋資源開發與保護并重,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4分)?
猜你感興趣:
1.2017高三政治高考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2.2017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精神家園模擬題帶答案
3.2017高考政治政治生活模擬復習題及答案
4.2017年高考政治模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