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新疆西藏大發展預測模擬試題附答案
高考政治新疆西藏大發展預測考點
西藏,有兩個問題交叉:國家主權問題,必須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社會變革和發展問題,必須反對復辟,邁向進步和光明。主權不可侵犯,但境內外分裂分子不斷挑戰,經常搗亂;社會煥然一新,但變革剛開頭,發展正提速。變革就會引起矛盾,發展之年就有“多事之秋”。無風不起浪,分裂分子千方百計利用矛盾,挑起事端,“邪風”之源就在****集團。
新疆,從內看,已進入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各族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時期,但與內地發達地區相比,差距在拉大;向外看,新疆毗鄰的中亞地區戰略資源豐富,矛盾錯綜復雜,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勢力不會甘心“油氣東輸”,處心積慮“禍水東漸”。“禍水”主要來自熱比婭之流。
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任務,事關各族群眾福祉,事關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今后1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全黨全國一定要從大局出發,深刻認識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奮力將西部大開發推向深入,努力建設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生活安定、民族團結、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區,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011年,新疆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出臺的一號文件《關于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的若干意見》,首次鎖定新型工業化。 在加快優勢資源轉換戰略的推動下,近百家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紛紛進駐新疆,為新疆經濟實現大跨越注入了強大活力,經濟建設步入了發展最快、最好的歷史時期。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一年來,上千個項目在天山南北相繼上馬,僅今年上半年就達1700多個。一個個特色工業園區或開工建設或步入規劃,項目先行、產業先抓,“輸血”更要“造血”的新援疆思路,不斷提升新疆造血功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至去年底,落戶新疆的中央企業已有44家,資產總額達到5739億元。目前,央企對新疆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超過70%。“十二五”期間,央企在疆的投資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
西藏多吉澤仁副主席介紹說,經過60多年來的發展,西藏經濟早已今非昔比。據統計,1959年至2010年,生產總值由1.74億元增長到507.46億元,“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12.4%,人均GDP達到17000元,均超過“十一五”規劃預期目標。基礎設施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規劃項目方案全面實施,全社會固定投資達到1656億元,較“十五”增長1.4倍。產業結構從以第一產業就業為主逐步轉向第二、第三產業就業為主,產業關聯度進一步提升。第二產業不斷壯大,規模效益明顯提高。
西藏、新疆一定會和內地一起發展起來。內無憂,邊無患。內恒穩,邊長安。區域協調發展,小康全面實現。“促進民族團結,實現共同進步,是中華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
高考政治新疆西藏大發展預測模擬試題附答案
1.2010年黨中央做出對口支援新疆的重大決策以來,全國各地方各部門以各種方式給予新疆無私的支持與幫助,有力地促進了新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文化援疆是對口支援的重要內容。文化部通過實施“春雨工程”,加強地市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三館”建設。文化援疆也將重點放在了培養具備先進文化發展經驗的人才上。
請運用《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分析為什么“文化援疆是對口支援的重要內容”。
【參考答案】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精神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②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源泉。文化對政治經濟具有反作用。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③文化援疆,一方面,極大地保障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調動了新疆各族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為新疆培養了高素質的勞動者,為新疆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同時,文化援疆,極大地增強了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對中華民族、對中文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鞏固各族群眾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的精神根基。
2.我黨和政府歷來重視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的民主權利,建立了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構架,以政治平等、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保障為特點的民族政策體系,保證了我國各民族不論大小都享有平等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權利,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和諧民族關系。
(1)結合材料,運用政治常識說明黨和國家是如何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權利的?
【參考答案】①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這就從法律上保證了我國少數民族同樣享有法律規定的一切權利。②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保障了少數民族的各種權利。③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從制度上和政策上保證了少數民族當家做主的權利。④黨和國家對經濟文化落后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援助,幫助他們加快經濟文化的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縮小東西部差距。這為少數民族享有各種權利提供了物質保障,為發展民族關系打下物質基礎。
(2)從經濟生活的角度簡要分析,國家為促進少數民地區經濟發展所采取的措施?
【參考答案】①堅持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給予特殊政策支持,發揮資源優勢和生態安全屏障作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優勢產業發展。②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區發展力度,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③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發揮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改善投資環境,壯大優勢產業,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強化交通運輸樞紐地位。④實行地區互助政策,開展多種形式對口支援。⑤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扶持力度。⑥加快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加強國際通道、邊境城市和口岸建設,深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
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區大都地廣人稀,資源富集。草原面積、森林和水力資源蘊藏量以及天然氣等基礎儲量,均超過或接近全國的一半。多年來,國家把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國家發展建設的重要內容,不斷出臺政策措施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
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的10年,也是民族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10年。同其他許多地區一樣,民族地區也遭遇了“成長中的煩惱”。富裕起來的人們逐漸意識到,以犧牲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為代價換來的GDP增長,并不是他們原來想要的經濟發展。
(1)你認為應如何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促進民族地區發展?
【參考答案】①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發揮自然資源富集的優勢,促進資源的有效利用。②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發揮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加強宏觀調控,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2)請結合材料,說明應如何解決“成長中的煩惱”,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答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②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③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④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材料二 自秦漢以來,中國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與共,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
新時期,為實現我國經濟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促進我國的團結統一和繁榮富強、全面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大力加強學校的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為此,教育部下發通知,從2010年起中小學增加民族團結教育教材,即小學的《中華大家庭》和《民族常識》、初中的《民族政策常識》和高中的《民族倫理常識》。
(3)請闡述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文化根基,并分析說明材料二是如何體現意識作用的。
【參考答案】(1)①中華文化具有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鑄就中華文化,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具有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②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③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精神,在各個歷史時期都迸發出強大的精神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華民族的企圖都不能得逞。
(2)①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計劃性以及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為了構建和諧社會,教育部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點,精心選擇了民族團結教育的內容。②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增強全國人民的民族團結意識有利于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的團結統一。
材料三 做好西藏工作,關鍵是要處理好發展和穩定的關系。始終堅持一手抓改革發展,一手抓團結穩定,自覺做到“三個不動搖”,一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西藏的問題歸根到底要靠加快發展、科學發展來解決。二是要堅持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不動搖。要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把促進改革發展同維護社會穩定有機結合起來。三是要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不動搖。民族團結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4)結合材料,運用矛盾分析法,說明如何做好西藏工作?
【參考答案】①一切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矛盾即對立統一。矛盾雙方既斗爭又同一。發展與穩定相互區別,又相互依存。發展是穩定的基礎,穩定是發展的保證。因此,要把促進改革發展同維護社會穩定有機結合起來。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要正確處理發展與穩定的關系,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同時要堅持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不動搖。③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的矛盾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有不同的特點,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好西藏工作,關鍵是要處理好發展和穩定的關系,要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
(5)運用政治常識知識,闡述“民族團結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線”的道理。
【參考答案】①民族團結是堅持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有利于鞏固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民族團結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是西藏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②民族的團結和民族凝聚力的強弱,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志之一。民族團結是我國統一、繁榮、昌盛的重要保證,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4.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充分保障下,新疆各族人民更加平等地享有參與管理國家的權利,掌握了管理新疆社會、主宰自己命運的當家作主的權利,成為新疆精神文明、物質文明財富的創造者和享受者,各族人民的民族特性和傳統文化受到充分的尊重、保護和大力弘揚,并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被賦予了更加絢麗多彩、更加富有時代特征的豐富內涵。
試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在保障新疆各族人民當家作主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參考答案】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這充分保障新疆各族人民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平等地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②我國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確保新疆各族人民能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借助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參與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的協商。③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賦予新疆各少數民族人民以充分的民族自治權,自主管理本地區內部事務,使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得以實現。④我國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這能夠保證新疆城鄉各族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物和公益事業,是新疆人民當家作主的最有效的途徑。
5.材料一 2010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推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工作。會議指出,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新疆工作,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對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對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保障國家安全,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會議強調,做好新形勢下新疆工作,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堅持走具有中國特色、符合新疆實際的發展路子;要堅持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促進新疆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群眾和諧相處,鞏固和發展新疆社會和諧穩定的局面。
(1)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分析我國當前怎樣才能更好地推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跨越式發展?
【參考答案】①堅持和完善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等民主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切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地位,為新型的民族關系提供根本的政治保障。②堅持和完善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③制定和完善我國的法律體系,為我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提供法律保障。④堅持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為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提供制度保障。⑤公民要堅持權力和義務相統一的原則,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反對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⑥加強國家和發達地區對新疆地區的扶持與支持力度。
(2)結合材料,運用聯系的觀點分析我國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決策的正確性。
【參考答案】①聯系具有普遍性,這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我國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意義充分體現聯系的觀點。②聯系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并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系無能為力,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新疆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必將推動西部大開發,有利于民族團結和民族繁榮。③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國家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決策就是立足全國發展全局而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而新疆地區的發展必將推動全國的大發展。
材料二 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后召開西藏、新疆工作會議,提出了推進西藏、新疆跨越式發展,以發展促和諧的工作思路。
試用處理民族關系三原則的關系分析推進西藏、新疆跨越式發展的政治意義。
【參考答案】①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社會主義時期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三項原則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的發展,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②推進西藏、新疆加快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有利于進一步推進我國各民族的平等、團結、進步事業;有利于鞏固和發展我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有利于進一步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有利于鞏固我國的邊防,維護國家統一。
猜你感興趣:
1.高考政治精選模擬試題附答案解析
2.2017高考政治熱點綜合題預測附答案
3.2017高考政治熱點選擇題預測帶答案
4.2017高三政治高考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5.2017高考政治文化軟實力預測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