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政治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模擬試題及答案
2017高考政治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模擬試題一、單項選擇題
①有利于實現經濟社會的永續發展 ②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③有利于推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④能從根本上促進發展方式的轉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知識。④錯在“根本”上,排除含④的選項,應選A。
答案:A
2.在率先進入全面小康和建成富裕型小康社會進程中,人們發現江蘇省各地區大致分為三個梯隊,即到2005年左右,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和南京率先進入全面小康;揚州、泰州、鹽城、徐州、連云港和南通在2015年前進入;淮安和宿遷在2020年前后實現全面小康。這體現了( )
A.小康社會的建設進程與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一樣
B.小康社會的建設進程是一種不平衡的發展過程
C.實現全面小康還需要進行長期的艱苦奮斗
D.共同富裕貫穿于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的過程中
解析:小康社會的建設進程與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不完全一樣,A錯誤。C、D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江蘇省各地區小康社會建設分為三個梯隊,說明小康社會的建設進程是一種不平衡的發展過程,故選B。
答案:B
3.漫畫《補》說明我們現在的小康( )
A.是低水平的小康
B.是不全面的小康
C.是不平衡的小康
D.是全面的小康
解析:漫畫表明我國目前的文化建設與經濟、政治、社會建設相比是落后的,這是不全面的體現,本題選B。
答案:B
4.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規劃的一大亮點。2011年以來,黨和政府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就業、抑制物價過快上漲、食品安全等入手,千方百計保障和改善民生。這體現了( )
A.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
B.科學發展觀的核心
C.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D.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
解析:千方百計保障和改善民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核心,故選B而排除A、C、D三項。
答案:B
5.漫畫《“增長”的背后》的經濟生活寓意是( )
A.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
B.要統籌城鄉發展
C.犧牲環境是發展經濟的必然代價
D.市場經濟具有滯后性
解析: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進入了一個環境突發事件的高發期,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去片面追求GDP的增長。因此,漫畫啟示我們在經濟發展中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故選A。
答案:A
6.山東省膠南市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嚴格實行“環保一票否決權”制度,關閉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山東省德州市政府啟動實施“百萬屋頂”計劃,開展太陽能推廣利用工作,打造“中國太陽城”。上述兩市的做法共同反映的經濟生活道理是( )
A.宏觀調控以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為主
B.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C.堅持科學發展、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D.實施經濟發展規劃,引導經濟健康發展
解析:膠南市注重環境保護,德州市重視資源節約,共同反映的道理應該是科學發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等,故C入選。A表述不準確,B、D不能完全反映題干主旨。
答案:C
7.“低碳經濟”“低碳生活”“低碳企業”……一股強勁的“低碳”之風席卷中國。走向“低碳”,企業構建綠色競爭力的關鍵是( )
A.確定“低碳企業”的戰略定位,樹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特征的“低碳”理念
B.通過自主創新、技術進步、科學管理來削減廢棄物,提高能源生產力
C.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D.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結構調整,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解析: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此,走向“低碳”,企業構建綠色競爭力的關鍵應是B;C項與設問不符;A、D雖表述正確,但不是關鍵措施。
答案:B
8.下列有助于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措施是( )
①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②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③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④限制高污染、高能耗產業的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措施,①②③④均正確且符合題意。故選D。
答案:D
9.解決漫畫中的問題,需要( )
①通過分配政策和稅收政策,調節收入差距,保護合法收入
②取締過高收入 ③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④統籌城鄉發展,消除“城鄉二元結構”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解析:過高收入只能調節不能取締,②錯誤。解決城鄉差距過大問題應該努力統籌城鄉發展,消除“城鄉二元結構”。故①③④即C正確。
答案:C
10.從“主動調低”GDP到相繼推出“幸福指數”,從提高居民收入倍增計劃到實現“有福利的增長”……在各地“十二五”布局中,共同的主題和表述頻繁出現——追求科學發展,讓“幸福”變得更加具體實在。主動調低GDP增速,推進民生福利,體現了我國在經濟發展中更加重視( )
①投資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②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③使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④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主動調低GDP增速,推進民生福利”體現了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及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故③④符合題意,入選;①②與題意不符,排除。答案為D。
答案:D
2017高考政治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模擬試題二、非選擇題
11.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中國經濟長期快速發展依賴的高儲蓄率、高投資率和豐沛的勞動力供給正逐漸發生變化。國際經驗也表明,經過二三十年的連續高增長后,經濟會出現增速回調的問題。適當調低經濟增長目標,通過居民收入的加快提升,為未來可持續增長提供強大的內生動力,是必然的選擇。改革開放以來,浙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發展速度也一直領先于全國,而當浙江的經濟增長到一定規模之后,主動調節增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GDP年均增速暫時放緩,是為了今后能跑得更快、更穩。浙江不能以犧牲環境來追求快速發展,不能以犧牲勞動力來謀求快速增長,要以加快推進經濟轉型、社會轉型,以創新促進轉型來謀求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有人認為“降低GDP目標會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請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評析這種觀點。
解析:本題以降低GDP目標是否會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為切口,考查考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相關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生可從降低GDP預期目標的直接影響和長期戰略意義兩個辨點展開闡釋,注意思維的辯證性、全面性。
答案:(1)這種觀點是片面的。
(2)降低GDP預期目標、調整經濟結構,對于投資、就業等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從眼前看會影響到經濟發展的速度。
(3)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具有不可持續性,降低GDP預期目標、主動推動經濟結構轉型,有利于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4)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舉措。
12.2011年5月10日,工信部將18個工業行業2011年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到各地。工信部要求,2011年淘汰:電解鋁產能60萬噸,較去年增加76.99%;煉鋼產能2627萬噸,較去年增加218.42%。此外,水泥、平板玻璃、造紙行業的淘汰任務分別是1.33億噸、2600萬重量箱和744.5萬噸,增幅分別達45.8%、301.23%和71.87%。工信部要求重點支持整體淘汰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
(1)運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知識說明上述要求的正確性。
(2)為什么落實上述要求能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解析:本題考查市場經濟、宏觀調控、科學發展觀的知識。第(1)問,要求說明淘汰落后產能要求的正確性,主要從市場調節的缺陷、宏觀調控、科學發展觀角度說明。回答第(2)問時,主要從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等角度說明。
答案:(1)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市場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有效途徑,但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后性等弱點和缺陷,因此國家要加強宏觀調控,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工信部要求淘汰落后產能,是政府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表現,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
(2)①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淘汰落后產能,堅持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有利于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②淘汰落后產能,堅持了新型工業化道路,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③淘汰落后產能,是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的體現,有利于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猜你感興趣:
1.2017高考政治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復習模擬練習題附答案解析
2.2017高考政治政治生活模擬復習題及答案
3.2017高考政治文化軟實力預測題附答案
4.2017高考政治試題模擬
5.高一政治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周練習題
6.2017高三政治高考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