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政治幸福指數主觀模擬題附答案
一、【熱點材料】
社會心態既是社會狀態變遷的表達和展示,也是社會建構的一個無法忽視的社會心理資源與條件。社會心態是社會狀態的“睛雨表”和“風向標”。要構建和諧社會,沒有和諧積極的社會心態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十二五”規劃建議首次提及“弘揚科學精神,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心理輔導,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
二、【命題意圖】
面對通脹帶來的消費壓力,社會上出現了浮躁、焦慮等一些不良心態,如何認識這些不良心態產生的背景及原因?能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直接關心到社會的穩定,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社會心態這一熱點希望學生多加注意。
三、【主觀題專練】
2017高考政治幸福指數主觀模擬題1
社會心態既是社會狀態變遷的表達和展示,也是社會建構的一個無法忽視的社會心理資源與條件。社會心態是社會狀態的“睛雨表”和“風向標”。要構建和諧社會,沒有和諧積極的社會心態是不可想象的。中共中央在《關于制定“十二五”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
(1)從文化生活的角度說明黨和國家為什么重視培育健康的社會心態?
(2)結合材料,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有關知識分析社會心態與社會狀態的關系。
【參考答案】
(1)
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是社會文化的表現,培育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是構建和發展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
②文化與政治經濟相互交融,對政治經濟具有反作用。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是促進民主政治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③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提高綜合國力。
④反映當前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積極健康社會心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7高考政治幸福指數主觀模擬題2
社會狀態是社會存在的一部分,社會心態是社會意識的體現,兩者的關系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關系的具體表現;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心態是一定社會狀態的反映、表達和展示,是社會狀態的“晴雨表”“風向標”;社會心態具有相對獨立性,反作用于一定的社會狀態,是社會構建的社會心理資源和條件,構建和諧社會必須有和諧的社會心態。
材料二 “十二五”規劃建議首次提及“弘揚科學精神,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心理輔導,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據調查,目前,影響我國公眾社會心態的因素依次是住房、醫療、下崗行業、教育、家庭收入低等,公眾對城鄉之間的待遇、不同地區行業之間的待遇以及社會保障和財富分配等社會現實最缺乏公平感。
(3)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國家應如何優化公眾的社會心態?
【參考答案】
①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 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們生活方面的物質保障。國家通過財政支出,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和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③大力發展經濟,增加居民收入, 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
④ 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規范企業用工行為。
⑤ 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⑥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穩定物價,加強監管,維護食品安全。
⑦積極推進節能減排,治理污染,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
2017高考政治幸福指數主觀模擬題3
材料三 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山東著力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目前省市兩級和屬于國家一級館的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藝術)館實現了免費開放;廣泛開展文化下鄉、進社區、進校園活動,形成了文化服務基層的長效機制。
(3)結合材料三,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角度,分析我省為什么要著力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參考答案】
①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是實現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
②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高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
③可以縮小城鄉文化發展差距,讓城鄉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