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政治生產與經濟制度復習題及答案解析(2)
2017高考政治生產與經濟制度非選擇題【1】
11.材料1:2011年7月13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國民經濟上半年運行數據。據初步測算,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和投資仍是主導因素。上半年,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率為47.5%,資本形成總額對GDP的貢獻率為53.2%,貨物和服務進出口對GDP的貢獻率為-0.7%,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點數分別是4.6、5.1和-0.1個百分點。
材料2:2011上半年,全國家電下鄉產品銷售達5093.8萬臺,實現銷售額1245.7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6.7%和83.7%。截至2011年6月30日,家電下鄉累計銷售1.65億臺,實現銷售額3663.7億元,累計發放補貼額425億元。
(1)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投資與消費的關系。
(2)結合材料2分析“家電下鄉”的現實經濟意義。
生產與經濟制度非選擇題解析
本題第(1)問考查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投資屬于生產領域,故要從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反作用于生產兩個方面分析;回答第(2)問,要從“家電下鄉”對整個國民經濟、企業和農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影響進行分析。
生產與經濟制度非選擇題答案
(1)①生產決定消費。投資能夠促進生產發展,為滿足居民消費提供物質和精神產品,也為居民增加消費創造動力。②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費需求能夠促進生產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因而對投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消費需求的增加能夠帶動投資的增加,提高投資者的積極性。
(2)①有利于刺激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保持經濟平穩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②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③有利于家電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2017高考政治生產與經濟制度非選擇題【2】
12.《十二五規劃》強調: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營造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體制環境。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健全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機制。加快國有大型企業改革。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
根據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經濟生活知識回答:
(1)如何正確處理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2)結合材料,談談如何促進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健康地發展。
生產與經濟制度非選擇題解析
本題考查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第(1)問,正確處理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之間的關系必須明確“兩個毫不動搖”:一是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二是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第(2)問,首先要明確答題要點,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從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來看涉及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等。
生產與經濟制度非選擇題答案
(1)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如材料所示,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這兩個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首先,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所以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同時,由于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應該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使兩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其次,一切符合“三個有利于”標準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所以,不僅公有制經濟要進一步發展,而且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2)根據材料,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就要為非公有制經濟創造平等競爭、一視同仁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等。
第一,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影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放寬市場準入,實現公平競爭。
第二,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法保護非公有制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
第三,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政府服務和管理,為非公有制經濟創造良好的環境,保障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
第四,進一步引導非公有制企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依法經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