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真題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高考政治真題練習題
2.(2015·廣東文綜,30,4分)某市區為推進社會治理新格局的構建,特聘一些社會組織專業人士和社會能人擔任區、街鎮、社區三級的綜合治理委員,建立“三級聯動”機制,以保障特聘委員為群眾排憂解難,為政府出謀劃策,特聘委員模式( )
①代行了政府職能,推進社區基層民主 ②有助于政府從管理角色向服務角色轉型 ③創新了社會組織和公民政治參與的方式 ④拓寬了公民參與民主決策和管理的渠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按照“科教興農、人才強農、新型職業農民固農”的要求,農業部于2014年7月正式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2015年,中央財政安排11億元經費繼續推進該項工作。回答下題。
3.(2015·四川文綜,8,4分)上述材料表明,我國政府( )
①推進簡政放權,促使農業發展符合經濟規律 ②堅持科學決策,提高服務農業的能力和水平 ③組織文化建設,為農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④實施經濟調節,健全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5·浙江文綜,41(3),12分]材料 國務院今年4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指出,必須積極深化行政審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著力培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引擎,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該文件就進一步做好就業創業工作提出27條意見,并明確指出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的首位,在有關創業創新扶持和優惠政策方面對高校畢業生給予傾斜。
結合材料,運用政府的知識闡述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這一政治行為的理論依據。
5.[2015·江蘇單科,34(2),6分]當前我國經濟已步入“新常態”,經濟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各級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妥善應對。為推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某市政府做了如下工作:
◇組織有關部門,調查了本地的民生狀況,獲取了相關數據。
◇召開改善民生專題協商會,邀請有關專家、民主黨派人士和各界群眾代表參加,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
◇出臺了促進創新創業、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會保障等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在政務網上開辟專欄,接受群眾對政策執行情況的評價和意見反饋。
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該市政府是如何履行職責的。
6.(2014·課標Ⅱ,17,4分)社會工作服務是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運用專業方法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的各種專業服務。2012年11月,民政部、財政部下發《關于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的指導意見》。2013年中央財政支持購買社會組織參與的社會服務項目共470個。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是( )
①提升社會組織地位,弱化政府管理職權的體現
②提高社會公共服務能力和公共服務質量的手段
③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專業化服務需求的舉措
④政府將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移交給社會組織的表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4·山東文綜,28,4分)2014年,為放寬市場主體準入條件,激發社會投資活力,山東省某市政府決定在高新技術開發區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即列明民營資本不能投資的領域和產業,在這個清單之外,“法無禁止即可為”。這體現了該市政府( )
①拓寬公民政治參與渠道
②推進自身職能轉變,提高行政效率
③堅持民主決策,增強決策透明度
④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4·浙江文綜,32,4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行政體制改革力度加大,政府減免多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取消和下放大量行政審批事項。這表明政府( )
A.職能轉變加快
B.性質發生顯著變化
C.對經濟的調控作用在減弱
D.服務對象在變化
9.(2014·安徽文綜,4,4分)某市開展“機關聯系基層,干部聯系群眾”的“雙聯系”活動,干部深入基層一線聯系群眾結對子,從而使日常工作更加求真務實。下列古語能體現“求真務實”工作作風的是( )
A.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孔子)
B.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
C.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為政于天下(王安石)
D.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采華名,不興偽事(荀悅)
10.(2014·廣東文綜,29,4分)某政協委員公開展示了一幅包括103種常用證件、長達3.8米的“人在證途”圖,并由衷感嘆:中國人不是在辦證,就是在去辦證的路上。政府解決“人在證途”問題的根本方法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簡化辦證程序
C.實施簡政放權 D.推進集中辦證
11.(2014·福建文綜,25,4分)同學們在“政府的職能”的學習討論中踴躍發言。以下對政府的建議與“政府要當裁判員,不要老想當運動員”的意思最相近的是( )
A.可弱化市場監管,增加公共服務
B.需減少社會管理,增強為民服務能力
C.要參與企業管理,強化為企業服務的意識
D.應簡政放權,提高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水平
12.[2014·四川文綜,13(3),12分]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近年來,G省通過一系列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施行《G省行政審批事項目錄管理辦法》,取消、轉移、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共508項,進一步規范審批行為;辦好民生實事,解決了一批就業、醫療、住房等事關群眾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民生支出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65%以上;在全國率先推出《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社會服務暫行辦法》,支持社會組織參與提供社會服務;建立全省統一互聯的全天候網上辦事大廳,省直部門70%以上行政審批事項和60%以上社會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理。
結合材料,運用“我國的政府”的知識,說明G省是怎樣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
13.[2013·四川文綜,14(2),12分]創新社會管理,共建活力中國,共享和諧社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轉型加快,社會結構日益復雜,社會管理面臨新的挑戰。從管控到服務,成為社會管理的必然趨勢。
兩前年,T市將市區街道辦全部撤銷,將人、財、物等資源下沉到社區。社區居委會由居民依法選舉產生,社區內的大事要事,均須居民會議或居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管理人員的業績考核權也交給了居民。社區內設立公共服務大廳,將適宜社區辦理的多項行政職能分解到就業、救濟等服務窗口,并有專人負責各片區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門服務。社區黨組織協調各方,將黨員、干部、志愿者等組織起來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務。在政府引導下,社區基金會、個性化調解室等社會組織發展起來,成為提供社會服務的重要平臺。
兩年來,該市社區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居民幸福感顯著上升。
從政治生活角度,說明T市進行上述社會管理創新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