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真題訓練及答案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真題
①拓寬了公民民主參與的渠道 ②進一步規范了政府權力行使 ③更好地保護了公民合法權益 ④進一步擴大了政府職能范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5·天津文綜,13,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我國1994年正式接入互聯網,目前在用戶規模、網上信息資源利用等方面已經位居世界前列。迅猛發展的網絡信息傳播渠道和網絡新媒體平臺,以及將世界各國聯系在一起的國際互聯網體系,對社會各領域產生著日益深遠的重大影響。今年3月,“互聯網+”一詞被政府工作報告使用后,國內正在不斷衍生出“互聯網+醫療”、“互聯網+安全”等熱點話題。
如果“互聯網+政治生活”將對我國政府的工作產生哪些積極影響?
4.(2015·廣東文綜,37(3),12分)材料 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社會中的“官本位”思想仍然濃厚,長官意志、“拍腦袋”作決策,做事遇到障礙就“蠻干硬上”等現象時有發生。一些領導干部甚至認為,法律只管群眾,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法治的推進。因此,依法治國的關鍵是依法治權。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中的相關知識,探究政府該如何約束好自己的權力。
5.(2014·北京文綜,30,4分)近期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列出了56本推薦書目,現選擇4本列在下表。其中集中體現“有效制約和監督政府權力的關鍵,是健全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體系”這一觀點的是( )
選項 | 書名 | 基本內容 |
A | 《村委監督委員會實踐與思考》 | 村委監督委員會負責監督村務公開制度的落實 |
B | 《履職忠告——公職人員清正廉潔讀本》 | 公職人員必須在工作中培養職業道德,做到拒腐防變 |
C | 《控制腐敗法律機制研究》 | 制度建設是為了使公共權力運行環環相扣、監督有力、制約到位 |
D | 《做官與修德》 | 做官先做人,為政先修德 |
6.(2014·重慶文綜,7,4分)隨著黨風廉政建設的推進,某些干部2014年春節過得有些“乏味”:年禮沒人送,不敢開公車走親訪友,有人宴請也不敢答應。于是他們感慨“為官不易”,當官沒意思。對這一觀念進行批駁,應運用的理論有( )
①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發展黨內民主
②權力是把雙刃劍,能做好事也能做壞事
③公民對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的權利
④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
7.(2014·福建文綜,27,4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制約權力。”這兩種觀點啟示我們應該( )
A.保障公民知情權,提高決策的公眾參與度
B.制定科學的考核制度,確保權力的公正運行
C.完善民主健全法制,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D.發揮社會輿論的導向作用,消除特權思想的影響
8.(2013·課標Ⅱ,16,4分)為了使政府部門與群眾的溝通日常化,Q市開展了“網絡在線問政”活動。2011年前9個月,共有19個政府部門組織了287次在線訪談,受理建議及咨詢9 482件(次),網民在線參與43 657人次。Q市開展“網絡在線問政”活動是( )
①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要求 ②提高政府決策效率的基礎 ③健全權力制約機制的關鍵 ④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的舉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3·四川文綜,4,4分)建設廉潔政治,必須“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下列做法中,直接體現這一要求的是( )
①國務院下放和取消133項行政審批事項 ②某省民政廳開展“廉政親情寄語”活動 ③某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推行“開放式決策” ④某全國人大代表提出“規范網絡反腐”議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13·北京文綜,33,4分)政府依法行政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下列選項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是( )
①人民法院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審理企業破產清算案件
②發改委對企業合謀操縱產品價格的壟斷行為做出處罰 ③人大會制定企業安全生產流程與勞動保護規章制度 ④環保部督促地方政府取締被國家列入淘汰范圍的高污染生產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14·課標Ⅰ,38(1),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減少中央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是新一屆政府推進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材料 2013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明確提出,要減少和下放投資、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減少資質資格許可和認定,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5月13日,強調,繼續堅定不移地推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必須把政府的作用與市場和社會的力量結合起來,增加服務供給,滿足社會需求。
2013年,國務院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項行政審批等事項,修訂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推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0項以上。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我國政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義。
12.[2013·福建文綜,39(1),11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美麗中國”凸顯了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融合,彰顯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材料 高二(1)班同學以“建設美麗家園”為主題,收集資料,展開討論。
相關資料 | 討論結果 |
2012年A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GDP增長11.4%,財政收入增長15.9%;居民人均收入增長13.5%,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4.6%,奢侈浪費之風抬頭;能源消費總量增長4.2%,萬元GDP能耗下降5.7%;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土壤、水體質量下降;煤炭、石化產業投資規模擴大,一些重大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引發爭議 | 觀點一:經濟發展是興國之要,有了金山銀山,就有綠水青山。觀點二:生態建設是頭等大事,有了綠水青山,就有金山銀山 |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談談A市政府應如何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真題答案
1.C [本題考查:司法部門的監督機制。跨行政區推進司法工作,這樣就有利于排除對審判工作和檢察工作的干擾,有利于加強司法獨立性,從而提升司法活動的公信力。故②③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司法機關內部監督,故①排除;法院和檢察院分別擁有審判權和檢察權,沒有執行權,故④錯誤。故選C。]
2.C [此題考查政府權力的運行。行政訴訟法的修訂,明確了政府權力如何運行及其責任,有利于規范權力的運行,故②正確。通過行政訴訟法的修訂,為公民的正當權益提供了法律保護,故③正確。此題強調對公民權益的保障,沒有涉及民主決策,排除①。政府的職能是法律規定的,范圍不能隨意擴大和縮小,排除④。]
3.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及對政府相關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本題考查政府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回答“互聯網+政治生活”將對我國政府產生哪些積極影響。解答時,從教材出發,可從政府可利用網絡公布政務信息,接受監督、利用網絡,征求民意,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可利用網絡提高行政辦事效率,更好地位人民服務;從材料出發,互聯網將世界聯系在一起,可通過網絡進行政府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樹立良好的國家形象等角度進行闡述。
答案 ①利用互聯網渠道,政府可以提高管理和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打造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②利用互聯網平臺,政府可以更好地接受人民的監督,促進科學、民主決策,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③通過國際互聯網體系,有利于開展政府間的國際合作,展示良好的國家形象。
4.解析 本題考查政府的相關知識。解答此題首先明確知識指向:政府的知識。其次明確設問指向:分析政府如何約束自身權力。解答此題我們要依據材料有效信息來表述。通過“官本位”,可見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踐行對人民負責的原則。通過“拍腦袋”決策,可見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和依法決策。通過“蠻干硬上”,可見要依法行政。通過“法律只管群眾”,可見要完善監督體系,保障群眾對權力的監督。
答案 ①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貫徹對人民負責的工作原則,摒棄“官本位”思想。②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和依法決策,建立健全民主決策機制。③堅持依法行政,保障政府權力在法律范圍內運行,防止違法行為的發生。④建立健全行政監督體系,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5.C [有效制約和監督政府權力的關鍵,是健全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體系。這個體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解答本題要把握關鍵信息“政府”“制約和監督體系”,從民主和法制角度入手。村委會不是政府,A與題干的規定性不符。B、D均強調了道德問題,與題意不符。C符合題干要求。]
6.D [①不符合題意,題干未涉及發展黨內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②體現了對權力制約與監督的必要性,符合題意;③不符合題意,公民行使監督權與批駁一些官員的觀念無直接聯系;④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符合題意。故選D。]
7.C [第一種觀點強調的是要依靠民主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第二種觀點側重的是要通過法制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故只有C項符合題意。A、B只強調了一個方面,對兩種觀點的概括不全面。D中“消除特權思想的影響”的說法錯誤。]
8.B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理解網絡問政的意義。“網絡在線問政”屬于公民借助于網絡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有利于保障公民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等等,從而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提升行政管理水平,①④當選;該活動有利于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而非決策效率,②排除;建立健全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主要依靠民主與法制,③夸大了網絡問政的作用,選B。]
9.A [解題關鍵是準確理解材料主旨。“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從主體看,涉及國家機關,不是公民個人;從內容看,是依靠制度來約束權力,①③都是依靠有關制度對相關國家機關的權力進行約束,符合題意。②不涉及對國家機關權力的約束,也沒有相關制度,不符合題意。④是依靠制度來約束公民的行為,不符合題意。應選A項。 ]
10.C [解題關鍵是明確依法行政的主體是政府,要求必須是依法進行管理和服務。②④的主體是政府有關部門,且都是依法進行管理,②④符合題意;①中人民法院屬于我國的審判機關,③中人大會是我國的權力機關的常設機關,①③不符合題意。應選C項。]
11.解析 審設問可知,本題考查政治生活中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的相關知識,題型為意義類非選擇題。解答本題,要結合材料中政府的作用、市場和社會的力量、增加服務供給、滿足社會需求等關鍵信息,從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公共服務能力,激發市場和社會的活力等方面進行分析。
答案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激發市場和社會的活力,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務能力。
12.解析 由設問可知,本題為措施類型題目,屬于《政治生活》知識,其主體是政府,據此應結合材料中關于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回顧有關政府知識,確定答題要點。組織答案可從政府宗旨和政府活動的原則、政府職能、政府依法行政及接受監督等方面入手,結合材料作簡要分析即可。
答案 ①政府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對人民負責的原則,關注民生,尊重民意。②政府要切實履行好職能,引導居民合理消費,優化生態環境。③政府要依法行政,科學民主決策,自覺接受監督。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真題訓練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