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矛盾觀練習附答案
高考政治矛盾觀練習:選擇題
B.要統籌兼顧
C.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D.不要忽視次要矛盾的解決
[答案] C
[解析] 能量的正負之分屬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關系,而不屬于主次矛盾的關系,故選C,不選A、D。材料強調的是抓主流,而不是強調全面地看問題,B不選。
2.現代經濟學分析表明,政府的作用猶如“三只手”,即無為之手、扶持之手和掠奪之手(指政府的權力過大并沒有受到制約),我們在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要著力發揮政府無為之手、扶持之手的作用,要限制政府的掠奪之手。從辯證法的角度看,以上論述( )
①把握了主要矛盾在決定事物性質中的主導作用
②強調了要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
③堅持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④運用了普遍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決定事物性質中起主導作用,①表述不嚴謹,排除。題中要求從辯證法的角度看,②不符合題意,排除。要著力發揮政府無為之手、扶持之手的作用,要限制政府的掠奪之手,體現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③符合題意。三只手都會影響到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體現了聯系的觀點,④符合題意。
3.“手機養魚種菜”這是中國(重慶)國際云計算博覽會上展示的一項新技術。該技術只需在農場或者魚塘安裝一個無線終端和傳感器,就能和手機實現互聯互通。當土壤出現干涸、魚塘水質異常等情況發生時,用戶不管身在何方,都可以通過手機遙控田地或者魚塘里的傳感器,水龍頭就會自動開啟。這給我們的辯證法啟示是( )
A.要堅持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B.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培養創新意識
C.要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
D.把握聯系的客觀性,建立自在事物的聯系
[答案] B
[解析] 堅持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不是辯證法的范圍,故排除A、C,材料體現的是人為事物的聯系,D不符合題意;B觀點正確且符合題意,故答案應選B。
4.步入大數據時代,人們越來越關注數據的存儲問題。有研究表明,用于即時訪問的“熱數據”,最好用閃存;而那些即時性不強,人們又經常使用的“溫數據”則應保存在磁盤里;用于長期存檔的“冷數據”就適合用專用磁帶記錄。材料體現的哲理是( )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矛盾貫穿于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
C.主次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D.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
[答案] D
[解析]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題中材料“用于即時訪問的‘熱數據’,最好用閃存;而那些即時性不強,人們又經常使用的‘溫數據’則應保存在磁盤里;用于長期存檔的‘冷數據’就適合用專用磁帶記錄”,體現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故D項符合題意,可以入選;本題材料并未涉及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矛盾的普遍性以及主次矛盾相互轉化方面的問題,故A、B、C三項不符合材料主旨,不能入選。
5.英國哲學家波普爾說:“如果我們過于爽快地承認失敗,就可能使自己發覺不了我們非常接近于正確。”這句話告訴我們( )
①辯證否定是事物之間的相互否定
②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③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④真理是主觀性和相對性的辯證統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辯證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故排除①。真理具有客觀性,故排除④。失敗體現了發展的曲折性,接近于正確體現了發展的前進性,故②正確。材料強調只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條件,失敗是可以轉化為成功的,故③正確。
高考政治矛盾觀練習:主觀題
6.推進我國文化建設,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和商品屬性的關系、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化的關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文化是指相對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精神產品,屬于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的上層建筑。從文化的內涵上來看,它承載著社會訴求、教化理想、審美判斷等精神內容,具有教育人民、引導社會的重要功能,因而具有意識形態屬性;而從其存在與發生作用的方式來看,文化以產品和服務的方式存在,具有一般商品都具有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可以通過市場交換獲取經濟利益、實現再生產。文化產品是意識形態屬性和商品屬性的統一。正確把握“兩種屬性”的關系,要求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兩個效益”即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
材料二 在影視作品創作中,有人認為,“創新就是要與史實、經典原著不同”,導致近年來出現了不少任意篡改歷史、經典原著的所謂“創作”的現象。這些“作品”完全顛倒了社會的歷史觀,混亂了人們的認識,在潛移默化中毒害著中國人。
(1)結合材料,運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文化產品的屬性。
(2)請用辯證否定觀的有關知識評析“創新就是要與史實、經典原著不同”的觀點。
[答案] (1)①堅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文化產品既有意識形態屬性,又有商品屬性,是雙重屬性的統一。②堅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統一。文化產品既有一般商品的共性,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又有自己的個性,承載著社會的價值訴求、教化理想,審美判斷等精神內容。③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文化產品的商品屬性可以通過市場交換獲取經濟利益,追求的是經濟效益,文化產品的意識形態屬性承載著某種價值觀,追求的是社會效益。④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正確把握“兩種屬性”的關系,既要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又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2)①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的環節。創新是與史實經典原著有所不同,在新作品創作中增添了原作品中沒有的因素,但不是沒有任何聯系。上述觀點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思維方法。②辯證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聯系的環節。影視作品的創新產生于史實原著,它總是吸取、保留和改造史實經典原著中的積極因素作為自己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④辯證的否定,不是簡單地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的是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其實質就是“揚棄”。創新是在史實原著的基礎上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