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輪復習練習帶答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①④正確地揭示了哲學的研究對象,②③說法錯誤。故選B。
答案 B
2.“你來,或者不來,我就在這里。”外交部發言人在談及美國總統奧巴馬亞太之行不包括中( )
A.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
B.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C.舊竹生新筍,新花長舊枝
D.據器而道存,離器而道毀
解析 材料強調不管你來不來,我都在這里,即“我”作為一種客觀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屬于唯物主義的觀點,D項也體現了唯物主義觀點,當選;A項體現了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排除;B項觀點屬于主觀唯心主義,排除;C項屬于發展的觀點,排除。
答案 D
3.古代哲學家用詩詞標榜自己所從屬的哲學陣營,當代歌手的歌詞中也蘊含著哲學思想。以下歌詞中與孟子的“心之官則思”的觀點具有不同的哲學傾向的是( )
①世界之大,為何我們相遇,難道是緣分,難道是天意(《我的歌聲里》) ②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里,我的夢里,我的心里,我的歌聲里(《我的歌聲里》) ③我們還能不能再見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幾千年(《求佛》) ④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國際歌》)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 “心之官則思”說的是“心”是思維的器官,雖然說法本身不科學(科學的說法是人腦是思維的器官),但其卻說明了思維離不開物質器官,具有唯物主義思想傾向,①中“天意”、③中“求佛”是唯心主義觀點,與題干具有不同的哲學傾向,故選D。②④屬于唯物主義觀點,不符合題干要求,排除。
答案 D
4.“人生必須放下四樣東西”。其中,具有主觀唯心主義色彩的觀點是( )
①放下壓力:累不累取決于心態 ②放下懶惰:奮斗改變命運 ③放下狹隘:心寬,天地自然寬 ④放下煩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②④具有唯物辯證法思想。
答案 B
5.“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時間都去哪兒了》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共鳴,是因為它揭示了( )
①事物發展具有特殊性 ②運動是絕對的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 ④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時光流逝,在不知不覺中人從年輕就慢慢變老了,這說明運動是事物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運動是絕對的、永恒的、無條件的,②說法正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時間都去哪兒了》引起大家的共鳴,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③說法正確;①④與題意不符。故選C。
答案 C
6.(2015·浙江嘉興一模,29)所謂“人造蛋”,就是對豌豆等數百種植物進行試驗后篩選出可以精準匹配雞蛋的蛋白質等成分,利用生化、食品及烹調知識與技術實現與雞蛋相似的乳化、凝結等功能特性的一種人造蛋粉。“人造蛋”的過程體現了( )
A.物質和意識相互聯系不可分割
B.意識活動是有目的的直接現實性活動
C.實踐活動是有目的的能動性活動
D.人的認識能力的強弱決定了實踐水平
解析 由材料可知,“人造蛋”的過程是經過試驗、篩選,實現與雞蛋相似的特性,說明實踐活動具有能動性,C正確。意A錯誤。意識活動是主觀的活動,不是直接現實性活動,意識只有通過實踐才能變成現實,B錯誤。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反作用于實踐,D錯誤。應選C。
答案 C
7.2015年5月21日,一款由新松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送餐機器人在沈陽亮相。這個會用表情與顧客互動的機器人叫“亮亮”。它具有智能送餐、路徑規劃、智能語音等實用功能,能夠部分代替餐廳服務員的送餐工作。機器人的事例表明( )
①機器人能夠延伸人的某些肢體功能 ②機器人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意識是人所特有的,機器人沒有獨立的意識,而需要人的操作才能完成工作。故不選②④,因此選擇A。
答案 A
8.下列名句與漫畫蘊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吾思固吾在 ②是駱駝就不要去唱蒼鷹的歌 ③投之亡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漫畫的寓意是要從實際出發,立足現實,①③不符合題意。故選D。
答案 D
9.美國佛羅里達州南部對島群的蚊蟲控制專家正在等待聯邦政府的批準,釋放數十萬只經過基因改造 的“生化蚊子”,以阻止登革熱病在該地的傳播。科學家們稱,他們計劃釋放的全部是不叮咬人類的雄性蚊子,這數十萬只經過基因改( )
①實踐活動有客觀物質性的特點 ②真理是主觀符合客觀的認識 ③意識活動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④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由材料可知,實踐的對象、主體、手段都是客觀存在的物質,該實踐是為了消滅埃及伊蚊,故①③符合題意且觀點正確,當選;②
答案 B
10.與下邊漫畫所揭示的哲理相吻合的俗語有( )
①要知梨子味,需得親口嘗 ②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③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④空談水之泡沫,實行金之點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漫畫中的內容是兩個人同時看到了掛在樹上的果子,一個在樹下冥思苦想,一個卻回去找來了上樹的梯子。后者取得了成功D。
答案 D
高考政治二輪復習練習2:
1.“我是吃貨,我自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以愛吃、會吃為榮,“吃貨”不再是貶義詞。而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提倡節衣縮食。這反映了( )
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②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③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往往會因人而異 ④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解析 本題考查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材料顯示不同時代人們的觀念不同,體現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價值判斷和
答案 A
2.人生因夢想而高飛,人性因夢想而偉大。夢想是生命中無形的翅膀,唯有夢想,我們才會更加卓越。這說明( )
①意識有主動性和創造性,指導人們能動認識世界 ②夢想作為一種意識狀態,助推人們成功改造世界 ③凡符合規律的社會意識,會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 ④夢想是社會存在的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意識作用、社會意識等知識。回答本題的關鍵是要準確判斷意識的作用和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①④符合題干主旨。意識有正確與錯誤之分,其作用有推動與阻礙之分,②表述不準確;③中“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表述錯誤。
答案 C
3.《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強調,要完善獎懲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 )
①思維決定存在,守信創造卓越人生 ②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 ③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④價值觀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社會信用體系屬于上層建筑。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是為了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相適應,②正確;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提高失信成本、讓守信者處處受益,有助于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
答案 B
4.2015年,我國開始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破除城鄉二元結構障礙、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高考改革……我國社會主義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①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②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③堅持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④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 改革是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基本矛盾的途徑,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②④是改革的根本目的;①③是對改革的認識,不是目的。該題選C。
答案 C
5.2015年3月26日晚,崔永元在復旦大學發表“班門弄斧轉基因”演講時與盧大儒發生口舌之爭。很多涉及倫理問題的科學技術,都會引來科學家與公眾的沖突。當科學撞上倫理,我們的正確做法是( )
①自覺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想問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④錯誤,只有正確價值觀才會有促進作用;①不準確,自覺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想問題,更要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想問題。
答案 B
6.要解決漫畫《偏靶》中存在的問題,需要( )
①提高認識,發展真理 ②尊重權威,不斷創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漫畫諷刺某些媒體報道偏離實際,胡編亂造的現實,啟示我們要從實際出發,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如實報道,故選D。
答案 D
7.“撲滿”為我國古代人民的一種儲錢的盛具。早期的撲滿都是陶器,一旦存滿了錢,就要被敲碎。如果有這么一只撲滿,一直沒有錢投進來,一直保存到今天,它就成了貴重的古董。這給我們的價值觀啟( )
①事物價值的轉換在于其功能的不確定性 ②事物價值的轉換是在社會關系中實現的 ③事物價值的轉換依賴于事物屬性的多樣性 ④事物價值的轉換取決于認識的發展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事物的功能是客觀的具有確定性,①排除;事物的價值不僅僅取決于人們認識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取決于它本身,④錯誤。
答案 B
8.(2015·浙江紹興、金華聯考,27)稅收是國家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在上海、重慶試點的基礎上我國最遲于2017年開始征收房產稅。社會各界認為征收房產稅是必要的,但對如何征收,如原有的住宅還是新增的住房、高檔住宅還是所有住宅、人均面積還是擁有的套數爭議很大。這些爭議說明( )
①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 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主體差異性 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 ④群眾的整體利益是由具體利益構成的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由材料可知,社會各界對如何征收房產稅的爭議很大,說明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主體差異性,在群眾整體利益一致的前提下,還存在具體利益的差別,②④正確切題。材料未涉及不同社會歷史時期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差異,①與材料不符。社會各界都認為征收房產稅是必要的,說明真理是客觀的,③與材料無關。應選B。
答案 B
9.下圖漫畫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①要從客觀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而是我們需要的太多”體現了意識的能動作用,或價值觀或社會意識,要樹立正確的意識或價值觀,因而選②;“機遇”是客觀存在的實際,“抱怨太少”體現了沒有從實際出發,即體現了①。③“人民主體”在材料中沒有體現;④表述不合理。
答案 A
10.(2015·浙江嘉興二模,30)社會最大的悲劇不是惡的橫行,而是善的沉沒。如果大家都對善舉視而不見、置若罔聞,既無向善之念,更無行善之舉,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惡壓倒善”。這告訴我們( )
①社會的進步離不開人們對社會和他人的貢獻 ②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為善”的前提 ③投身實踐服務社會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 ④“善”“惡”的價值判斷要以相關的價值選擇為基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由材料可知,大家忽視善舉,可能會使“惡壓倒善”,說明社會的進步離不開人們對社會和他人的貢獻,每個人都應自覺投身實踐服務社會,①③正確切題。應選B。
答案 B
11.(2015·浙江紹興、金華聯考,29)法國工程師林格曼在拔河試驗中注意到,當拔河的單邊人數從一個人逐漸增加到一群人時,集體的力量并不等于個( )
①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②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對社會作出獨特的貢獻 ③正確處理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充分發揮個人能量 ④用正確的價值觀支撐自己,堅定理想信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由材料可知,“社會性偷懶”是指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因人D。
答案 D
12.下邊漫畫《慨而慷》(作者:徐鵬飛)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A.要用美好的理想激起人民群眾的愛心行動
B.要用正確的認識指導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
C.要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D.要把美麗的思想與
解析 漫畫的內容是一個有難不幫、見死不救的人去做一個“讓世界充滿愛”的演講。這幅作品旨在諷刺那些言行不一的人,其意義在于啟示人們要將思想、言論與實際行動結合起來。A、B、C與漫畫主旨相悖。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