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輪復習檢測練習及答案
②如果貨幣流通速度保持不變,貨幣的供應量應增加1500億元
③如果貨幣的供應量保持不變,貨幣的流通速度要提高50%
④如果貨幣的供應量保持不變,貨幣的流通速度要降低50%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待售商品總量×平均價格水平)/貨幣流通速度。待售商品總量增加50%,如果貨幣流通速度保持不變,貨幣的供應量應為3000X(1+50%)=4500億元,增加1500億元,②正確,①錯誤;待售商品總量增加50%,如果貨幣的供應量保持不變,貨幣的流通速度要提高50%,③正確,④錯誤。
2.2015年7月14日,伊朗核問題達成全面協議,這讓國際油價開始新一次下跌。國際原油價格下跌會導致( )
①物流企業成本下降,利潤空間增加
②企業產品升級加速,競爭力增強
③煤炭、電力等能源企業的股票價格下跌
④電動汽車需求量上升,價格上漲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②與題意無關;④不符合題意,電動汽車應該是需求量下降,價格下降;①③符合題意。
互聯網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對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產生深刻影響。2015年“兩會”前夕,人民網對“2015年兩會熱點話題”開展調查,調查結果(局部)見下表。回答3~4題。
網上調查 網下電話調查 熱點話題 得票率(%) 排序 熱點話題 得票率(%) 排序 社會保障 52.4 1 房價調控 37.6 1 收入分配 38.1 2 食品安全 33.9 2 醫療改革 22.1 3 物價問題 32.5 3 注:網上調查的參與者以中青年人為主,其中既有非農業戶籍人口,也有大量農業戶籍人口;網下的電話調查對象則集中在城市居民。
3.在“兩會”十大熱點候選項中,“社會保障”連續三年蟬聯網上調查熱度排行榜榜首,反映了廣大網民對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期待。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
①有利于提升消費預期,提高社會消費能力
②要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④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客觀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有利于提升消費預期,提高社會消費能力,①正確;社會保障制度屬于再分配,故②與題意不符;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側重于發揮政府的作用,故排除③;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故④符合題意。
4.從哲學角度看,這一調查結果存在差異的原因是( )
A.不同的思維方式決定不同的認識結果
B.人的認識能力是不斷發展的
C.不同的人難以形成同樣的意識
D.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是主動的、有選擇的
[答案] D
[解析] 對“2015年兩會熱點話題”開展調查結果顯示,不同群體對自己所關注的熱點不同,存在這一差異的原因是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是主動的、有選擇的,D正確;A說法錯誤,思維是主觀的不能起決定作用;B與材料無關;C說法錯誤,不同的人如果所持的立場、出發點、價值觀等一致的話,會作出相同的反映。
5.根據下圖數據變化趨勢可以推斷出,近幾年來北京市( )
①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逐年提高
②農村居民收入高于城鎮居民
③不斷加大惠農政策的支持力度
④市民對服務業需求不斷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圖顯示了城鄉居民收入增幅都呈現上升趨勢,所以恩格爾系數下降,①錯誤。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大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但不代表農村居民收入高于城鎮居民,②錯誤。圖顯示城鄉居民收入都在增加,可推斷出生活水平在不斷上升,進而可推斷③④正確。故選擇D項。
6.2015年,重慶市試點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公開遴選社會化服務組織,具備服務能力的農民合作社、協會、公司、民營研究所、種養大戶均可參與競爭。按服務環節多少、服務鏈條長短、服務項目內容不同,各環節補助標準不一。目前,已安排試點補助資金6000萬元。這表明( )
①政府創新社會管理,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水平
②公民參與程度逐步提高,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展
③公民可以通過社會組織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④促進政府職能市場化,建設有限政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③說法錯誤,因為公民不能直接行使國家權力,故排除;④說法錯誤,政府職能不能市場化,重慶市試點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是政府轉變職能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展的體現,故①②符合題意。
7.2015年的兩會,巧妙地將網絡流行語“任性”放在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以一種輕松詼諧的方式敲響了權力運行的警鐘。“有權不可任性”要求政府( )
①審慎行使權力,自覺接受監督
②嚴格依法執政,接受群眾監督
③加強黨風建設,防止權力腐敗
④切實簡政放權,提高辦事效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有權不可任性”要求政府不能隨便使用手中的權力,要審慎行使權力,自覺接受監督,切實簡政放權,提高辦事效率,①④正確;②說法錯誤,黨堅持依法執政;材料說的是政府,故排除③。
8.2015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60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民族地區支持力度,促進了各民族的共同繁榮。這表明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支持是( )
①發展新型民族關系的重要舉措
②促進各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的重要途徑
③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
④保證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支持是發展新型民族關系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各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的重要途徑,①②正確;③說法錯誤,領土完整、國家統一是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④應該是人大制度。
9.為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從2015年9月起,北京市將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中的古典詩詞由現在的6至8篇增加到22篇,要求學生誦讀,體驗其中的音韻美。此舉能夠引導學生( )
①積淀國學底蘊,提升人文素養
②弘揚民族精神,抵制外來文化
③固守傳統文化,豐富國學內涵
④感受古文魅力,樹立文化自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北京市此舉能夠引導學生積淀國學底蘊,提升人文素養,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①④正確;②中的抵制外來文化做法不可取;③中的“固守”說法錯誤,我們要繼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
10.中國有個寓言叫“愚公移山”。講的是幾千年前,一個交通不便的山村里有位叫愚公的老人,下決心將擋在家門口的兩座大山移開。親戚和鄰居都說不可能,但他力排眾議,帶著子孫日復一日挖土移山。他說,山不會加大增高,人卻子孫無窮,只要持之以恒,總有一天會把大山搬走。愚公的精神感動了天神,兩座山在人和神的共同努力下被移開了,愚公的家鄉同外界實現了互聯互通。這說明( )
①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②哲學的智慧形成于人與自然的關系之中
③事物量變的積累能引起事物的質變
④哲學的智慧在人們改造世界中自發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中國有個寓言叫“愚公移山”。講的是幾千年前,一個交通不便的山村里有位叫愚公的老人,下決心將擋在家門口的兩座大山移開,體現了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①符合題意;山不會加大增高,人卻子孫無窮,只要持之以恒,總有一天會把大山搬走,體現了事物量變的積累能引起事物的質變,③符合。②錯誤,哲學的智慧形成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④哲學智慧不會自發形成,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高考政治二輪復習檢測練習2:
1.中國人民銀行決定2015年6月28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按現行規定,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利率(年利率)為2%,兩年期為2.60%。老陳有10000元閑置資金,準備存兩年,那么,這筆錢以一年期連續存(第一期利息計入第二期本金)兩年的利息比存一個兩年期的利息( )
A.少116元 B.多116元
C.少120元 D.多120元
[答案] A
[解析]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按一年期連續存(第一期利息計入第二期本金)兩年的利息為:10 000元×2%+(10 000元+10 000元×2%)×2%=404元;如果存一個兩年期的利息為:10 000元×2.60%×2=520元;520元-404元=116元。因此,一年期連續存(第一期利息計入第二期本金)兩年的利息比存一個兩年期的利息少116元。
2.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全面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增強各類所有制經濟活力,讓各類企業法人財產權依法得到保護;繼續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負擔。國家關注民營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發展,是因為( )
①它們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它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重要支柱
③它們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④它們在我國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重要支柱,故②不選;小微企業大都屬于非公有制經濟,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因此④不選;①③是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正確認識,符合題意,均入選。答案為A。
3.德國聯邦銀行1996年公布的資料,如果將德國餐飲業就業者每個月的最低純收入與社會救濟對象的收入狀況進行對比,就會發現,如果沒有子女,前者比后者只多收入276馬克;如果有一個子女,前者比后者少收入41馬克;如果有兩個子女,前者比后者少收入573馬克。
某校高三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收集整理到以上資料。據此,我們推斷其研究主題可能有( )
①社會保障程度與環境保護之間關系
②社會保障程度與就業之間關系
③社會保障程度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關系
④社會保障程度與人口增長之間關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通過上述材料可以得知社會保障水平的高低和家庭子女的多少,以及就業狀況直接相關,②④正確。社保與環境保護以及經濟發展水平關系,材料不能體現,①③未體現。故選擇C項。
4.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目標是促進金融合作,為亞洲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包括機場、公路、電信、保障房、鐵路等。該金融組織最早由中國在2014年10月發起,截止2015年4月15日,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全部確定,為57個,總部設在北京。成立亞投行的意義是( )
①有利于夯實經濟增長動力引擎的基礎設施建設
②有利于提高資本的利用效率及對區域發展的貢獻水平
③有利于向全世界發展中國家提供金融和技術援助
④有利于構建區域經濟優勢,實現主導世界市場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亞投行為亞洲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由此可見,成立亞投行有利于夯實經濟增長動力引擎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資本的利用效率及對區域發展的貢獻水平,①②正確;③④不符合成立亞投行的目的。
5.近年來,個別人出于惡作劇或為提高個人網上空間點擊率等目的,編造“某地有地震”“某物要漲價”等謠言,并在互聯網相關論壇里發帖,造成了不良影響,觸犯了有關法律。公安機關對相關造謠人員分別處以治安處罰。這表明( )
①公民在網絡上是沒有言論自由的
②公民的自由總是在法律規范內的自由
③公民只有先履行義務,才能行使權利
④公民有使用網絡的權利,也有維護網絡安全的義務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公民在網絡上有言論自由,并且公民不一定要先履行義務而后行使權利,故①③錯誤;因在網絡上發表違反法律的言論而受處罰,這體現出自由受法律制約、權利與義務相統一,②④正確。
6.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凡經人大及其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建立憲法宣誓制度( )
①能增強公職人員的公仆意識
②旨在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③能增強公職人員的法治意識
④能從根本上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凡經人大及其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體現了國家工作人員必須要有法制意識和公仆意識,故①③正確。材料不能體現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也不能從根本上保障人民當家作主,②④夸大了憲法宣誓制度的作用,所以不選,故選擇B項。
7.中國海軍護航編隊護衛艦濰坊艦2015年3月30日載著449名中國公民平安撤離也門西部荷臺達港。至此,需要撤出的571名中國公民已全部安全撤離也門。這次撤僑行動的成功說明( )
①中國綜合國力和國家影響力在提升
②我國政府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
③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享有自衛權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571名中國公民平安撤離也門,這次撤僑行動的成功說明中國綜合國力和國家影響力在提升,我國政府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①②正確;③材料未體現;④說法錯誤,撤僑行動屬于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享有管轄權。
8.“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加強和改進網絡內容建設,唱響網上主旋律;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養;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給上述材料加一個標題,你認為最合適的是( )
A.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B.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質
C.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D.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沒有涉及到文化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A不選;材料中沒有體現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質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所以不選B、D;只有C項與材料相符,故選擇C項。
9.下圖漫畫“一切從娃娃抓起?”給我們的啟示是( )
A.要尊重客觀規律
B.要發揮主觀能動性
C.要熱情支持新事物
D.要抓住時機促成質變
[答案] A
[解析] “一切從娃娃抓起?”看似給孩子更多的營養和知識,但是漫畫中用漏斗硬灌知識,沒有考慮孩子的實際接受能力,這要求我們做任何事都要遵循客觀規律,不能憑主觀意愿,故選擇A項。其它三項與漫畫的主旨不符。
10.作為一種廣泛存在的有機化合物,小分子硫醇一直以來被視為消除生命體有害物質的“清道夫”。日前,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現,它們除了具有清除毒害的保護性功能,還具備“導演”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設性功能。該發現揭示了以硫醇化學為核心的林可霉素生物合成機制,改變了人類對于小分子硫醇的傳統認識,為設計和創造新型人造“生命細胞”并在“細胞工廠”中實現含糖單元的新型生物基化學品的“生物制造”提供了理論依據。這說明了( )
①人類對于小分子硫醇的傳統認識被推翻
②人類對于小分子硫醇的認識在不斷反復的過程中獲得發展
③人類對于小分子硫醇的新認識為設計和創造“生命細胞”奠定了物質基礎
④人類可以在對小分子硫醇的新認識的指導下創造出新的具體的物質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說明認識是不斷發展的,人類可以在對小分子硫醇的新認識的指導下創造出新的具體的物質,②④正確;研究獲得的新發現,并沒有推翻原來的認識,故排除①;③中的“物質基礎”說法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