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選擇題訓練及答案解析
⑥企業營利能力減弱
A.②—⑥—①—④ B.③—⑤—⑥—②
C.②—⑥—⑤—③ D.②—③—④—①
解析 此題考查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PPI下降,可見工業品價格下降,企業利潤減少,導致生產規模縮小,從而經濟下行,故排除A、B、D三項,答案為C。
答案 C
2.(2015·南京三模)經濟學的“土豆( )
①經濟越蕭條低端商品利潤越高 ②供求關系決定著土豆的價格 ③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 ④求實心理主導這一消費效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此題考查影響消費的因素。土豆屬于低端商品,但是并不意味著所有的低端商品利潤都高,排除①。價值決定價格,排除②。經濟蕭條,人們的收入減少,
答案 D
3.(2015·泰州模擬)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保障民企平等享用土地、減免稅收等一系列針對“放活”民間投資的普惠政策,推動國企從一般競爭性領域退出,在電網、電信、鐵路等非競爭性領域,逐步擴大民間投資參與力度。這一舉措的意義在于國家鼓勵和保障( )
①各種經濟體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 ②非公有制經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此題考查所有制結構調整。鼓勵民間資本發展,可見保障各種所有制形式的平等市場地位,故①正確。國有經濟是主體,排除②。通過讓民間資本融入國有資本經營行業,可見二者的相互作用,故③正確。材料強調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沒有涉及公有資本的競爭力,排除④。
答案 C
4.(2015·雙鴨山模擬)某公司通過工資集體協商,保障員工每月工資不少于最低工資標準1 400元,還根據實際經營情況制訂了職工本年度工資增長幅度達到8%。提高工資后,員工為公司發展獻計獻策,該公司也越來越紅火。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 )
①提高勞動報酬在按勞分配中的比重 ②理順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分配關系 ③在分配中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④通過公平分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題考查實現社會公平。企業與職工協商,這一措施直接涉及兩者利益關系的調整,有利于在分配中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也會通過公平分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故題肢③④正確。企業的一個具體舉措難以從根本上來理順一個國家的分配關系,故排除題肢②。材料無法判斷企業性質,故題肢①錯誤。答案選C。
答案 C
5.(2015·威海模擬)2015年五一長假期間,一些景區推行垃圾換水、換門票等活動,游客將隨手產( )
①對引導游客綠色環保消費具有激勵作用 ②是運用價值規律優化景區產業結構的具體表現 ③減輕了景區的環境壓力,有利于景區可持續發展 ④是政府在利用經濟手段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宏觀調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此題考查可持續發展。通過垃圾換水,可以引導游客注重對環境的保護,故①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產業結構優化,只是強調環境保護,排除②
答案 A
6.為深入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某市政府決定開展整治“庸懶散奢”的專項行動。市民丁女士就此致信政府,提出了幾條建議,其中恰當的有( )
①健全信息公開和辦事公開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②創新公民的監督形式,擴大公民監督權 ③完善監督體系,邀請人大代表和新聞媒體監督政府工作 ④政府切實履行監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政府開展整治“庸懶散奢”的專項行動,需要加強各方面對政府權力行使的監督,①③正確,選B;②錯在“擴大”上;④錯誤,行政機關的工作須接受立法機關、司法機關的監督。
答案 B
7.(2015·邯鄲模擬)近日,某市召開的人大會議審議了環保部門提交的《環境保護法在本市的實施情況》( )
①市人大作為全國人大的執行機關,落實環境保護法的實施 ②市人大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依法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 ③市人大作為法律監督機關,監督環境保護法的實施 ④政府作為人大的執行機關,接受人大的監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此題考查人大的職權。一府兩院是人大的執行機關,排除①。法院和檢察院屬于法律監督機關,排除③。通過《決定》可見人大的決定權,故②正確。通過
答案 B
8.2015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發表講話時強調,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完善黨風廉政建設法規制度,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此舉( )
①說明黨有高度的自凈能力和自我革新的政治勇氣 ②彰顯了政府依法行政的堅定決心 ③有利于從法律上確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 ④體現了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解析 主席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此舉說明黨有高度的自凈能力和自我革新的政治勇氣,①正確;“有腐必反、有貪必肅”體現了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反腐沒有禁區,④正確;材料的主體是黨,不是政府,②不選;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已經確立,③說法錯誤。
答案 C
9.(2015·杭州二模)2015年1月20日,在云南昆明親切會見獨龍族代表時強調:“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近五年,國家啟動對獨龍江鄉的整鄉幫扶,共投入13億多元,使原來刀耕火種的獨龍江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國家對少數民族的幫扶( )
①是協調少數民族特殊利益與國家整體利益的表現
②是保證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權的措施
③是提高少數民族政治、經濟地位的主要手段
④是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民族關系的重要舉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此題考查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國家對少數民族的幫扶,立足國家角度體現了整體利益,立足少數民族角度體現了特殊利益,可見處理了整體與特殊的關系,故①正確。自治權是法律規定的,排除②。少數民族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也是法律規定的,排除③。通過支持少數民族發展,可以鞏固新型的民族關系,故④正確。
答案 B
10.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題為《謀求持久發展 共筑亞太夢想》的主旨演講時指出,今天的亞太,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全球新一輪科技革( )
①亞太成員間的共同利益是亞太各成員活動的出發點
②亞太在當今世界多極化格局中已形成了新的一極
③亞太成員應該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④亞太成員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要積極促進亞太共同發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此題考查國際關系。維護自身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排除①。多極化
答案 D
11.(2015·鄭州模擬)2015年6月29日,為慶祝建黨93周年,杭州市某小學前往沈鈞儒紀念館、英雄園與南湖革命紀念館,近距離感受了中國共產黨走過的風雨歷程,接受革命歷史教育。這次革命教育活動告訴我們( )
①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 ③文化是照亮人民心靈的火炬 ④人們在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此題考查文化的作用。材料強調文化環境對人的影響,沒有涉及文化的產生,排除①。通過參觀活動,進行精神洗禮,可見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故②正確。先進文化是心靈的火炬,排除③。通過參觀活動,接受革命歷史教育,可見人們對文化的獲得和享用,故④正確。
答案 D
12.(2015·浙江六校聯考)叉子,原來是古代的一種農具,經過多個世紀的改進,最后用來進餐,西方人終于改變了用手抓食物吃的落后習慣,從而形成了西方人獨有的飲食文化。由此可見( )
①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文化對人的影響源自特定的文化環境 ③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和思維方式 ④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文化印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此題考查文
答案 A
13.(2015·南通模擬)書信里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偉大的作家維克多·雨果把創作的小說寄給了出版商,過了一段時間未見回復,就去信詢問。他只在信上寫了一個問號,沒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出版商的復信——一個驚嘆號( )
①人們在實踐中創造并享用了文化的物質載體 ②作為文化的標點符號也會凝聚成精神力量 ③文化影響人們的交流方式和思維方式 ④優秀文化可以啟迪智慧,豐富精神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此題考查文化對人的影響。人們活動享用的是文化,并非物質載體,排除①。符號是文化的物質載體,不具有凝聚力量的作用,排除②。雨果和出版社之間的“標
答案 B
14.(2015·資陽模擬)從最美媽媽到最美教師,他們原本都是草根百姓。或許因為在生命的某個時刻所顯示出來的勇敢和大愛、亦或在學習、工作中盡力盡責為我們樹立了榜樣,讓人們深深震撼和感動,由此贏得了“最美”稱號。這些“最美”折射出( )
A.傳統美德具有穩定性,其內涵不會因時而變
B.勇敢大愛始終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
C.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感染力
D.為人民服務是不同時代道德典范的共同追求
解析 此題考查道德建設的體現。傳統美德屬于傳統文化,基本內涵因時而變,排除A。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排除B。為人民服務是當代道德模范的追求,排除D。通過不同道德人物的涌現,可見其生生不息的感染力,故答案為C。
答案 C
15.(2015·溫州二模)諾貝爾生理學獎獲得者發現了特定的神經定位細胞——大腦GPS細胞,初步解決了幾個世紀來困擾著科學界的“大腦如何在復雜環境中定位路徑”的問題。這一科學發現佐證了( )
①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 ②意識是對自然現象的反映
③探索真理是認識的目的 ④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此題考查哲學基本問題。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
答案 C
16.(2015·懷化二模)“學好辯證法,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話看似有些夸張,但卻寓意深刻。2015年中央政治局三年以來第一次集體學習的主題是“辯證唯物主義”。指出:推進中國改革開放,實現現代化,需要哲學精神的( )
①哲學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 ②真正的哲學能夠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真正的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④真正的哲學決定了我國社會制度的更新和變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此題考查真正哲學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排除①。哲學具有反作用,不具有決定作用,排除④。之所以堅持哲學引導,關鍵在于真正哲學的作用,故答案為C。
C
17.(2015·天門質檢)歐洲航天局“2015-2025宇宙愿景”探索計劃共包括大、中、小三個級別的任務,首個大型任務是探索木星衛星上存在生命可能性的木星冰月探測器項目。這表明( )
A.社會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
B.社會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
C.社會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
D.社會實踐是一種主觀探索活動
解析 此題考查社會實踐的特點。通過太空探索的計劃和具體任C。A、B材料無體現。實踐一種客觀物質性活動,排除D。
答案 C
18.(2015·荊州模擬)數學家華羅庚說:“科學的靈感,絕不是坐等可以來的。如果說,科學上的發現有什么偶然機會的話,那么這種偶然的機會只能留給那些學有素養、善于思考且具有鍥而不舍精神的人,而不會留給懶漢。”這句話告訴我們( )
①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質變創造條件 ②要果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此題考查量變與質變。通過“鍥而不舍”可見注重量的積累,故①正確,排除②。通過“學有素養”,可見要提高自身素養,故③正確。④屬于唯心主義觀點,故排除。
答案 B
19.(2015·平遙模擬)洞( )
①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②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貫通 ③生命物質具有主動選擇的特性 ④部分功能的弱化是系統優化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此題考查辯證否定觀。“盲魚”的進化是自身適應環境的過程,
答案 A
20.為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2015年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修改立法法的決定。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 ②上層建筑要適應經濟基礎的要求 ③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立法法的修改屬于上層建筑的調整,①排除,②正確;在不同的時期,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是不同的,立法法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而變化,體現了③;認識的發展產生于實踐,④錯誤。
答案 C
高考政治選擇題訓練2:
1.(2015·浙江溫州二模,31)蘇軾的《和董傳留別》中有“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名句。“腹有詩書氣自華”所蘊含的道理是( )
①精神活動能夠脫離物質活動 ②豐富學識能夠促進道德修養 ③優秀文化能夠塑造積極人生 ④精神食糧比物質產品更重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腹有詩書氣自華”,說明豐富學識能夠促進道德修養,優秀文化能夠塑造積極人生,②③正確切題。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①錯誤。精神食糧和物質產品對人的發展都很重要,④錯誤。應選D。
答案 D
2.(2015·浙江臺州3月調研,31)乘漕舫攬千年文明,望拱宸思歷史風云。申遺成功的38.85萬人次,直接旅游收入75.89萬元,同比上漲22.8%。這表明( )
①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②經濟是文化遺產保護的基礎
③人們體味文化離不開特定的活動 ④文化遺產申遺成功會免遭破壞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由材料可知,申遺成功的大運河帶來旅游收入的激增,說明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①正確切題。乘漕舫攬千年文明,望拱宸思歷史風云,說明通過游覽大運河,人們可以體味到C。
答案 C
3.(2015·浙江紹興調測,32)環保紀錄片《穹頂之下》上傳網絡后,短時間內點擊率破億,柴靜的霧霾調查喚起了公眾的環保意識,甚至許多環保股票也因此大漲。這表明( )
①大眾傳媒在文化傳播中具有強大功能 ②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③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給予經濟以重大影響 ④科技進步是推動經濟、文化發展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由材料可知,環保紀錄片《穹頂之下》在網絡上傳播,喚起了公眾的環保意識,也推動環保股票大漲,這表明大眾傳媒在文化傳播中具有強大功能;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給予經濟以重大影響。①③正確切題。②錯誤,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④與材料無關。應選B。
答案 B
4.(2015·浙江紹興、金華聯考,30)觀察右邊漫畫《變與不變》。變的是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變的是精神文化生活的陋習。從《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造成這一現象的依據是( )
A.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
B.文化塑造人生,落后文化會阻礙經濟發展
C.經濟決定文化,文化是經濟的反映
D.文化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解析 由漫畫可知,雖然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精神文化生活的陋習沒有改變,這是因為文化與經濟A正確切題。B、C、D與材料不符。應選A。
答案 A
5.央視公益廣告《筷子篇》通過一雙雙筷子訴說著不同人生和情感:小孩通過筷子第一次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過筷子嘗到了兒孫滿堂的幸福滋味,孤獨的人通過添雙筷子找到了人情的溫暖,相守的人通過筷子找到了彼此心靈的依靠……這則公益廣告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由此可見,公益廣告( )
①集中體現了大眾傳媒的娛樂功能 ②已成為先進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 ③能夠引領文明風尚,激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題考查文化影響人的特點和文化傳播。材料沒有涉及“娛樂功能”,①與材料無關;②夸大了公益廣告的作用;公益廣告訴說著不同人生和情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說明公益廣告在潛移默化中傳播正能量,③④符合題意。
答案 D
6.中國領導人提出的共建貫穿歐亞腹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攜手東盟共同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兩大倡議,被合( )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商業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 ③各國都堅持文化一律平等原則 ④中華傳統文化在繼承中不斷發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③說法不符合實際。④與題目無關。
答案 A
7.2015年6月13日是我國第十個文化遺產日,本5條,分別為“像愛惜自己生命一樣保護文化遺產”“為文化遺產點贊為美麗中國添彩”“文化遺產千秋傳承保護弘揚萬代收益”“珍惜定格的歷史愛護不朽的文明”“心與夢的石刻你和我的大足”。其蘊含著( )
A.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要守護精神家園
C.文化遺產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D.文化遺產是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解析 本題考查傳統文化。慶祝民族節日是A、C兩項錯誤;材料強調了文化遺產承載社會發展、人類文明進步、凝結了民族智慧,B項符合題意;D項沒有說明文化遺產的現實意義,不符合材料的主旨信息。
答案 B
8.(2015·浙江寧波二模,31)2014年4月29日,2014中國“南非年”暨南非文化季在北京拉開帷幕;2015年3月15日,2015南非“中國年”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拉開帷幕。掀開了中南人文交流( )
A.文化在相互滲透中融合
B.文化在相互繼承中發展
C.文化在相互推崇中競爭
D.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傳播
解析 中南互辦文化年表明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傳播,D正確切題。應選D。
答案 D
9.“正能量”一詞本為物理學術語,以真空能量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質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質為負。但經過一些博主通過微博將其賦予新內容,并借助互聯網得到廣泛傳播,成為具有積極意義的社會流行語。( )
A.微博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
B.網絡是文化多樣性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C.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動力
D.科技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解析 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是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A項說法錯誤;不同民族和國家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是文化多樣性存在和發展的基礎,B項說法錯誤;C項和題意無關;題中“正能量”一詞通過微博將其賦予新內容,并借助互聯網得到廣泛傳播,體現了科技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答案D項正確。
答案 D
10.走進北京地鐵8號線南鑼鼓巷站,灰色墻面上的特色人物與場景剪影頓時映入眼簾。在4 000多個琉璃單元體中,存放著許多北京老物件兒,用手機掃一掃設置在其中的二維碼,就可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并觀看相關視頻。這一題為“北京·記憶”的地鐵公共藝術作品( )
①是傳承北京歷史文化的有效載體 ②是北京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③用信息技術促進文化資源的共享 ④使傳統文化的具體內涵因時而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②錯誤,文化遺產是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北京·記憶”的地鐵公共藝術作品傳承了北京歷史文化,但沒有改變其具體內涵,④錯誤。
答案 B
11.2015年6月15日,中央電視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摘取第21屆上海電視節最佳綜藝獎。該節目除了掀起收視熱潮,更是引發了觀眾對漢字書寫的熱議以及全社會對于國學、文化的思考。不同于其他引自國外版本的眾多綜藝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完全是原創節目。上述材料說明(
①文化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活力的保證 ②文化創新應堅持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③漢字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見證 ④大眾傳媒具有文化傳遞、共享的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在央視播出后,引發了人們對漢字書寫的熱議和對國學、文化的思考,說明大眾傳媒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具有文化傳遞、共享的強大功能,④正確;完全原創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取得成功,說明了文化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和活力的重要保證,①正確;材料沒有強調繼承傳統
答案 B
12.“漢字畫”在借鑒了版畫、篆刻等技法及構圖觀念的基礎漢字結構和韻律的形式美與中國畫的意境結合起來,獨特的美感躍然紙上。漢字作畫的成功在于( )
①保持特色,全面弘揚 ②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③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④兼收并蓄,融會貫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漢字畫”將漢字結構和韻律的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