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輪復習模擬練習及答案
①指明了實現中國夢的前進方向 ②決定著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 ③源于中國共產黨科學發展的理念 ④是我國改革開放時代精神的精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四個全面”思想指導著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能起決定作用,②錯誤;認識來源于實踐,“四個全面”思想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③錯誤;①④正確且符合題意;故答案選B。
2.人們常用“萬物復蘇”來描繪萬物生長的春季,由春季還衍生出許多好詞,如春暖花香、春意盎然等。這體現了( )
A.意識是對物質世界的復制
B.意識能夠直接改造客觀世界
C.意識是溝通主客觀世界的橋梁
D.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答案] D
[解析] 意識對物質的反映并非簡單的復制,而是通過人腦加工制作的產物,是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所以A錯誤,D正確;意識不能夠直接改造世界,是通過指導人們的活動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故B錯誤;實踐是聯結主觀與客觀的橋梁,C說法不正確。
3.如果你能擁有一項超能力,你會選擇什么?相信“瞬間移動”會是不少人兒時的夢想。這種超能力在物理學上并非不可能。如果我們能夠對構成物體的每一個粒子進行測量,然后在目的地用同樣的粒子完全復制其狀態,就可以得到一模一樣的物體。如今,中國科學家在這項技術上取得了更大突破。這說明( )
①思維和存在其有同一性
②思維和存在是相互依賴的
③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創造物質
④理想、信念是推動實踐發展的強大動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中國科學家在這項技術上取得了更大突破”說明我們的思維能夠正確地認識存在,即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符合題意;材料中“相信”瞬間移動“會是不少人兒時的夢想”說明理想、信念是推動實踐發展的強大動力,④符合題意;存在不依賴于人的思維,②是錯誤的;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必須通過實踐作用于客觀事物,③是錯誤的,排除。
4.作為近年來鮮有的講述父子情的暖心之作,《嘿,老頭!》沒有華麗的包裝與噱頭、激烈的矛盾與沖突,只有娓娓道來的根植于現實土壤的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劇中小人物的抽絲剝繭的親情、愛情、困境中相互扶持的友情、堅持不懈的創業精神,都如春天陽光般溫暖和煦,給予觀眾希冀美好生活和追求幸福腳步的正能量。從哲學角度看,正能量( )
①具有能動性,能夠給人帶來信心和力量
②具有決定性,能夠激發人的精神能量
③具有相對獨立性,能夠調節和控制生理活動
④具有客觀實在性,能夠把意識中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正能量作為一種精神,屬于意識,不能起決定作用,故排除②;實踐具有客觀實在性,通過實踐才能夠把意識中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故排除④;①③正確且符合題意。
5.預測海嘯是一個科學難題,經過多年的觀察研究,人們發現,高度在50厘米以下的海嘯一般不會造成災害性影響。造成較大災害的海嘯,高度一般在四到五米以上,海嘯一般會在地震后10分鐘到20分鐘左右發生,而且海嘯波到來之前,海邊的海水會出現倒退的情況,從海水倒退到海嘯到來,會有大約五到六分鐘的時間,這是拯救生命的關鍵時間,人們對海嘯的研究探測活動證明( )
①人類追求真理性認識是為了指導實踐
②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掌握了各種自然規律
③人們只能認識客觀存在,不能改造客觀存在
④實踐的發展促進了認識能力的提高,認識會越來越正確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答案] C
[解析] ②說法太絕對化,故排除;③觀點錯誤,人們不僅能夠認識客觀存在,而且能改造客觀存在,①④觀點正確且符合題意,故答案應選C。
6.幼兒時,愛是母親輕輕搖動的睡籃;少年時,愛是父親嚴厲的輕聲呵責;長大后,愛是父母慈愛目光里的團圓飯……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關于家的味道、家的記憶,南北不一,味道各異,但都蘊涵著深深的愛。從中我們獲得的哲學感悟是( )
①家的記憶源于每個人對家的心理感受
②不同的家的味道寓于相同的家庭之愛中
③家的味道在不同階段傳遞著不同的情感
④每個人對家的情感源于長期的生活體驗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不同地方的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家的味道、家的記憶,味道各異,但都蘊涵著深深的愛。這說明家的味道在不同階段傳遞著不同的情感,每個人對家的情感源于長期的生活體驗,③④正確;①中的“源于心理感受”說法錯誤;②說法錯誤,相同的家庭之愛寓于不同的家的味道。
7.看新聞、刷微博、收發郵件,甚至上網購物……智能手機的出現不僅突破了人們對手機的認識,更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公眾的生活方式。在帶來更多方便和驚喜的同時,隨著人們對其依賴程度加深,智能手機正在悄悄“接管”甚至“綁架”一些人的生活,讓這些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此事提醒我們( )
A.要抓住時機促成質變
B.要做好量變的準備,積極促成質變
C.做任何事情都要從一點一滴開始
D.不可忽視事物的負面效應
[答案] D
[解析]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智能手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但是在一定條件下,它也會使我們的生活變糟,故選D。A、B、C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8.下圖漫畫“折騰”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A.要積極做好量的積累,促成事物質變
B.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視次要矛盾
C.要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
D.要有充分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中的困難
[答案] C
[解析] 漫畫體現了當前在城市建設中,缺乏全局觀念和整體意識,因此,必須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才能搞好城市建設,C項正確,A、B、D與漫畫主旨不符。
9.南宋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對這里的“疑”,我們理解為( )
①世界永遠處在不停的運動過程中,相對靜止是不存在的
②現存事物是必然滅亡的,我們應否認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 ③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也應包含著對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④對任何事物,我們都要堅持批判的革命的創新的態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 C
[解析] 材料強調“疑”,說明我們認識事物要有批判的革命的創新的態度。③④說法正確。相對靜止是存在的,①說法錯誤。我們不應否認事物有其存在與發展的過程,②說法錯誤。
10.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樂于騎自行車上班。自行車已不再像以往那樣僅僅被作為一種代步工具,騎自行車還能“騎”出健康,“騎”出個性時尚。人們認為騎自行車上班并不是“丟份兒”,反而是體現車主夠年輕、夠健康、夠自信的時尚標簽。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們追求時尚的心理變化
B.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推動作用
C.社會存在決定于社會意識
D.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
[答案] D
[解析] 現階段人們之所以覺得騎自行車上下班并不“丟份”,主要原因在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也就是說是社會存在的變化引起了社會意識的變化,因此選項D正確。A不是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B的說法與題干邏輯不一致,C的說法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