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語文閱讀理解訓練題(2)
2017年高考語文閱讀理解訓練題:一莖蒼茫
梁錫華
猶記幼時,家中的露臺植蓮兩缸,缸高和直徑各超過三英尺,堪稱龐然大物。二者穩放在磚頭堆砌的座上,對四五歲的孩子來說,花開時只能高山仰止,絕對是攀爬無術的。花分紅白,各在自己的地盤顯顏色。一艷一素,到底是為了解除單調還是另有道理,家中長輩從來沒公布過,更沒有拿來做教訓的材料。到自己長大讀書,慢慢才知道白蓮是君子的象征,因為周敦頤寫那篇傳頌不衰的《愛蓮說》里頭“濯清漣而不妖”“香遠益清”等話,賜給紅蓮不是頂合適。既然“蓮,花之君子者也”,緋紅或粉紅都不免帶若干“妖”氣,周氏心目中所說的白蓮,殆無疑問,何況宋人喜雅淡而避顏色,紅蓮未可上君子臺。但家中為什么不兩缸同尚白呢?我想,白是喪服顏色,全白不吉,紅帶富貴氣,二者并立竟能相輔相成,也即既君子亦富貴,完全合乎中國人務實之道,也是好東西一律通吃之謂。
蓮可賞,這是不爭的事實,但父親忌花卉情,連露臺也不踏足,可免論。母親每年只在植新蓮和收蓮藕的時候帶著下人大干勞動,平常也不做駐足觀蓮之想。姐姐做閨女,新鮮空氣不宜,豈有興趣出露臺閑蕩?哥哥給琴棋書畫和音樂唱戲等纏得兇,完全忘記家中有個風景不俗的好去處。嫂嫂是閨中少婦頗知愁,小毛病不斷,當然絕緣屋檐之外了。所以一家里頭樂意在兩大蓮缸附近流連的,只我這個小子。講雅興,則吾豈敢?但俗興卻有一兩分,因為志在蓮實,蓮實總是姍姍來遲。我呢,見蓮花開已食指動,但必須等到花落蓮蓬出,再要等蓮蓬豐滿蓮實肥,才蒙母親出手摘下來供我享受。記得所有蓮實幾乎由我一人獨吃,難逃壟斷之嫌,但似乎家中的深意,因這個果子“益氣力,除百疾,久服,輕身耐老”,的確最適合我這個小兒子。吃蓮實,除病長壽,又可能接蓮性而成君子,真的再好也沒有了。參透這秘密總算沒有白念周敦頤的志文。
如今,數十年前的蓮影常掩映心頭,但花、葉、實全渺,要吃一口出自家園的鮮蓮子,休想!最近重溫《本草》,發覺老李講蓮十分詳細,藕、實、葉、房、花,無所不舉。簡單地說,全部能入藥,換言之,都有大用。一無是處的,只有蓮莖。但老李很客觀,他引出《相感志》云:“荷梗塞穴鼠去,煎湯洗槭垢自新。”這是莖枯干前的無用之用,比起蓮的其它部分,理應自慚形穢,入現代,根只配進垃圾桶了。因為人對付老鼠有特效藥,刷焊錫也有多種洗潔劑類的膏、粉液可用,既然如此,誰還勞師動眾去生火“煎湯”呢?講觀賞,蓮莖完全沒看頭。它是支撐蓮葉的枝子,瘦瘦的,渾身生小刺,了無佳趣,難怪李時珍如實報導說:“莖乃負葉者也,有負荷之意。”只配負荷,也即只配當苦力了。更值得注意的蓮葉、蓮花、蓮房、蓮實等最豐滿和明媚動人的時候,是蓮莖最苦的日子。它要頂起壓在自己弱軀上的壓力,一天二十四小時,不休息的。當沉墮漸減,蓮的各體俱已風光過后還受人珍視而成有用之才,但莖卻枯殘變廢物,與腐臭相投亦不遠了。
從幾歲活到如今幾十歲,我到此日才領悟蓮莖那點不為人欣賞的辛勞。若非有它撐住蓮的大局,何來蓮的種種有用物?自己小時候吃蓮藕和蓮實很不少了,但對蓮莖,因它的刺和一竿瘦直的陋相,從來就只有滿腔憎嫌。今天偶獲啟迪,心中透亮而內漸,但逝者已矣,惟盼余生夢來時,常見蓮莖枝枝,直直青青出污泥肩重任,讓我深深贊美,頂禮合目。
17.文中“吃蓮實,除病長壽,又可能接蓮性而成君子,真的再好也沒有了”一句中的“蓮性”指的是什么?(4分)
答:
18.“一艷一素,到底是為了解除單調還是另有道理,家中長輩從來沒公布過,更沒有拿來做教訓的材料。”縱觀全文,你認為“一艷一素”是為了解除解除還是另有大道理?為什么?(4分)
答:
19.作者對蓮莖的感情,小時候和成年以后各有何不同?為什么?(6分)
答:
20.從作者認識蓮莖的過程,你受到什么啟迪?(4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