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考語文古詩鑒賞習題講解
山東高考語文古詩鑒賞習題(一)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注]④陸鴻漸:名羽,皎然的好友,著有《茶經》,被奉為“茶圣”、“茶神”。②皎然:僧
人,本姓謝。③帶郭:靠近外城:7
14.從體裁上看,本作品屬于( )。 (1分)
A.古體詩B.近體詩C.歌行D.詩余
15.對本作品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一二兩句寫出了陸鴻漸刻意搬家,遠離城市,表現自己的脫俗。
B.第三句中的“籬邊菊”是化用了陶淵明的詩句“采菊東籬下”。
C.第六句中“欲去問西家”的“欲去”還“問”表示惆悵和關切。
D.本詩語言質樸流暢平實,又不失清新淡雅之感,音調自然和諧。
16.結合作品,對作者塑造的“陸鴻漸”這個人物形象加以賞析。(4分)
山東高考語文古詩鑒賞習題答案
14.(1分)A
15.(3分)A(錯在“刻意”)
16.(4分)作品以描寫和敘述的手法,(1分)塑造了一位寄情山水、生活悠閑的隱士形象。(1分)寫“野徑入桑麻”、“籬邊菊”、“無犬吠”等景物,表現陸鴻漸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突出其高沽不俗;(1分)寫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托其熱愛自然、寄情山水的態度和瀟灑疏放的性格。(1分)
山東高考語文古詩鑒賞習題(二)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4-16題。(8分)
詠懷八十二首(其三)
阮籍
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
秋風吹飛藿,零落從此始。
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
驅馬舍之去,去上西山①趾。
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
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
【注】①西山:殷末周初伯夷、叔齊的隱居之地。
14.詩歌的前兩句與一個成語有關,這個成語是____________。(1分)
15.關于這首詩,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前四句由桃、李的盛極而衰道出人生的無奈。
B.七、八句是作者在無奈之中做出的人生選擇。
C.九、十句的決然態度顯示出作者的無限豪邁。
D.最后兩句,作者否定了自己此前的歸隱選擇。
16.請聯系全詩,說說五、六兩句在全詩中的作用。(4分)
山東高考語文古詩鑒賞習題答案
14.(1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5.(3分)C
16.(4分)五、六兩句意思是有繁華必有憔悴,今日的高堂大廈終會倒塌,成為荊杞滋長的荒蕪之地,揭示了有盛必有衰的道理。這是全詩的關鍵:既是前四句的必然結論,也是后文作者人生選擇的原因,同時也為作者否定自己的人生選擇埋下伏筆。
山東高考語文古詩鑒賞習題講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