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附答案
新疆高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選自《明史·志第六十一河渠》,有刪節)
【注】①輓:wǎn,運輸。②同知:明清時指知府的副職。③會通河:明朝將聊城臨清縣會通鎮以南、徐州茶城(或夏鎮)以北的一段運河稱會通河。④陡門:用以蓄泄河水不同性狀的閘門。
新疆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逮會通河開 逮:等到
B.南極江口,北盡大通橋 極:到達
C.自汶上袁家口左徙 徙:改道,轉向
D.合馬常泊之流入會通濟運 濟:渡過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乃用濟寧州同知潘叔正言 B.西流至兗州城東,合于沂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 請奉命求救于孫
C.遏汶使無入洸,而盡出南旺 D.柜以蓄泉,門以泄漲
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作《師說》以貽之
11.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屬于宋禮等人“浚會通河”措施的一組是
①由濟寧至臨清三百八十五里,引汶、泗入其中
②經寧陽北堈城,西南流百余里,至汶上
③南北置閘三十八
④自右而北,距臨清三百馀里,無他水,獨賴汶
⑤在漕河西者曰水柜,東者曰陡門
⑥引黃水至塌場口會汶,經徐、呂入淮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明成祖開始建都城北京,從東南轉運糧餉,水陸并用,依照元人的舊例,水路采用海運。會通河開通后,就全靠河運了。
B.永樂九年二月,朝廷采納濟寧州同知潘叔正的計策,命令尚書宋禮、侍郎金純、都督周長三人疏通元末廢棄不用的會通河。
C. 洸河是汶河的一條支流,在寧陽堈城西南方向,匯合寧陽的多個泉流后,流出三十里,經過濟寧東面,又與泗河匯合。
D.南旺是當時會通河南北水流分流的最高點,稱為水脊。宋禮采用白英的計策,在東平戴村筑壩攔水,使汶水全部流到南旺。
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河決原武,漫安山湖而東,會通盡淤,至是復之。(4分)
(2)大汶河出泰安仙臺嶺南,又出萊蕪原山陰及寨子村。(3分)
(3)純復浚賈魯河故道,引黃水至塌場口會汶,經徐、呂入淮。(3分)
新疆高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9.D(濟:濟助)
10.D(D均為連詞,來、用來,表目的。 A副詞,這才,表時間上的承接/副詞,竟然。B介詞,跟,同,與/介詞,向。C連詞,表目的/連詞,表修飾)
11.B(②介紹汶河流向,④分析會通河北段無水可補的情況,⑤介紹水柜、陡門分布情況)
12.C(原文意思應是:先流出三十里后,再匯合寧陽的泉水,流向濟寧東邊)
13.(1)黃河在原武決堤,漫過安山湖而向東(流瀉),會通河完全淤塞,到這時才疏通它。(4分。注意 “決”“東”“淤”“復”等詞語的翻譯,以及省略的“于”“流瀉”)
(2)大汶河發源于泰安仙臺嶺南邊,又有一脈發源于萊蕪原山的北面及寨子村。(3分。注意“出”“陰”等詞語的翻譯,以及省略介詞“于”)
(3)金純又疏通賈魯河舊河道,引進黃河水,到塌場口匯入汶水,經過徐、呂后流入淮河。(3分。注意“復”“浚”“會”等詞語的翻譯)
新疆高考文言文閱讀訓練題附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