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考文言文閱讀練習題附答案
山西高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清兵南下,三路出師······象昇提殘卒,宿三宮野外。十二月十一日,進師至賈莊。起潛擁關、寧兵在雞澤,距賈莊五十里,象昇遣廷麟往乞援,不應。師至蒿水橋,遇清兵。
象昇將中軍,大威帥左,國柱帥右,遂戰(zhàn)。旦日,騎數(shù)萬環(huán)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戰(zhàn),呼聲動天,自辰迄未,炮盡矢窮。奮身斗,后騎皆進,手擊殺數(shù)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楊陸凱懼眾之殘其尸□伏其上,背負二十四矢□死。一軍盡覆。
侯弘文者,奇士也。散家財,募滇軍隨象昇討賊。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撫王夢尹以擾驛聞。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贊曰:危亂之世未嘗乏才顧往往不盡其用用矣或摯其肘而驅(qū)之必死若是者人實為之要之亦天意也。
(選自《明史·盧象昇傳》,有刪改)
【住】①嗣昌、起潛:指楊嗣昌、高起潛。
山西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善射,嫻將略 熟習
B.逐賊危崖 高峻
C.督天下援兵 督促
D.次順義 駐扎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虛詞,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
?、偃皇露唷跛貌?、起潛撓
②楊陸凱懼眾之殘其尸□伏其上
?、郾池摱氖浮跛?/p>
A.①因 ②且 ③乃 B. ①為 ②而 ③以
C.①因 ②而 ③以 D. ①為 ②且 ③乃
7.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危亂之世/未嘗乏才/顧往往不盡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驅(qū)之必死/若是者/人實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亂之世/未嘗乏才/顧往往不盡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驅(qū)之必死/若是者/人實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亂之世/未嘗乏才/顧往往不盡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驅(qū)之必死/若是者/人實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亂之世/未嘗乏才/顧往往不盡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驅(qū)之必死/若是者/人實為之要之/亦天意也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盧象昇作戰(zhàn)總是勇往直前,甚至身負重傷也斗志不減,令賊寇聞風喪膽。
B.楊嗣昌、高起潛主張同清軍和談,盧象昇反對這種妥協(xié)行為,決心以死報效祖國。
C.盧象昇陷入清軍的重圍之中,仍然奮勇殺敵,體現(xiàn)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D.侯弘文追隨盧象昇討伐賊寇,在驛站受到圍攻,盧象昇趕去救援,但未成功。
9.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①象昇麾兵作戰(zhàn),呼聲動天,自辰迄未,炮盡矢窮。(4分)
?、谔煜掠墒窍Ш胛亩嘞髸N。(3分)
(2)盧象昇為什么會兵敗?請根據(jù)文本分析。(3分)
山西高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5.【解析:選C。督:監(jiān)督指揮】
6、【解析:選B。“為”意為“被”,與“撓”組合,然而事情再三被楊嗣昌、高起潛阻撓,“而”意為“表因果,所以”,楊陸凱擔憂敵眾之徒毀壞盧象昇的尸體,所以就趴在盧象昇的尸體上,“以”,同“而”的用法,表修飾,楊陸凱背上被射了二十四支箭而死?!?/p>
7.【解析:選A。”顧往往不盡其用”的“顧”和“顧安所得酒乎”(后赤壁賦)中的“顧”的意思一樣,表示“只是”,只是時常懷才不遇。“用矣”獨立成句,表示即使他們被任用,有的人就開始阻礙他做事甚至逼死人。“要之”的意思是“總而言之”,表示下文是總括性的話,總之這也是天意啊】
8.【解析:選D。“盧象昇趕去救援”錯誤,原文為“象昇上疏救,不得,”】
9.(1)①【解析:盧象昇帶領軍隊跟敵人打仗,喊話(指揮的)的聲音很大(震到云間),從上午到下午,炮彈發(fā)射光了,箭也沒有了】
②【解析:老百姓因此為侯弘文的(遭遇)感到遺憾而贊嘆盧象昇的(義舉)】
(2) 【解析:①清兵南下,三路出師②提殘卒③起潛擁關、寧兵在雞澤,距賈莊五十里,象晟遣廷麟往乞援,不應④自辰迄未,炮盡矢窮】
山西高考文言文閱讀譯文
盧象昇是宜興人。盧象昇雖然是個讀書人,但是他擅長射擊,嫻熟于用兵謀略。(崇禎)六年,賊子侵犯到京城附近的地區(qū),占據(jù)著西山,盧象昇攻打他們使他們退出占領區(qū)。賊子逃跑回到西山,包圍了冷水村,盧象昇策劃埋伏狠狠地重創(chuàng)了賊人。盧象昇每次上陣地(參加戰(zhàn)斗),作戰(zhàn)時將領親自帶頭,沖在士兵前面。和賊人搏斗,賊人的刀都碰到馬鞍都不在意,沒有了馬就徒步作戰(zhàn)。把賊人追逼到高峻的懸崖邊(的時候),一個賊子從山頂射箭射中了盧象昇的額頭,盧象昇卻提著戰(zhàn)刀作戰(zhàn)更加迅猛。賊人驚駭逃走,互相警告說:盧廉使(官職名,指象昇)誰遇到誰就會殺死,不可以進攻他。
(十年)九月,清兵駐扎在牛蘭這個地方。皇帝召喚宣、大、山西三總兵楊國柱、王樸、虎大威進入營地護衛(wèi)。皇帝上次盧象昇尚方寶劍,監(jiān)督指揮國內(nèi)增援的部隊。盧象昇穿著麻布衣服和草鞋,出征前在城郊向戰(zhàn)士宣布作戰(zhàn)意義表明決心。在那個時候,楊嗣昌、高起潛主張和清兵停戰(zhàn)、講和。盧象昇聽說這件事之后,情緒激昂(用腳跺地)地感嘆說:“我蒙受國恩,(不知如何報答),遺憾不能死得其所,如果國滅(概率極小又偏偏發(fā)生不希望發(fā)生而竟然發(fā)生的事情),我寧愿斷頭死去啊!”盧象昇定出計策討論作戰(zhàn)方案,然而事情再三被楊嗣昌、高起潛阻撓。盧象昇上書請求分配兵力,于是選擇了宣、大、山西三帥屬于盧象昇指揮,關、寧諸路則歸屬高起潛。盧象昇表面上監(jiān)督指揮國內(nèi)軍隊,但實際上可以指揮的不到兩萬人。盧象昇的軍隊駐扎在順義。
清兵從三條路分別向南方進軍……盧象昇率領著戰(zhàn)敗剩馀的軍隊,住在三宮野外。十二月十一日,進軍到賈莊。高起潛掌握關、寧的軍隊在雞澤這個地方,雞澤距離賈莊有五十里路程,盧象昇派遣楊廷麟前往高起潛處請求支援,高起潛沒有答應請求。盧象昇的軍隊在到達蒿水橋的時候遭遇清軍。
盧象昇帶領中軍,虎大威帶領左軍,楊國柱帶領右軍,成功作戰(zhàn)。第二天,清軍數(shù)萬騎兵包圍了盧象昇軍隊三圈。盧象昇帶領軍隊跟敵人打仗,喊話(指揮的)的聲音很大(震到云間),從上午到下午,炮彈發(fā)射光了,箭也沒有了。盧象昇奮力投身作戰(zhàn),后面隨從的騎兵都和他一起上前作戰(zhàn),盧象昇搏殺了幾十個敵人,身上遭到四支箭三把刀的傷害,才倒地(死去)。楊陸凱擔心敵眾毀壞盧象昇的尸體,所以趴在盧象昇的身上(掩護),楊陸凱背上被射了二十四支箭而死。盧象昇整個軍隊全都覆滅了。
侯弘文是一個德行或才智出眾的人。將自己的家產(chǎn)分發(fā),招募滇軍追隨盧象昇討伐賊人。侯弘文率領著招募兵到達楚地,巡撫王夢尹將侯弘文以侵擾驛站的罪名上報給皇帝。盧象昇上書解救侯弘文,但沒有成功,侯弘文最后被放逐至邊地、軍臺戍守。老百姓因此為侯弘文的(遭遇)感到遺憾而贊嘆盧象昇的(義舉)。
(筆者)評價說:危險動亂的時代,不是沒有賢能人士。只是經(jīng)常無法讓他們發(fā)揮才能。即使他們被任用,有的人就開始阻礙他們做事甚至一定要逼死他們。如此,人如果實在要做這樣的事(也是無法阻止的),總之,這都是天意。
山西高考文言文閱讀練習題附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