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語文古詩鑒賞試題及答案
安徽高考語文古詩鑒賞試題(一)
筼筜競長纖纖筍,躑躅②閑開艷艷花。
未報恩波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詩罷看雙鬢,斗④覺霜毛一半加。
【注釋】①張十一:名署,與韓愈同任監察御史,因勸諫德宗皇帝,兩人同時被貶。韓愈被貶到廣東陽山,張署被貶到湖南臨武。②躑躅:杜鵑花科,花紅黃色,可供觀賞。③恩波:皇帝的恩澤。④斗:通“陡”。
8. “哀猿啼處兩三家”“筼筜競長纖纖筍”兩句描寫景物很有特色,請從表達技巧的角度簡要賞析。(6分)
9.本詩抒發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簡要概括。(5分)
安徽高考語文古詩鑒賞試題答案
8.答案:本詩運用了襯托、擬人修辭手法(2分):“哀猿啼處兩三家”,以聲襯靜,用猿的哀鳴之聲打破山村的安靜,襯托出山村的寧靜(或以竹的勃勃生長和花的色彩艷麗之樂景襯托出詩人的悲哀之情)(2分);“筼筜競長”擬人手法,賦予“筼筜”人格化,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2分)。
9.答案:遺憾未報君恩,嘆息無辜被貶,不愿虛度年華。(一點2分,二點4分,三點5分)】
安徽高考語文古詩鑒賞試題(二)
江夏別宋之悌
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
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
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
【注】①宋之悌因事被貶交趾(今越南河內),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昌)設宴送之。②谷鳥:山中或水邊的鳥。
8.“興在一杯中”的“興”包含了豐富的情感,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9.請簡要分析頸聯的表現手法。(5分)
安徽高考語文古詩鑒賞試題答案
8.①對友人被貶千里之外的遭遇的同情與擔憂之情。(2分)②以江海可相通和千里共杯酒表達對友人的勸慰之情。(2分)③在分別之際的淚雨中表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極 度難舍之情。(2分)
9.借景抒情或反面襯托(樂景襯哀情)、正面烘托。(2分)頸聯前一句通過描寫谷鳥在晴朗的日子啼鳴的略顯歡快的自然場景,反襯作者與友人離別的憂傷;后一句以江猿在晚風中吟嘯的凄清,正面烘托離別場景的凄涼。一喜一悲,借景抒情,暗示、渲染出作者送別友人的復雜情緒。(3分)
安徽高考語文古詩鑒賞試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