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現代文訓練題及答案
江西高考現代文閱讀原文
在查閱了大量文獻后,屠呦呦在東晉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發現了對青蒿治療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屠呦呦意識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溫提取破壞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她改用沸點較低的乙醚進行實驗,嘗試在不同攝氏度的條件下制取青蒿提取物。在失敗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終于如愿以償地從第一百九十一號樣品中獲得了抗瘧效果達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們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他們將這種無色的結晶體物質命名為青蒿素。為進一步完善這種新型特效藥物,屠呦呦還率隊歷時六年,排除干擾,克服困難,成功開發出了一種抗瘧療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復發率卻極低、用藥劑量更小、使用起來更方便的抗瘧新藥物,即雙氫青蒿素。1990年3月,雙氫青蒿素一舉通過了技術鑒定,成為人類抗擊瘧疾的“有效武器”。
曾在1983年至1993年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的姜廷良清楚地記得,在做青蒿素動物實驗時,曾發現有一過性轉氨酶升高等現象。屠呦呦和她的兩位同事不顧個人健康,決定親自試服。親身證實了藥物安全,然后才投入臨床給病人服用。當時的科研條件簡陋環境差,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時時發出刺鼻的氣味……后來,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她團隊中的鐘裕容,肺部發現腫塊,切除了部分氣管和肺葉;另一位研究人員崔淑蓮,很早就過世了……倏忽四十年,仿佛經歷了一個輪回。當年那支意氣風發的科學團隊,如今都已年屆耄耋,但在研究青蒿素已有十幾年的浙江大學藥學院副研究員周慧君看來,青蒿素仍是目前全球公認的最有效的抗瘧藥物,“未來它還將更多地造福人類。”
當年大協作的“523”項目以“勝利完成”而告終,“523”項目的科研成果鑒定會最終認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國科技工作者集體的榮譽,6家發明單位各有各的發明創造”,在這個長達數頁的結論中,只字未提發現者的名字。然而貢獻的歸屬卻在后來的幾十年中爭議不斷,屠呦呦則被很多人認為“不夠淡泊名利”“個性執拗”。
2004 年,泰國瑪希敦獎將 5 萬美元和一枚獎章頒發給了青蒿素研發團體,大多數青蒿素研究參與者贊成將這筆獎金捐給盛產青蒿的四川酉陽地區的中學。這時,屠呦呦提出,必須先明確她個人應該享有 50%以上獎金的份額,然后,由她以個人名義捐給酉陽。2009年,屠呦呦編寫的《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一出版,就因為引文署名的細節而招致批評: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組和研究成員的作用。反對者認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項目中的作用。
2011年9月,81歲的屠呦呦登上了拉斯克醫學獎的領獎臺,斬獲臨床醫學研究獎,那是彼時中國生物醫學界獲得的世界級最高獎項。在拉斯克獎評審委員會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個靠“洞察力、視野和頑強的信念”發現了青蒿素的中國女人。拉斯克醫學獎認為,屠呦呦是第一個把青蒿素引入523項目組,第一個提到100%活性,第一個做臨床實驗,這三點中的任何一點都足夠支撐她得這個獎。可見這個獎項注重科學發現的思維,而不在乎是誰做的。
四年后,2015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這位中國女科學家,以表彰她發現青蒿素,顯著降低了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并不認可集體成就的諾貝爾獎,把獎項頒給了在青蒿素研究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個人。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見的一種植物,郁郁蔥蔥地長在山野,外表樸實無華,卻內蘊無窮的魔力。屠呦呦說,她只是一個普通的植物化學研究人員,但作為一個在中國醫藥學寶庫中有所發現,并為國際科學界所認可的中國科學家,她感到自豪。 (有刪改)
江西高考現代文閱讀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A.本文在平實的敘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學色彩的描寫,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和感染力;作者重點記敘屠呦呦研發青蒿素的艱難歷程,描寫細膩,有很強的說服力。
B.“氯喹”是青蒿素藥物出現之前的老一代抗瘧藥的代表,它的“抗瘧”效果遠不如青蒿素藥物顯著。
C.由于條件艱苦,屠呦呦在試驗中患上了多種慢性疾病,但她沒有退縮,堅持工作,先后完成了抽取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研制、開發雙氫青蒿素等工作。
D.屠呦呦因《肘后備急方》中對青蒿治療方法的描述受到啟發,開始進行低沸點提取實驗,很快便成功發現青蒿素。
E.文章以《詩經》開篇,以寫青蒿作結,不僅增強了傳記的文學色彩和可讀性,而且也暗示了屠呦呦的思想品質。
(2)從本文來看,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貴的精神品質?請簡要概括和分析。(6分)
答:
(3)在上世紀70年代艱苦的條件下,屠呦呦及其團隊能發現青蒿素及其抗瘧功效,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答:
(4)屠呦呦因維護個人權益的行為被很多人認為“不夠淡泊名利”“個性執拗”,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請結合文本并聯系實際談一談。(8分)
答:
江西高考現代文閱讀答案
(1)CE(答E給 3分,答C給 2分,答A給1分;答B 、D不給分。(B項說“氯喹”的“抗瘧”效果“遠不如青蒿素藥物顯著”于文無據;D項“很快便成功發現青蒿素”錯誤;A項“描寫細膩”有誤,記敘屠呦呦研發青蒿素的艱難歷程,是平實的語言,沒有細膩的描寫。)
(2)①治病救人、造福人類的高度責任感。從小立志治病救人,一生以自己的知識和努力為無數飽受瘧疾病痛之苦的人們帶來了生的希望。②埋頭苦干、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面對條件簡陋、信息閉塞等多重困難,堅持研究,終于開發出人類抗擊瘧疾的“有效武器”。③吃苦耐勞、甘于犧牲的奉獻精神。大量查閱本草醫籍,四處走訪老中醫,身患多種慢性疾病仍然不輟研究。④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的執著態度。她不顧眾人非議,堅持維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為自己的付出正名。(答出其中3點即可)
(3)①鍥而不舍。在“抗瘧”漫長的攻關歲月中,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們經歷諸多困難大量實驗,無怨無悔,鍥而不舍,經歷多次失敗才成功提取出青蒿素。②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斷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把目光投向歷代醫藥學典籍,從前人的經驗中受到啟發,取得了關鍵性突破。③團隊勇于奉獻的精神。④團隊合作的力量。在“抗瘧”之路上,屠呦呦并不是孤軍奮戰,這漫長浩大的工程是“523”團隊以及無數科研人員團結合作完成的。⑤繼承傳統又善于創新。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們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了中醫藥研究,因而能取得成功。(答出其中3點即可)
(4)屠呦呦應該維護自己的個人權利,我不認為這是“不夠淡泊名利”“個性執拗”。(2分)①屠呦呦帶領團隊長期辛苦工作,還因為研究影響了個人身體健康,最終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維護權利是對她自己付出的承認,是對自己的尊重。②在青蒿素的研發過程中屠呦呦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一個把青蒿素引入523項目組,第一個提到100%活性,第一個做臨床實驗。以科學發現的思維帶領課題研究走向了正確的方向,她的決定性作用得到了拉斯克醫學獎和諾貝爾獎的認可。(結合文本分析,4分)③在科學研究面前,真理、真相都應該得到尊重,實事求是才是真正的科學精神。④當下學術造假問題嚴重,我們更應該還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應得的承認,鼓勵更多的人才進行真正的學術研究。(聯系現實分析,2分;若認同屠呦呦“不夠淡泊名利”“個性執拗”,結合文本和現實,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江西高考現代文訓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