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考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湖北高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節選自孫星衍《朱先生筠行狀》)
先生為人坦無城府,內友于兄弟,外好交游,稱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過轍掩覆之,后進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辰至夕,未嘗無客,與客飲酒談笑窮日夜,而博聞強識不衰。時于其閑屬文,其文才氣奇橫,于毅力事物情態無不包,所欲言者無不盡。為學使時,遇教官諸生賢者,親若同輩,勸人為學先識字,語意殷勤,去而人愛思之。所欲著書未就,有詩文集若干卷。
(節選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別傳》)
湖北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復奏請采錄《永樂大典》逸書 逸:散失
B.勸人為學先識字,語意殷勤 殷勤:周到
C.未遇時皆在先生幕府 遇:得志
D.奏請仿漢熙平、唐開成故事 故事:舊例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乃不敢引疾 B.御制詩以紀其事
臣乃敢上壁 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C.四海好學能文者 D.去而人愛思之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臨清流而賦詩
8.用四字詞語概括朱筠的形象特點。(3分)
9.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先生以為經學本于文字訓詁,刊布許氏《說文》于安徽以教士。
(2)既資深望重,則大言翰林以讀書立品為職,不能趨謁勢要。
(3)其文才氣奇橫,于義理事物情態無不包,所欲言者無不盡。
湖北高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6.B
7.A
8.才智過人,淡泊名利 傾心學問,推進學術 興趣廣泛,豪爽好客
9.(1)先生認為經學以文字訓詁為基礎,便在安徽印刷發行許慎的《說文》來教育讀書人。
(2)在資歷老、聲望高以后,他大力提倡文人學士把讀書和培養品德作為本分,不能趨附巴結權貴。
(3)他的文章才思新奇氣勢豪放,在義理、事物、情態方面無所不包,想要說的都能透徹地表達出來。
湖北高考文言文閱讀譯文
先生姓朱,名筠,字竹君,北京大興人。九歲進入京城,十三歲通曉《五經》,以會寫文章而出名。先生年少時才智超群,神采絕俗,天賦的卓絕的品性超過一般人。和他的弟弟文正公石君珪,都以會寫文章而出名,被鉅公賞識。等到父親死后回家守孝,守孝期滿,不肯出仕,想游覽名山大川。適逢文正公入宮拜見皇上,皇上詢問到先生,先生才不敢又生病為理由引退,對他的弟弟說:“你敗壞了我的雅興啊。”
先生認為經學應以文字訓詁為基礎,(便)在安徽印刷發行許慎的《說文解字》來教育讀書人。又上奏請采集抄錄《永樂大典》散失的書,皇上看到奏章,以之為異,于是命令打開四庫全書館,親自寫了詩來紀念這件事。又因為《十三經》文字傳寫有錯誤。上奏請求仿照漢朝熙平年間、唐朝開成年間先例,選擇儒臣校正,在太學立石碑,接受皇帝口諭暫緩辦理,于是寫了《十三經文字同異》若干卷在家里藏者。于是皖、閩的讀書人聞已發未盡、識見廣博的言論,才知道講求根本的學問,天下好學能寫文章的人,都仰慕跟隨先生游學。而戴征君震、王觀察念孫這些人,對于經術訓詁之學研究很深,沒得志時都在先生幕府,最后因為撰述文章在當時聞名,大概是從先生這里引起的。
先生剛強痛恨壞人。庸俗的人不敢進他門,窮人有一點好處,他就贊不絕口。他在京城,拉著酒向他問字的,車轍都在大路斷了;所到之處,跟隨他游學的有數十上百人。在資歷老、聲望高以后,(他)大力倡導文人學士應把讀書和培養品德作為本分,不能趨附巴結權貴。其在安徽督學,旌表婺源原來的讀書人江永、汪紱等,在鄉賢祠祭祀他們的靈位,來勉勵質樸好學的士人。在福建,和弟弟朱珪相繼任職,一時傳為盛事,而福建攀著車轅挽留他跑著送他的士人,數百里不斷絕。后來文正公主持文教,天下的名流都因為暗中尋找提拔的,多是先生贊賞意氣相投的,故世人稱考據經書喜歡古代的事物的士人是“朱派”。
先生整年考古,又喜歡金石文字,說這些可以可證佐經史。寫文章模仿司馬遷、班固,尤其擅長敘事。書法領悟通曉六書,有隋以前的體制格局。藏書萬卷,坐客常滿,談辨傾倒一世。所到的著名山川,搜尋奇特的東西欣賞美麗的景色,京城的人士傳誦吟詠,至今不停止。
(節選自孫星衍《朱先生筠行狀》)
先生為人坦蕩沒有城府,在家與兄弟友善,而在外喜好交游。稱贊別人的好處,唯恐沒有說到極致;若有過錯,就總是掩飾。后進之士多因他的稱許而得名。先生房中從早到晚不曾沒有客人,整日整夜跟客人飲酒談笑,博學強記卻不衰減。還時常在這期間寫文章。他的文章才氣新奇豪放,對于義理、事務、情態,無不具備,想要說的話無不窮盡。當學政時,遇到那些賢能的教官和生員,跟他們說話談論就好像同輩人一樣,勸別人為學要先從識字開始,語意誠懇殷勤,離去之后人們都愛戴思念他。他想要寫的書都沒有寫成,有詩文集合若干卷。
湖北高考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