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作文句子摘抄
1.大勢所趨,自當奮楫篤行;使命如磐,尤需蹄疾步穩。——《人民日報》
2.社會的善意點燃了希望的火苗,但要讓自己活起來,還是要靠自己。——《人民日報》
3.“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人民日報》
4.英雄的隊伍里不容害群之馬藏身。——《人民日報》
5.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人民日報》
6.破立結合,既懲又治。——《人民日報》
7.“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這是程開甲的不變信念。
8.當立鴻鵠之志,應有不屈之心。
9.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
10.杜絕抓而不實,是為了抓而求實。
11.“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這是黃大年的堅定選擇。
12.不因成就而滿足,不因困難而罷休。
13.以道德浸潤心靈,以紀律規范行為,才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14.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
15.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統一起來,把自己的夢想融入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壯闊奮斗之中。
人民日報美句摘抄
1.擦亮人民至上的底色,做人民群眾安全的守護者,金色盾牌始終在人民群眾心中熠熠生輝。
2.離泥土越近,越有生命力。“一頭汗,兩腿泥”,采訪才能抓到“活魚”,文字才會有“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生動與鮮活。
3.人才評價的工具包里,不能只有一把尺子。
4.國之興衰系于制,民之安樂皆由治。
5.“減法”難做“簡字”難寫,原因就在于減簡之中蘊含著思想理念的“加法”功力水平的“加法”。發展“加減法”其實是“辯證法”,需要把握好對立與統一主要與次要當前和長遠等辯證關系。
6.引才有如“及時雨”,關鍵時候能降甘霖解焦渴;育才則像“自流井”,汩汩涌流潤澤原野。
7.“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離不開基層視角基層情懷。
8.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在基層,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也體現在基層。
9.基層治理中的小事,檢驗政策落實的效果,考驗黨員干部的作風,體現基層治理的效能。
10.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11.崇尚嚴于律己的品德,廣大黨員干部要慎微慎獨,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12.只有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全面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才能更好地干對事干好事,也才能更好聚焦群眾反映集中的問題。
13.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14.苦熬不如苦干,蠻干不如巧干。奮斗必須講究方式方法,尊重事物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方法得當事半功倍,方法不當事倍功半。
15.任何決策都應該把民意請進門,多一些“效果意識”,只有綜合考量政策出臺后的利益影響社會影響輿論影響等,才能以底線思維防止出現“負溢出效應”。
16.既要把政策制定好,也要把政策解釋好,更要根據效果不斷完善政策,秉持為群眾辦實事的誠心,找到辦成事的方法,就不會讓“好事虛辦”“好事亂辦”,進而真正落實好意辦成好事。
17.把風景變成發展“前景”。
18.不能鼓了錢袋,毀了生態。
19.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
20.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
21.美麗中國的愿景并不模糊,就存在于那些從“砍樹人”到“看樹人”的發展轉變中,存在于那些從置身事外到主動參與的實際行動中。
22.在長江江畔的湖北荊州,正是因為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正是因為鐵腕治沙打擊非法開采,昔日滿目瘡痍的沙市港“灰碼頭”正在變為“綠公園”,一江春水重回“顏值巔峰”。
23.“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24.歲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靜好,世間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麗。
人民日報金句積累
1.法不能向不法讓步,不能“能鬧的孩子多給奶”“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不能讓守法者吃虧,這是人民群眾的樸素情感,更符合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善良風俗。
2.前腳有說走就走的旅行,后腳就有可能是說掉就掉的“深坑”。
3.說到底,在一個包容開放的時代,快慢之間變與不變,不是無法解決的不等式,而是可以兼顧的多選題。數字時代,尤其不能落下那些年邁的身影。讓老年人口更好分享信息化時代的發展紅利,需要以更多的耐心幫助他們,讓他們更加順暢地擁抱智能生活。
4.民警們見縫插針十八般武藝的反詐宣傳,只有真正與廣大群眾發生“化學反應”,才能見到實效。
5.只有全社會共同呵護,揚善與懲惡并舉,才能讓互聯網成為善意的放大器,而不是惡意的揚聲筒,才能讓人們心無顧慮而不是畏懼行善,才能不斷涵養人心向善的良好風氣。
6.畢竟,相比技術的`飛馳速度,面對面的溫情手把手的相扶和心貼心的交流,才是我們一致追求的幸福溫度。
7.方便歸方便,風險歸風險,只有規避掉風險才能更加方便。
8.感動源于真實,而真實不是坐而論道就能做到的,不是閉門造車就能實現的,不是靠天馬行空的幻想就能再現的。
9.用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爭做崇高道德的踐行者文明風尚的維護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用道德的陽光互相溫暖,讓社會浸潤在文明的雨露之中。
10.一個文明的社會,一定是對所有公民都抱有溫情和善意的社會。
11.健康中國,不僅要靠醫療衛生服務的“小處方”,更要靠社會整體聯動的“大處方”。
12.翻過一座山需要多久?對一輩子生活在懸崖上的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阿土列爾村村民而言,翻越家門口垂直落差多米的大山,祖祖輩輩期盼了幾百年;對深深渴望擺脫貧困豐衣足食的中華民族來說,翻越絕對貧困的大山,世世代代奮斗了幾千年。
13.重典治亂,猛藥去疴。
人民日報美句積累
1.人生不一定就是馬拉松式的固定賽道,也可以是森林小徑里的恣意漫步。
2.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
3.事關百姓健康,無論是一毛一分的“錙銖必較”,還是成百上千的“大刀闊斧”,每一分努力,都體現著濃濃的人民情懷。低一點,再低一點,“靈魂砍價”,砍掉的是水分,帶去的是希望!
4.代言也是代“嚴”,明星有責任代消費者嚴格把關。
5.“一技之長,能動天下”“青春有夢,技無止境”“奮進新時代,技能創未來”。勞動者的人生出彩,就綻放在千錘百煉焊花閃爍刻刀起舞的崗位上,就迸發在以一流的技藝做出一流產品托起一流產業的拼搏中。
6.用個性化精細化的服務幫助老年人殘障人士等跨過數字鴻溝越過技術壁壘,技術觸角到達不了的地方,才能同樣充滿真心和溫情。
7.旅行者與目的地雙向奔赴惺惺相惜,才能讓旅行真正成為有品質有價值有溫度的生活方式。
8.始于顏值,爆單并不難,難的是忠于品質留住口碑,跟風一陣曇花一現,傷了消費者,對品牌景區來說,都是得不償失。
9.一個富有內涵的“星”和一群正向追求的“粉”,共同構成文明健康的精神家園,對現代社會的娛樂生態文化樣態才是真正的豐富。
10.“六親不認”的步伐,讓路人聞風喪膽;片子里的爽感,照進現實卻多了些骨感。
11.真正的熱度,是跬步積累之后,呈現在大眾面前的“至千里成江海”。當“熱度”留得下余溫流量配得上正能量,才能沉淀出真正的生命力。
12.正在拔節生長的直播行業,需要適時地“墩墩苗”“除除草”。
13.騎假馬練不出真演技。流量轉瞬即逝,常量才能長青。
14.商業意義上的流量只有多少之分,而投射到現實生活中則有冷暖之別。流量代表了注意力密度,適度徑流能帶來甘泉的滋潤,過載徑流可能會引致決堤的風險。
15.在孩子教育這條路上,老師和家長必然相遇,這種相遇應是一場尊重與信任的邂逅。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很好地培厚孩子成長的土壤完成培養孩子成才的使命。
16.劃好家校共育的“經緯線”,讓家校關系回歸正軌,才能激發出“+大于”的效果。
17.閑適因為忙碌才獲得意義。如果摸魚成為常態,放松就失去了意義;如果劃水占據人生,幸福就會失去方向。
人民日報句子積累
1.心有所戒,行有所止。
2.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在平凡中成就不凡》
3.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從中華文明中汲取復興力量》
4.選擇是一時的人生,但人生是永遠的選擇。——《做好人生的選擇題》
5.艱難方顯勇毅,磨難始得玉成。——《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
6.歲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美好,世間因少年挺身而出而更加瑰麗。——《人民日報》
7.當一個人踮起腳尖靠近太陽的時候,全世界都擋不住他的陽光。
8.遇見,獲得,失去,成長,釋懷,完結。我與舊事歸于盡,來年依舊迎花開。
9.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知所從來,方明所往。——《人民日報》
10.面向未來,我們絕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念頭,必須銘記“船到中流人到半山”的警示,繼續發揚歷史主動精神,乘勢而上,砥礪前行。——《人民日報》
11.百年風云激蕩走過壯闊征程,百年不懈奮斗鑄就世紀偉業,百年上下求索作出偉大貢獻。——《人民日報》
12.煌煌百年,震古爍今。歷史猶如巨筆,記下那些“不可能”成為“一定能”。——《人民日報》
13.“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目標管理敲鐘問響方能積小勝為大勝。——《人民日報》
14.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人民日報》
15.在經歷大風大浪中磨礪品質強壯筋骨,不怕困難攻堅克難,敢于闖新路創新業,以剛健有為的精神風貌不斷開辟事業發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