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卷123有什么區別
高考全國卷1、2、3的區別
高考使用統一的卷子,是為了確保公平性、科學性和權威性。高考全國試卷將由國家教育中心組織專家命題,專家力量更強,但都是依照同樣的考試大綱來命題的。
全國統一命題是“全國一張卷“嗎?
現在的全國統一命題并非使用同一張卷,而是在同一套考試大綱下出多份卷。
“全國卷”和“自主命題卷”有什么不同?
據悉,全國卷會比自主命題更“活”,各個學科都有不同,特別是語文,全國卷的作文題目往往更靈活,需要考生感悟。
兩種卷子至少有兩大不同:命題人構成不同,各省自主命題卷命題人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學老師,而全國卷基本上由大學老師命題,專業化程度更高;全國卷命題人不會輕易受外界影響,會使試題更加穩定。
改用“全國卷”后會影響錄取率嗎?
使用全國卷,只是出題單位變了,考試大綱、考試難度等不變,高考的錄取、分數線也不會發生大的變化。換句話說,高考錄取率取決于考生人數和高校計劃,和試卷本身的難度沒有關系。
三套試卷有什么區別?
從往年來看,三套試卷在難度上是相當的,并不存在等級、難度上的劃分。而且,即使難度上略有區別,一起競爭的也是同地區考生,所以,沉著應對,認真應考就可以了。維持良好的心態,不要給自己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高考考生備考的方法
首先,全國卷從試題來看,更加靈活,更容易拉開學生之間的差距。比如,英語考試會要求詞匯量更大,閱讀考查不僅要有豐富的詞匯量,更要能靈活解讀。
針對以上情況,考生應該加強練習,熟悉題型、增強題感,同時,落實每一輪的復習,打好基礎。而且,試卷變了,老師也會相應作出調整,所以,上課的時候千萬不要走神,緊跟老師步伐才是王道。
語文
著重考查閱讀理解,偏向考查考生的思辨性
在語文考試上,文言文斷句題、古代文化常識題、名篇名句語境補寫題、古代詩歌比較鑒賞題、實用類文本關聯探究題、圖文轉換題、事件類材料寫作題(含時事類材料、故事類材料、應用文)等7類新題型,值得考生高度關。
全國卷在字音字形上考的比重較少,著重考察閱讀理解。在題型上全國卷更重視考察語言表達能力,語境更貼近生活,經常出現仿句、圖文轉化、作文等題型,比如給一段留有空白的文字,讓考生補充完整,或者給考生一些標識圖、圖標、漫畫,讓考生用文字表述,等等。同時,全國卷的作文更偏向考驗考生的思辨性。
掌握傳統文化的能力——這種考題能夠反映考生文化積累的差異,建議同學們應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重視傳統文化知識的積累,多記憶。數據、圖表閱讀的能力——同學們要緊跟新的互聯網發展趨勢,培養自己數據閱讀的能力不僅會讀文字材料,還能夠學會分析數據、圖表。
說理辨析能力——在語文課上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還要注重培養自己的說理辨析能力,以增強作文的邏輯性,學習的思辨性。
數學
不僅考查學生基本知識,更考查基本思想和基本體驗
數學學科全國卷強調“能力立意”,文、理科學生均以知識為載體,以思維能力為核心,全面考查其推理論證、運算、空間想象、數據處理以及應用和創新能力。
全國卷的題目更側重于創新,有情景創新、情境多樣、思維靈活的特點,不僅考察了學生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更考察了學生的基本思想和基本體驗活動,這要求老師要盡快改變自己的教學習慣,提高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
探究能力——注重培養自己邏輯思維的系統性,多思考、多創新,在實踐中探究學習、發散思維。
實踐應用能力——應多多關注現實生活,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學著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來分析、解決。
掌握數學傳統文化能力——學生們要多了解我國優秀的古代數學,體會數學知識方法在認識現實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英語
注重英語閱讀理解和基礎知識的運用,客觀題比例較大
全國卷的題型為聽力、閱讀、完形填空、語法填空、短文改錯和1篇作文。取消了很多省份會有的單項選擇,閱讀包括了“四選一”和“七選五”的題型。
考題更注重英語閱讀理解和基礎知識的運用,客觀題比例較大。對學生而言,最大的難度還是適應全國卷的題型,學生既要注重基本詞匯、語法的知識掌握,還要注重對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多瀏覽英語廣告、多看英文雜志,都大有裨益。
表達能力——加強自身語言表達上的鍛煉,多在實際中練習英語。
學以致用的能力——切勿把自己的英語學成了單純的“單詞語言”,只會學,不會用,在積累了一定詞匯量的基礎上可以嘗試閱讀簡單的英語書籍,或看英語新聞等節目,在實際運用中豐富掌。
文綜
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近年全國卷文綜的試題中加入了很多涉及時事政策的內容,涉及黨和國家提出和大力推進的“一帶一路”、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等戰略。試題展現我國制造業的水平和綜合實力,彰顯民族自豪感,注重考查學生解決具體任務過程中自然流露的價值取向,體現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不僅如此,文綜試題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呵護學生的個性思考與表達。首先學生需要自己發現問題,并尋找適切的角度,充分調動已有知識進行闡釋與論證,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
掌握時事政策的能力——同學們不能將知識局限于書本,應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對自身價值觀的培養,養成平時多看新聞、看報紙的習慣,提高對時事政策的掌握能力。
個性思考與表達的能力——培養自己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高階能力。
理綜
在如何更好地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新意識方面作了新嘗試
近年全國卷理綜試題提供的信息來源豐富,這就要求考生通過“現場獨立自學”的方式,從中概括抽象出新的知識或發現數據之間的關系,同時與學過的知識相組合,形成較全面的網絡化的知識體系,將這些知識體系進一步應用到新的知識情境中,從而解決問題。這種試題對具有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和考查,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如何更好地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新意識方面作了新的嘗試。一些題目具有較大的開放性,考生只有在平時動手做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獨立思考,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
迅速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當今信息社會下,對信息提取、加工的能力十分重視,提高自己從不同呈現方式中提取有用信息、加工信息,并利用信息進行思考或推理的能力。
創新能力——重視個人創新能力的持續培養,關注科學事實,重視實驗現象,而不是囿于實驗結果,自覺培養開放的思想方法和創新的思維方式。
看過“全國卷123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