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健康飲食習慣
不健康飲食習慣
據統計,全國人均吃鹽量為每天10克以上,其中以東北人最高,達18克。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應把食鹽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吃得過咸會明顯增加高血壓、胃癌等病的發病率。
吃味精過多
增加了人體對鈉的攝入量,而鈉元素對人體有害。因此,吃湯菜等宜用雞精、蘑菇精等代替味精。
喜歡吃動物內臟
動物內臟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而膽固醇是誘發與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
喜歡吃含脂肪較高的紅肉
多數人吃白肉的比例較小。近年來中國人吃白肉的比例在逐年增加,這是好現象。
多數喜愛吃腌制食品
喜歡吃咸魚、咸肉、咸菜等腌制食品,這不僅增加了鹽的攝入量,且由于腌制食品中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還增加了患癌癥的機會。
喜歡吃各種鹵肉
但制做鹵肉時加入的肉桂、八角、、丁香、椒等香料不但性溫燥,容易讓人上火,而且由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黃樟素,有一定的誘變性和毒性,容易致癌。所以,患有各種炎性疾病和慢性肝病者應少食鹵肉。
正確的飲食習慣
少吃多餐
進食少,血液中的糖濃度低,身體分泌的胰島素就少,膽固醇的水平就降低,體內脂肪也會減少;但要注意,不論吃多少餐,總熱量不應超過一日三餐的總量。 節制飲食 節制飲食不僅能減輕胃腸負擔,而且由于機體處于半饑餓狀態,植物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受到一種良性刺激,從而調動人體本身的調節功能,內循環均衡穩定,使免疫力增強,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趨向于平衡,有利于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營養均衡
不挑食,不偏食。水果應在兩餐間食用;湯應在飯前喝;瓜類蔬菜要單獨食用。
三餐有別
早吃好,午吃飽,晚餐適量。草率的早中餐、豐盛的晚餐,使人患肥胖的占67%。早餐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為佳。午餐同樣,因為午餐食用雞或魚等高蛋白可使血液中充滿氨基酸,包括酪氨酸,酪氨酸可通過血腦屏障,在大腦中轉化為使頭腦清醒的化學物質;另一個能通過血腦屏障的關鍵營養物質是膽堿,它存在于魚、肉、蛋黃、大豆制品、燕麥片、米、花生和山桃核中,膽堿是腦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的化學前體,在記憶中起主要作用。晚餐以高碳水化合物為佳。
心情舒暢
吃飯時情緒好,食欲增強,血液循環良好,胃腸的消化功能強,免疫力增強;如在吃飯時情緒壓抑和郁悶,則會影響食欲,影響血液的正常循環,降低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降低人的免疫力。
講究衛生
飯前洗手,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
細嚼慢咽
細嚼可使食物磨碎成小塊,并與唾液充分混合,以便吞咽。同時,嚼還能反射性地引起唾液、胃液和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為食物的進一步消化提供了有利條件。
早中晚的八大健康飲食習慣
一、早上的健康飲食習慣
1、晨起喝水
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涼開水,有利于肝、腎代謝和降低血壓,防止心肌梗塞,有的人稱之為“復活水”。有關專家認為,人經過幾個小時睡眠后,消化道已排空,晨起飲一杯涼開水,能很快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稀釋血液,等于對體內各器官進行了一次“內洗滌”。
2、早餐喝枸杞黑芝麻粥
早餐喝一碗枸杞黑芝麻粥,明目強身。你可以每天早晨起床后,用枸杞子5克、黑芝麻30克、紅棗5個、大米50克,一起共煮成粥即可。枸杞又被稱為明目子,和黑芝麻一樣可治療精血不足引起的頭昏目花、視力減退,紅棗補血養目,長時間喝這種粥既能消除眼疲勞癥狀,又能增強體質。
3、喝杯蜂蜜水
每天上午喝一杯蜂蜜水,促進新陳代謝。蜂蜜是潤女人的食物,它可以促使胃酸正常分泌,還有增強腸蠕動的作用,有助于將體內積聚下的廢物排出。
二、中、下午的健康飲食習慣
4、午餐八分飽
午餐雖然占正常人一天食物攝入量的40%左右,但不宜暴飲暴食,吃8分飽就好了。畢竟進食午餐后,身體中的血液將集中到腸胃來幫助消化吸收,在此期間大腦處于缺血缺氧狀態。如果吃得過飽,就會延長大腦處于缺血缺氧狀態的時間。
5、下午三點,準時加餐
也許賴床可以成為你不吃早餐的理由,但下午三點的加餐就不能用任何借口推托了。在午餐和晚餐之間補充營養,可以幫你度過一天中最疲勞的時期。酸奶、水果、餅干都是不錯的選擇。
三、晚上的健康飲食習慣
6、晚餐打好脂肪保衛戰
有些人早餐、午餐不吃含脂肪食物,認為晚餐多吃含脂肪食物,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研究表明,在一頓飯攝入50—80克脂肪后的幾個小時,血管彈性降低,血液凝血因子急劇上升。所以,即使白天吃得很清淡,也不要試圖在晚上補償自己。
7、看電視吃零食,首選堅果
不少人擔心堅果高熱量、高脂肪,吃多了會發胖,但是它們營養價值非常高。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為主,因此有降低膽固醇、治療糖尿病及預防冠心病等作用。此外,堅果中含有大量蛋白質、礦物質、纖維等營養,并含大量具有抗皺紋功效的維生素E,因此對人們抗老抗癌都有顯著幫助。
8、睡前喝一杯新鮮牛奶,輕松入睡
牛奶有催眠的神奇功效。因此,那些容易失眠的人,睡前不妨喝一杯新鮮牛奶,這會放松你的神經,使你輕松入眠。
看過“不健康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