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地理沖刺必備的答題技巧
“對比往年地理、歷史和政治的高考分數統計,可以發現試題的難度較為穩定,地理題的難度在降低,而三科的難度在趨向平衡。”在分析了2009年至今的高考三科平均分統計表后,梁老師對此總結:“一般來說,你的地理考試達到了76分,就達到了第一批次本科錄取的要求。69分左右,達到第二批次。64分左右,則是第三批次。”這使得同學們對自己地理考試的分數紅線有了一個直觀的概念。
梁老師解釋說:“地理考試中,分析題干信息很重要。例如圖表題,每個點都是緊靠圖中的信息,這就需要同學們去從圖表和題干中挖掘信息,注重審題。有的題目甚至不需要運用地理知識就能解答,但這就要同學們有的放矢,不能一股腦地把自己學到的、知道的都答上去,答得多卻沒有分。”
2.要使知識之間建立橋梁
“從高考的角度來說,并不要求高深的地理知識。調動和運用知識是學生們最薄弱的環節,知識之間卻建不起橋梁,聯系起來就有困難。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家要勤于思考,拓展思維的深度。”梁老師現場講解了入藏鐵路建設方案的例子,從地形、地貌、地質災害和建設成本這些方面,學生很容易地分析出青藏鐵路建設方案較滇藏鐵路和川藏鐵路的優勢,但不利因素卻很難被同學們分析出來。此時,梁老師給出了一幅我國人口自然密度分布圖,不同的建設方案所連接地區的人口密度狀況就清晰地顯現在同學們眼前,青藏鐵路在經濟效益上的劣勢也更為明顯地體現出來。
3.學會逆向設問篩選答案
在地理考試中,要求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題型比較常見,而這其中卻有著規律可循。梁老師以一道2011年要求描述中國大陸制造企業500強總部空間分布特點的題目為例,總結出了這樣的答題模式,首先從整體著手,概括地理事物的整體特征,然后從局部切入,突出特點鮮明的局部狀況,最后找出事物存在的極值,包括極大值和極小值。
相比較而言,論證和研討問題則對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梁老師同樣給出了解決之道。“面對一些較為困難的題目,不知道從何著手,我們可以嘗試逆向設問,逆向回答??搭}目問什么,比如提問該地區為何氣溫較高,那么我們就首先分析影響氣溫的因素有哪些,包括緯度、天氣狀況、海陸分布、地形、洋流、風向等,然后再‘因地制宜’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