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識點記憶方法
不同層次的結構組成了地理學科的整體。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認為:
(1)如果懂得了基本結構中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其它類似的事物;
(2)把一件事物放進構造好的模式里,就不易忘記。地理科學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而“結構”則是系統的基本特征。從某種角度看,學生的學習實際上主要是對地理知識結構的理解和掌握。教師應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地理知識結構,促進地理知識的系統化,以達到最終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的目的。
2.重視地理圖像
圖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載體,也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工具。教師應充分應用地理圖像,努力在學生大腦中建立一定的地理知識表象,以加強學生的記憶效果。
3.利用地理技巧
大量的研究實踐證明,按照生理學和心理學的規律歸納總結出來的科學記憶方法在地理學習中會產生巨大的作用。就像訓練其它技能一樣,記憶能力也可以經過訓練而達到快速、準確、持久的目的。在地理教學中,許多教師也先后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了許多可貴的記憶方法,例如口訣、歌謠、諧音等記憶法,都是些很成功的記憶方法。在地理教學實踐中,教師可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訓練,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果。
4.重視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自信心、愿望和興趣等。對于生理健康的人,都有記憶能力,而且潛力巨大,但善于利用它的人很少。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利用不同的地理教學手段,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以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只要學生愿意學,主動去學,那么記憶地理知識的潛能就能夠得到充分挖掘。
5.及時復習和練習
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總是先快后慢。這就要求教師及時組織復習,利用課前提問、階段測驗等方式反復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
知識只有在運用以后,才可能加深理解,而理解是記憶的前提。教師在地理教學中,適時、適當地設計些適應性練習,讓學生在地理練習中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強化記憶,不斷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能力。
高考地理重點知識點
生態問題:(1)水土流失問題(2)荒漠化問題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
(1)自然原因:
①地勢起伏大,坡度陡。
②土質疏松,垂直節理發育(黃土高原)。
③降水量大并集中夏季,多暴雨。
④植被覆蓋率低。
(2)人為原因:破壞了植被。
①過度墾殖、過度放牧、過度樵采。
②開礦。
③土地利用不合理。
水土流失的后果(危害):
①使土地貧瘠,農作物減產。
②下游河床抬高,降低泄洪能力。
③湖泊淤積,庫容減少,降低蓄洪標準。
(3)干旱缺水問題
①我國典型地區:華北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長江中下游地區伏旱、南方地區冬旱
②華北地區春旱
產生原因:
自然原因:a:春季雨帶未到達,降水稀少;b: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
人為原因:小麥返青,需水量大。
高考地理山地垂直領域分異規律知識點
(1)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的規律:從山麓向山頂發生有規律的變化,這種變化類似于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
(2)基帶的判斷:垂直自然帶的基帶與同緯度的地帶性自然帶相同。
(3)自然帶數量多少的判斷:山體所在緯度、山體高度以及山體的相對高度是自然帶譜復雜的主要影響因素。同一緯度,海拔越高,相對高度越大,自然帶數量越多;同一高度,緯度越低,自然帶數量可能就越多。
(4)自然帶的海拔高度:影響自然帶海拔高度的因素是山體所在緯度和坡向。緯度低,則同一種自然帶的海拔高度就高;緯度高,同一種自然帶的海拔高度就低。同一山體,陽坡上同一種自然帶的海拔高度就高,陰坡上同一種自然帶的海拔高度就低。
(5)雪線高低的判斷:影響因素有山體所在緯度、坡向、季節等。5000米以上的高山山頂一般會出現終年積雪,形成積雪冰川帶。積雪冰川帶下限高度:副熱帶地區;迎風坡低于背風坡;陰坡低于向陽坡。并且同一坡面,夏季雪線下界高于冬季。
高考地理答題模板
1、分析區域自然地理特征:
從地形、氣候、水文、植被、河流、土壤、自然資源、自然災害、自然(生態)環境等幾方面入手。
舉例:簡述井岡山旅游區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低山丘陵;亞熱帶季風氣候;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小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紅壤為主;有色金屬資源豐富;夏季易發生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災害;易產生水土流失。
2、對地理位置(區位)特征的描述:
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四套定位)、海陸位置、相對位置(一套定位)、政治區位(鄰國)、經濟區位及交通區位
(以海南島為例,見選修二第104頁)。舉例:描述拉薩市地理位置的主要特點?
答:地處300N,緯度位置低;處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
3、對地形特征的描述:
“海拔地勢加起伏,地形類型及分布,海岸曲直做候補”
舉例:描述我國青藏高原區的地形特征?
答: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總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高原邊緣和內部分布著一系列雄偉的山脈,山脈之間,高原起伏和緩“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4、對氣候特征的描述:
分析某地氣候特點,應結合該地地理緯度,地勢高低起伏,山脈走向,陰、陽坡,距離海洋遠近等進行綜合分析;
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有時考慮光照)入手。
舉例:描述倫敦的氣候特征?
答:冬季溫和,夏季涼爽,氣溫年較差小;年降水量較多,季節分配均勻;光照條件較差
5、對河流水系特征的描述:
干流長短,流域大小,河網密度,彎曲河道,水系形態,支流多少,寬窄深淺,湖泊有否,起止流向,有時提到
舉例:描述尼羅河的水系特征?
答:世界上最長的河流;發源于東非高原,向北注入地中海;流域面積較小;支流少;為外流河。
高考地理怎么復習
1.合理安排時間。要學習好,首先要安排好時間,這就要求制定好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用以指導自己學習。規律性的學習往往是取得好成績的指路明燈。
2.要認真預習,認真聽講,仔細復習。預習可以利用好練習冊的基礎知識填空,了解本課的大致內容,把自己弄不懂的問題作好記號,提醒自己;專心上課不僅要把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與老師課上講解的內容比較,還要首先記好老師板書在黑板上的內容,沒時間的話,要在課后才做投影的筆記;復習時要獨立完成作業,解決疑難。
3.善于進行單元小結。學習完每一章內容,要學會小結知識,找出重點、難點、易錯點和易混點。若有時間的話,可以利用周末做一份單元綜合卷,鞏固知識,效果更加顯著。
4.注重課外學習與上網學習。同時也要善于與同學一起討論問題,而參加競賽活動等是較好的課外學習方法。
我們有些同學平時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但是到考試的關鍵時刻,總是失常發揮,考出來的成績似乎與自己的實力不相稱。這個問題在我看來,缺乏地理考試答題技巧是造成這種狀況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