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關員備案號知識輔導
學習海關報關程序的內容時我們知道加工貿易貨物、特定減免稅貨物都需要辦理前期手續,向海關提交相應的其他政府部門的批準文件、填寫一些表格等 向海關進行申請,并需要經過海關批準,這個過程就是備案。海關批準后發給加工貿易手冊、征免稅證明等備案審批文件,而這些文件上的編號就是報關單上要求填 寫的備案號。這些備案信息同時也錄入到海關的計算機系統中,海關接受報關時通過報關單上的備案號調用計算機系統內的已存有信息進行核對與核銷。另 外,我國的海關系統已經和我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網,對于香港、澳門地區享受CEPA政策的貨物辦理的原產地證書的電子版信息在貨物進口前就已傳到海 關的計算機系統中,那么,原產地證書的編號也要作為備案號填寫在報關單的備案號欄內。
海關給予的備案審批文件的編號是有規律的,備案號長度為12位:
第1位是標記代碼,第2~5位是備案地海關的關區代碼(含義與進出口口岸欄目講到的代碼相同),第6位表示的是年份,第7~12位是序列號。
第l位是標記代碼,它表示的是何種性質的備案,用不同的英文字母表示。(標記代碼很重要,通過它能夠分析確定貿易方式、征免性質、征免方式、用途)
備案號的標記碼常用的有:
B:表示進口的料件和出口加工產品使用的來料加工《加工貿易手冊》編號。(很重要)
c:表示進口的料件出口加工產品使用的進料加工《加工貿易手冊》編號。(很重要)
z:表示進口的享受特定減免稅的設備物品使用的《征免稅證明》編號。(很重要)
D:表示使用《加工貿易不作價設備登記手冊》進口的外商免費提供的用于加工貿易的不作價設備。(重要性一般)
Y:原產地證書代碼,僅表示使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原產地證書適用CEPA的進口貨物。(重要性一般)
A:表示備料,一般是保稅工廠、加工貿易的保稅倉庫進口的準備用于加工貿易的料件。(考的可能性不大)
E:表示使用加工貿易聯網企業使用的電子賬冊。(重要性一般)
H:表示出入出口加工區的保稅貨物的電子賬冊備案號。其中第六位是“D”的表示 “企業設備電子賬冊”,是專用于出口加工區內企業從境外進口自用的享受特定減免稅的設備、物資等。第六位不是“D”的表示“加工貿易電子賬冊”,用于進口 保稅料件和出口加工成品(考的可能性不大)。
注意:從備案號的第一位標記碼中能夠分析出“貿易方式”、“征免性質”、“征免方式”、“用途”的填寫信息,它們之間是相互協調的,因此,備案號的標記碼(第一位)表示的含義要背下來。后面的輔導中會為考生列出它們之間關系的表格,要熟悉并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