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財務管理》重點難點解析(3)
時間:
未知2
經濟類
第三章 流動資產管理
第一節 流動資產管理概述
流動資產的主要組成項目有:貨幣資金、應收和預付款項、存貨、短期投資。學習時,應對每一組成項目的基本內容有正確的理解。計算流動資金周轉率,必須確定上述公式中的三個因素,即計劃期日數、流動資金平均占用額和周轉額。
(1)計劃期日數。年度按360天計算,季度按90天計算,月度按30天計算。
(2)流動資金平均占用額,按每月月初(月末)資金占用額平均計算。按定額流動資金平均占用額計算的為定額流動資金周轉率,按全部流動資金平均占用額計算的為全部流動資金周轉率。
(3)周轉額為企業在計劃期內用一定數量的流動資金所完成的周轉任務,通常以銷售商品產品和外購商品所取得的銷售收入表示。
第二節 貨幣資金管理
國家規定,現金只能用于支付個人的款項及不夠支票結算起點的公用開支,其范圍如下:
(1)支付給職工的工資、津貼;
(2)支付給個人的勞務報酬;
(3)根據規定發給個人的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體育等各類獎金;
(4)支付各種勞保福利費用以及國家規定的對個人的其他支出;
(5)向個人收購農副產品和其他物資的價款;
(6)出差人員必須隨身攜帶的差旅費;
(7)結算起點以下的小額支出;
(8)銀行確定需要支付現金的其他支出。
除上述(5)(6)兩項規定外,超過使用現金限額的部分,應以銀行支票或本票支付,確需全額支付現金,經開戶行審核同意后,予以支付現金。國家鼓勵開戶單位和個體經濟戶在經濟活動中采取轉賬結算方式進行結算,減少現金使用。
第三節 應收賬款管理
五C評估法
這是西方傳統的信用資格評價方法,是指企業評價用戶信用的五個方面因素。
第一,品質(character)。這使評價客戶信用是需要考慮的首要因素,指客戶將力圖償還其債務的可能性。
第二,能力(capacity)。指客戶支付貸款的能力。它部分地由過去的有關記錄和商業方法測定,有時也由企業對用戶進行實際考察來完成。
第三,資本(capital)。指客戶的財務狀況,一般通過分析財務報表得到一些資料,比如負債比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
第四,擔保品(collateral)。指客戶為獲得企業的信用而提供給企業作為擔保抵押品的資產。
第五,行情(condition)。指將會影響到客戶償債能力的情況,如經濟發展趨勢,某一特定地區或部門的特殊發展方向等。
這五個方面的資料來自企業以前同客戶的交往,并可由性能較為完善的外部收集系統作為有益補充。
第四節 存貨管理
1.學習原材料資金定額日數,應在全面掌握各項日數的基礎上,著重研究應計供應間隔日數。供應間隔日數,指前后兩次供應原材料的間隔日數。原材料經常儲存的數量,取決于供應間隔日數的長短。供應間隔日數的長短,取決于供應單位的供應周期或用料單位的采購周期。當企業的原材料由若干個供應單位供應時,要根據每個供應單位的供應間隔日數,以其季度供應量作權數,計算加權平均供應間隔日數。
由于企業使用的原材料往往多達千百種,各種原材料往往是由幾個供應單位供應的,它們供應的數量與供應間隔期又不相一致,并且是交叉供應的。當一種原材料剛剛到貨,庫存周轉儲備額最高的時候,另一種原材料則可能處于下次到貨的前夕,庫存周轉儲備額最高的時候,另一種原材料則可能處于下次到貨的前夕,庫存周轉儲備額最低的時候,這樣,投入各種原材料庫存周轉儲備上的資金,就可以互相調劑使用。在確定資金定額日數時,就不能直接按照各種原材料的供應間隔日數確定,而應該根據各種原材料的供應和使用情況,考慮資金相互調劑使用的可能性,將供應間隔日數打個折扣,這個折扣,就是每日平均庫存周轉儲備額占最高庫存周轉儲備額的比率,叫做供應間隔系數。
2.在產品成本系數。產品投產以后,生產費用并不是一次發生,而是在生產過程中逐漸發生的,直到最終制成產品時,生產費用才遞增到產品的工廠成本數。因此,在核定在產品資金定額時,不能按產品的單位計劃工廠成本全額計算,而應按一定的比率予以壓縮,這個比率就是在產品成本系數,它是在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平均生產費用占工廠成本的比率。在學習時應著重從業務原理理解在產品成本系數,并結合教材舉例,掌握各種在產品成本系數的查定方法。
3.存貨分級分口管理制度的基本內容是:在廠長領導下,以財務部門作為全廠管理流動資金的專業部門,對全廠流動資金進行集中管理;每項存貨資金由哪個部門使用,就歸口給哪個部門負責管理;各歸口管理部門再根據具體情況,將存貨資金定額分配給所屬單位或個人,實行分級管理;對各部門各級有關人員明確規定出管理和使用資金的權限與責任,納入崗位責任制。財務部門是在廠長領導下集中管理流動資金的專業部門,對流動資金管理負有總的責任。存貨資金定額經過財務部門統一平衡后,歸口給各有關職能部門負責管理。各歸口管理部門對所屬各級單位,也應規定使用資金的責任,建立流動資金管理崗位責任制。
第一節 流動資產管理概述
流動資產的主要組成項目有:貨幣資金、應收和預付款項、存貨、短期投資。學習時,應對每一組成項目的基本內容有正確的理解。計算流動資金周轉率,必須確定上述公式中的三個因素,即計劃期日數、流動資金平均占用額和周轉額。
(1)計劃期日數。年度按360天計算,季度按90天計算,月度按30天計算。
(2)流動資金平均占用額,按每月月初(月末)資金占用額平均計算。按定額流動資金平均占用額計算的為定額流動資金周轉率,按全部流動資金平均占用額計算的為全部流動資金周轉率。
(3)周轉額為企業在計劃期內用一定數量的流動資金所完成的周轉任務,通常以銷售商品產品和外購商品所取得的銷售收入表示。
第二節 貨幣資金管理
國家規定,現金只能用于支付個人的款項及不夠支票結算起點的公用開支,其范圍如下:
(1)支付給職工的工資、津貼;
(2)支付給個人的勞務報酬;
(3)根據規定發給個人的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體育等各類獎金;
(4)支付各種勞保福利費用以及國家規定的對個人的其他支出;
(5)向個人收購農副產品和其他物資的價款;
(6)出差人員必須隨身攜帶的差旅費;
(7)結算起點以下的小額支出;
(8)銀行確定需要支付現金的其他支出。
除上述(5)(6)兩項規定外,超過使用現金限額的部分,應以銀行支票或本票支付,確需全額支付現金,經開戶行審核同意后,予以支付現金。國家鼓勵開戶單位和個體經濟戶在經濟活動中采取轉賬結算方式進行結算,減少現金使用。
第三節 應收賬款管理
五C評估法
這是西方傳統的信用資格評價方法,是指企業評價用戶信用的五個方面因素。
第一,品質(character)。這使評價客戶信用是需要考慮的首要因素,指客戶將力圖償還其債務的可能性。
第二,能力(capacity)。指客戶支付貸款的能力。它部分地由過去的有關記錄和商業方法測定,有時也由企業對用戶進行實際考察來完成。
第三,資本(capital)。指客戶的財務狀況,一般通過分析財務報表得到一些資料,比如負債比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
第四,擔保品(collateral)。指客戶為獲得企業的信用而提供給企業作為擔保抵押品的資產。
第五,行情(condition)。指將會影響到客戶償債能力的情況,如經濟發展趨勢,某一特定地區或部門的特殊發展方向等。
這五個方面的資料來自企業以前同客戶的交往,并可由性能較為完善的外部收集系統作為有益補充。
第四節 存貨管理
1.學習原材料資金定額日數,應在全面掌握各項日數的基礎上,著重研究應計供應間隔日數。供應間隔日數,指前后兩次供應原材料的間隔日數。原材料經常儲存的數量,取決于供應間隔日數的長短。供應間隔日數的長短,取決于供應單位的供應周期或用料單位的采購周期。當企業的原材料由若干個供應單位供應時,要根據每個供應單位的供應間隔日數,以其季度供應量作權數,計算加權平均供應間隔日數。
由于企業使用的原材料往往多達千百種,各種原材料往往是由幾個供應單位供應的,它們供應的數量與供應間隔期又不相一致,并且是交叉供應的。當一種原材料剛剛到貨,庫存周轉儲備額最高的時候,另一種原材料則可能處于下次到貨的前夕,庫存周轉儲備額最高的時候,另一種原材料則可能處于下次到貨的前夕,庫存周轉儲備額最低的時候,這樣,投入各種原材料庫存周轉儲備上的資金,就可以互相調劑使用。在確定資金定額日數時,就不能直接按照各種原材料的供應間隔日數確定,而應該根據各種原材料的供應和使用情況,考慮資金相互調劑使用的可能性,將供應間隔日數打個折扣,這個折扣,就是每日平均庫存周轉儲備額占最高庫存周轉儲備額的比率,叫做供應間隔系數。
2.在產品成本系數。產品投產以后,生產費用并不是一次發生,而是在生產過程中逐漸發生的,直到最終制成產品時,生產費用才遞增到產品的工廠成本數。因此,在核定在產品資金定額時,不能按產品的單位計劃工廠成本全額計算,而應按一定的比率予以壓縮,這個比率就是在產品成本系數,它是在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平均生產費用占工廠成本的比率。在學習時應著重從業務原理理解在產品成本系數,并結合教材舉例,掌握各種在產品成本系數的查定方法。
3.存貨分級分口管理制度的基本內容是:在廠長領導下,以財務部門作為全廠管理流動資金的專業部門,對全廠流動資金進行集中管理;每項存貨資金由哪個部門使用,就歸口給哪個部門負責管理;各歸口管理部門再根據具體情況,將存貨資金定額分配給所屬單位或個人,實行分級管理;對各部門各級有關人員明確規定出管理和使用資金的權限與責任,納入崗位責任制。財務部門是在廠長領導下集中管理流動資金的專業部門,對流動資金管理負有總的責任。存貨資金定額經過財務部門統一平衡后,歸口給各有關職能部門負責管理。各歸口管理部門對所屬各級單位,也應規定使用資金的責任,建立流動資金管理崗位責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