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課程自學方法(2)
時間:
未知2
經濟類
第九章:本章內容不多。重點應掌握長期負債的概念及其主要內容,各項長期負債的具體核算方法。
關于長期借款,主要是掌握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長期借款的核算方法,包括借入借款、計提利息、到期還本付息等業務。利息計算方法包括單利和復利兩種方法。對于外幣借款,則要會計算外幣借款的匯兌損益,并能進行會計處理。
關于應付債券,首先應掌握債券發行價格的計算。債券的發行價格有兩部分組成:1、債券未來應償付的本金按市場利率的折現值,即債券面值按市場利率計算的復利現值;2、債券未來應償付的各期利息按市場利率的折現值,即各期利息按市場利率計算的復利年金現值。第二應掌握債券折價溢價攤銷的方法,攤銷方法有直線法和實際利息法兩種,與前述第五章中的方法基本相同。第三應掌握應付債券的核算,包括發行費用的處理,債券發行的處理,期末計提應付利息、分攤折價或溢價時的處理,以及到期還本付息時的帳務處理等。
長期應付款主要包括應付引進設備款和應付融資租賃費兩項,難點是涉及到外幣業務時的匯兌損益的計算,方法同外幣長期借款。
第十章:因本章內容將在成本會計學中詳細闡述,故在財務會計中只作一般性要求。重點掌握成本、費用的一般概念;成本開支的范圍;成本核算應劃清的幾個界限;成本項目;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生產費用歸集和分配的一般方法;期間費用的概念及其主要項目等。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的帳務處理方法應當掌握。
第十一章: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營業收入的概念及其組成內容;各種交接貨方式和結算方式下,銷售收入的具體確認時間;一般銷售業務、分期收款銷售、代銷業務、供應出口、銷售折扣與折讓、商品削價銷售、銷售退回等業務的帳務處理方法;其他銷售業務的一般處理方法。
關于分期收款銷售,應注意在收取貨款,確認銷售時,要按收回貨款比例結轉銷售成本。代銷業務包括委托代銷和受委托代銷兩個方面,比較復雜的是受托代銷業務,受托代銷業務如果采用購銷方式處理時,手續費不單獨體現,反映為銷售收入與銷售成本之差,即毛利;如果不采用購銷方式,則收取的手續費作代購代銷收入核算。出口銷售應注意的是出口銷售適用增值稅率是零稅率,不要計算銷項稅額。銷售折扣與折讓要注意兩者區別,核算方法應特別注意掌握現行制度規定的總額法。關于商品削價準備的核算主要是掌握計提削價準備金和用削價準備彌補削價損失時的處理方法。
第十二章: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所有者權益的概念及其與負債的主要區別;所有者權益的構成內容;投入資本的有關規定及各類公司收到投入資本的帳務處理方法;資本公積的組成內容及其處理方法;留存收益的組成內容、有關規定及其帳務處理方法。
本章沒有特別復雜的內容,有關財務制度的規定應當掌握。另外有幾點需注意:有限責任公司在收到投資者繳付的資本,超過其在注冊資本中應占份額時,超出部分應作資本溢作處理,這通常在企業增資擴股時會產生;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所支付的手續費,如是平價發行的,應作“遞延資產 開辦費”處理,如是溢價發行的,則由溢價額支付,溢價凈額作資本公積處理;企業用公益金興建職工住房等固定資產,在購建完成時,除了要編制結轉固定資產分錄外,還應調整盈余公積明細科目,即借“固定資產”科目,貸“銀行存款(或在建工程)”,同時,借“盈余公積 公益金”,貸記“盈余公積 一般盈余公積”科目。
第十三章:本章主要內容包括利潤的含義及其構成;營業外收支的概念,主要內容及其帳務處理方法;利潤形成的帳結法和表結法;所得稅的計算和核算方法;凈利潤的分配順序及其凈利潤分配的核算方法;年終利潤結轉的方法;上年利潤調整等。
本章的難點之一是所得稅的計算和核算。所得稅按應納稅所得額和適用稅率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可以在本年利潤總額基礎上調整,調整的因素主要有彌補虧損、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五年以內虧損可稅前彌補,因此在利潤總額基礎上減去,再計算應交所得稅,五年以上虧損在稅后彌補,因此不影響計算所得稅。永久性差異有些要在利潤總額基礎上調整增加,如業務招待費超支、罰沒款支出等,有些則要調整減少,如國庫券利息收入、從聯營單位分回的稅后利潤等,永久性差異一般采用應付稅款法核算。時間性差異一般采用遞延所得稅法核算,可見教材例題。
本章另一難點是稅后凈利潤的分配。包括計提盈余公積和結轉應付投資者利潤。由于沒收財物損失及已付稅收滯納金與罰款,已列入營業外支出,在利潤總額中扣減,因此計提盈余公積時不要再在利潤總額中扣除這一內容,計算公式應為:盈余公積提取額=(利潤總額-所得稅-稅前補虧-稅后補虧)×提取率。
第十四章:本章主要內容包括財務報告的概念及其編報要求;財務報表的種類;資產負債表及其附表的概念、結構、編制方法;損益表及其附表的概念、結構、編制方法;財務狀況變動表的作用、結構、編制方法;現金流量表的作用、結構、編制方法;括號注釋、底注所揭示的信息及主要內容;必須報告的財務指標等。
有些考生會認為,由于考試題量及時間限制,不會出復雜完整的會計報表題目。這種想法不對,會計報表的題目會靈活多樣,決不要放棄,更何況這一部分內容很重要。會計報表編制方法是一個難點,這要求考生仔細閱讀教材有關內容,并可找些資料,做做練習,加深理解。
第十五章:關于企業終止和清算,只要求作一般性了解。要求了解企業清算的種類,破產費用的范圍及核算的一般方法,破產債權的范圍,破產財產分配的方式、分配的順序,以及破產財產清償分配的一般核算方法等。
二、學習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熟練掌握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財務會計前承基礎會計,因此要求學生在學習財務會計之前,首先應認真學好基礎會計課程,理解掌握會計學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例如帳戶的設置,復式記帳法等,否則就很難學好財務會計課程。
2、要對照大綱,通讀、精讀指定教材。自學考試采用的是寬進嚴出的模式,其考試難易程度是以全日制普通高校同層次、同專業相同課程結業水平為標準。一般而言,要求考試試題能覆蓋到教材的各章、節有考核意義的內容。從這幾年財務會計的考試情況來看,其每份試卷基本上覆蓋了教材的全部十五章,試卷考查的重點是“三基”,較難的題目一般只占20%左右。因此考生在復習考試時,要有正確的心態,對照大綱,通讀、精讀指定教材,全面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切不可猜題目、押重點。
3、要注意實踐性操作的練習。財務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從以往的考試情況來看,計算及帳務處理方面的題目比重較大,如果考生只注重死背幾個概念、死記幾個公式,而不適當地做一些操作練習,加強實踐性環節訓練的話,可能會達不到滿意的學習效果,因此考生在通讀教材的基礎上,要適當地作一些實務操作練習,以幫助對一些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教材上附有的習題,大家可以做一點。
4、審題清楚,答題完整。有些考生考試時粗心大意,不認真審題,造成答題不完整,閱卷中經常發現有些考生業務題中漏做分錄,意外失分。題目要求列出計算過程,而有的考生只有計算結果,這樣即使計算結果正確,也不能得滿分。做分錄時,題目要求標明明細科目,有的考生題目沒看清楚,明細科目一律不標明,這也會影響得分。名詞解釋、簡答題等,因回答不完整造成失分的情況也很多,說明有的學生學得還不夠扎實,掌握得還不夠全面。
5、答題要清楚規范。考生在考試做會計分錄時,要注意將會計分錄做得規范正確,借貸方向、科目名稱、金額三要素都沒有錯誤,該分錄才算正確,特別注意一級科目運用要準確,不能將“管理費用”做成“銷售費用”,“應收帳款”做成“其他應收款”,科目名稱必須寫規范,不能將“銀行存款”寫成“銀存”,“庫存商品”寫成“商品”。此外考生在答卷時要注意卷面整潔,不要圈過來改過去,給閱卷帶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