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業大學專業排名
時間:
澤璇
專業排行
天津工業大學專業排名
天津工業大學哪些專業排名靠前呢?為了讓大家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更容易,小編整理了天津工業大學專業排名,具體內容如下:
1.按推薦人數較多排名
排名 | 專業名稱 | 推薦指數 |
1 | 紡織工程 | 4.8(350人) |
2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4.7(300人) |
3 |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 4.7(213人) |
4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4.7(199人) |
5 | 金融學 | 4.3(183人) |
6 | 會計學 | 4.6(129人) |
7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4.8(127人) |
8 | 表演 | 4.8(113人) |
9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4.3(107人) |
10 | 自動化 | 4.7(103人) |
2.按專業滿意度排名
排名 | 專業名稱 | 推薦指數 |
1 | 會計 | 4.9(63人) |
2 | 土地資源管理 | 4.8(18人) |
3 | 會計電算化 | 4.8(12人) |
4 | 財務管理 | 4.7(88人) |
5 | 會計學 | 4.7(347人) |
6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4.6(28人) |
7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4.6(224人) |
8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4.5(53人) |
9 | 工商管理 | 4.5(266人) |
10 | 自動化 | 4.5(175人) |
天津工業大學專業介紹
1.重點專業介紹
截止到目前為止,天津工業大學重點專業共有1個專業,其中分為一級學科0個專業和二級學科1個專業。
二級國家重點學科 | ||
紡織工程 |
2.最好專業介紹
在天津工業大學眾多的優秀專業中,稱得上最好的專業有6個專業,這些專業是國家級重點學科,也可以說是天津工業大學的人才聚集地。
材料科學與工程 | 紡織工程 | 非織造材料與工程 |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 輕化工程 | 軟件工程 |
天津工業大學專業
類別 | 專業名稱 |
經濟學類(本) | 經濟學類 |
法學類(本) | 法學 |
外國語言文學類(本) | 英語 |
日語 | |
新聞傳播學類(本) | 新聞傳播學類 |
數學類(本)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
物理學類(本) | 應用物理學 |
化學類(本) | 應用化學 |
統計學類(本) | 應用統計學 |
機械類(本) | 工業設計 |
機械工程 | |
機械電子工程 | |
材料類(本)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
復合材料與工程 |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
電氣類(本)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 | |
電子信息類(本) | 通信工程 |
電子信息工程 |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人工智能 |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 |
自動化類(本) | 自動化 |
計算機類(本) | 物聯網工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
軟件工程 | |
網絡工程 | |
網絡空間安全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
化工與制藥類(本)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制藥工程 | |
紡織類(本) | 紡織工程 |
非織造材料與工程 |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
輕工類(本) | 輕化工程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本) | 環境工程 |
生物醫學工程類(本) | 生物醫學工程 |
醫學技術類(本) | 智能醫學工程 |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本) |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中外合作) | |
工商管理類(本) | 工商管理類 |
公共管理類(本) | 公共事業管理 |
土地資源管理 | |
工業工程類(本) | 工業工程 |
戲劇與影視學類(本) | 動畫 |
表演 | |
廣播電視編導 | |
表演(服表與營銷) | |
表演(服表與策劃) | |
設計學類(本) | 視覺傳達設計 |
環境設計 | |
產品設計 | |
工藝美術 |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
其他(本) |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動化、環境工程、紡織工程、機械工程、軟件工程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自動化、通信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光源與照明、紡織工程、輕化工程、非織造材料與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應用化學、軟件工程、動畫、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 環境工程
復合材料與工程、物聯網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風力發電與電氣節能)、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金融學(產業金融)、信息與計算科學(高性能計算方向)
天津工業大學算重點大學嗎
算。
天津工業大學是天津市重點建設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教育部與天津市共建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高校,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學校總占地面積約19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86萬平方米;有22個學院、65個本科專業;擁有3個博士后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11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有專任教師1600余名,在校本科生22000余人,全日制碩士生4000余人,博士生400余人,各類留學生20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