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本科24種新專業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并發布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本次備案、審批和調整的專業,將列入相關高校2024年本科招生計劃。
教育部公布本科新增24種新專業
近日,教育部發布《關于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其中電子信息材料、軟物質科學與工程、大功率半導體科學與工程、生物育種技術、生態修復學、健康科學與技術等24種新專業正式納入本科專業目錄,目錄內專業達816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提到,此次專業設置和調整工作有四大特點:服務國家戰略、瞄準區域需求、強化交叉融合和突出就業導向。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通過梳理發現,新增專業的“智能化”色彩濃厚,如新增了材料智能技術、農林智能裝備工程等專業。此外中國古典學、咖啡科學與工程、足球運動、馬術運動與管理等專業也特色顯著,吸引了網友的關注。
人工智能與多學科交叉 新專業“智能化”趨勢顯著
2023年,在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的《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早已釋放了多重信號。其中提到,圍繞“新的工科專業,工科專業的新要求,交叉融合再出新”,深化新工科建設,加快學科專業結構調整。
《方案》強調,推動現有工科交叉復合、工科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應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形成新興交叉學科專業,培育新的工科領域。
在新增的24種專業之中,工學門類有著明顯的交叉融合改革趨勢。如在北京科技大學開設的材料智能技術專業,華南理工大學開設的智能海洋裝備專業,哈爾濱工業大學開設的智能視覺工程專業等。
北京科技大學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材料智能技術專業是典型的人工智能、材料科學與工程、先進制造交叉學科專業。該專業依托北京科技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學院建設,借助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信息技術,通過跨學科、跨領域以及研發平臺的深度融合,突破學科壁壘,培養掌握材料先進計算設計、前沿實驗技術、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高層次卓越人才。
在新增專業中,哈爾濱工業大學成為智能視覺工程專業的布點高校。該校公開信息顯示,該專業立足航天、服務國防,面向國際學術前沿及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培養“空間+光學+信息+智能”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
除了新增專業之外,記者發現部分高校新增專業點的培養方案中也突出了“智能化”的特點。如北京服裝學院新增智能工程與創意設計專業點,圍繞智能制造、智能時尚和智慧生活三大方向,搭建以“智能工程”為核心的跨學科知識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專業以智能工程、智能制造等前沿技術為切入點,圍繞基于紡織服裝全產業鏈的專業布局而展開。”北京服裝學院教務處處長趙洪珊說。未來,該專業將融入課程實驗(工作坊)、工程與設計的融合實訓、創新設計與開發的綜合實踐,滿足信息產業、紡織服裝行業、時尚創意產業等領域對智能產品設計與開發的人才需求。
新增特色學科專業 凸顯高校人才分類培養
教育部官網信息顯示,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設置中國古典學等專業;聚焦服務健康中國戰略需求,落實體育強國建設部署,設置健康科學與技術、體育康養、足球運動等專業。
記者梳理發現,有30所高校獲批增設足球運動專業,包括河海大學、天津體育學院、江蘇師范大學等。其中在北京體育大學發布的2024年足球運動專業招生簡章中顯示,面向全國擬招生30人。
獲批新增的中國古典學吸引了網友的注意。“未來,學生可以研讀《詩經》等中國古代經典,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在琴房研習古琴,在資料室搜檢滿蒙藏語的文獻,在竹簡上臨摹出土簡牘。”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吳洋介紹,“中國古典學專業不僅要培養精通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的人才,還在探索把中華文化實踐納入課程體系,打造知行合一、學養深厚的人才。”
在課程上,中國古典學專業設置了《周易研讀》《春秋三傳研讀》《史記研讀》等原典研讀,其中通過學習《中國古代術數》了解古代天文、歷法、占星等知識,體會中國古代的宇宙觀、世界觀。“在‘國學熱’的背景之下,中國古典學專業的學生將為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創意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吳洋說。
部分新增專業與地域經濟發展和特色產業密切相關。云南農業大學成為全國首個開辦咖啡本科人才培養的專業點。據云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學院院長楊學虎介紹,咖啡科學與工程專業屬于國家特設專業,一級學科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學位授予門類為“工學”,學制四年。
咖啡科學與工程專業辦學地點,設在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的云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學院,安排了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基礎課程以及《咖啡風味化學》《咖啡加工學》《咖啡烘焙與品評學》等專業核心課程,與企業合作建設了23家實習實踐基地。“未來,云南農業大學將重點圍繞咖啡品質形成機理、咖啡可控發酵、新型特色咖啡產品研發、咖啡副產物創新利用、咖啡生產裝備集成以及咖啡功能性成分挖掘等方面開展教學、科研與技術推廣,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咖啡新文化。”楊學虎說。
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觀察,從近兩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的調整政策來看,堅持需求導向、支持急需緊缺和新興專業、推進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是專業調整的大方向,而新增設的專業集合了高校的優勢資源,有著較好就業前景。
教育部官網信息顯示,此次專業增設、撤銷、調整共涉及3389個專業點。新增1673個、撤銷1670個,數量基本持平。工學、教育學、經濟學等學科門類的專業點增加數量位居前三,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的專業點數量相對減少。從學科門類看,工學所涉專業點數量最多,有1322個,占比39%,這與工學作為第一大學科門類的基本情況相呼應;從區域布局看,涉及中西部高校的專業點有1802個,占比53.17%。總的來說,專業結構和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高校在專業設置上更趨理性。
“大規模專業撤銷是高校專業動態調整的常規性變化,高校學科專業優化調整一直在進行。”儲朝暉認為,未來,高校一定要瞄準市場和技術的新變化,與企業緊密合作,與國家重大項目相結合,配備相應的師資和教學條件,調整教學方向,從專業分層設置和分類培養的角度去滿足社會不同人才需求。
大學專業應該如何選擇
1、挑選當今熱門并且前景廣闊的專業
不可否認,由于大學專業的眾多,讓很多學子難以挑選到適合自己的專業。五花八門的專業也讓很多大學生覺得無所適從。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優勢,因此在選擇專業方面,很多大學生都覺得很為難。其實只要掌握了這幾點,挑選專業相對而言比較簡單。一般而言,大學專業分為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如果在二者之間選擇其一的話,筆者建議大家挑選當今流行的熱門專業。因為熱門專業的就業前景比較廣闊,并且也能夠得到社會許多用人單位的認可。更為重要的是報考這門專業在未來的就業生涯中,能夠較為輕松地找到好的工作,薪資待遇也能更加穩定。因此,在不知道怎么挑選專業的時候,筆者建議大家可以挑選當今熱門專業。
2、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
在眾多的大學專業里,如何選擇專業才能讓自己更加的適應大學生活呢?選擇什么樣的專業才能讓自己在未來的學習中學得越來越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毫無疑問,那就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俗話說得好,興趣是學好東西的第一老師,可見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專業的話,那么不妨考慮一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才能更加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地去探索知識,渴求知識,并且能夠跟老師形成良好的互動。自己在課余時間也能主動的去學習該專業延伸出來的內容,因此對自己的學習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選擇一份自己不太感興趣的專業,那么學習的積極性也會下降,這一點需要大學生們注意。
3、選擇學習難度適中的專業
每個專業都有一定的學習難度,有些專業學習難度較大,如果不是學習能力較強或者思維靈敏的大學生,學習起來是相對比較困難的。例如我們常見的數學專業、物理專業、人工智能專業等,這些都是學習難度較大的專業,因此大家在報考大學專業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專業的難易程度來進行選擇。如果專業的學習難度太高,自己不能駕馭的話,那么選擇這門專業之后,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也會特別吃力,甚至學習困難,自己難以學好。如果選擇學習難度很容易的專業,那么自己的聰明才智又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選擇一門學習難度適中的專業是很有必要的,這樣選擇的話在未來的工作中可以不后悔!
大學專業分類情況
中國大學共有12個學科,92個大學專業類,506種大學專業。
12個學科分別是: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
新增了藝術學學科門類,未設軍事學學科門類,其代碼11預留。專業類由修訂前的73個增加到92個;專業由修訂前的635種調減到506種。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個,4種專業;經濟學門類下設專業類4個,17種專業;法學門類下設專業類6個,32種專業;教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2個,16種專業;
文學門類下設專業類3個,76種專業;歷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個,6種專業;理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2個,36種專業;工學門類下設專業類31個,169種專業;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7個,27種專業;
醫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1個,44種專業;管理學門類下設專業類9個,46種專業;藝術學門類下設專業類5個,33種專業。
最難就業的8大專業都有哪些
1. 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人類心理和行為的學科,但就業市場相對較小。心理學專業大多數都需要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而且需要經過長期的實習和培訓才能獲得證書。而且,由于該領域屬于個人面對面服務,尤其是在私人領域中,如臨床心理學或心理治療,競爭激烈。
2. 文學創作
文學創作專業亦為就業市場小眾,其就業前景取決于學生的寫作能力及作品質量。雖然該專業為創意思考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但是給自己尋找到一個文學代理人并獲得成功的機會比較低。
3. 電影、音樂、表演
電影專業,音樂專業及表演專業在數十年或數百年的電影、音樂、表演界藝術領域里成了經典的專業。但在更加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這些專業畢業學生競爭非常激烈,而且需要長期的實習和培訓,在大片的制作公司、唱片公司,或電視公司工作機會相對較小。
4. 社會學
社會學專業畢業學生需要接受大量的學術研究及實地調查,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人口調查、實地調查等研究項目。相對較少的就業市場甚至導致有些畢業學生從事社會工作,而不是從事與其專業相關的職業。
5. 人類學
人類學專業研究的是人種文化、人類進化等內容,而且需要對文化、歷史等在特定上下文中有較為廣闊的視野和比較強的興趣。但就業市場相對較小,畢業學生只能從事非常少的崗位。
6. 美術及藝術史
美術及藝術史專業是一門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的學科,雖然預計畢業人數較少,但就業市場更小。即使擁有了學位,畢業學生在美術和藝術史領域中需要經過長期的實習和培訓,才能獲得真正的工作機會。
7. 布景及舞臺設計
布景及舞臺設計專業需要專業的才能和技能,而且也需要對藝術、文化等領域擁有足夠的熱情和興趣。但是因為市場需求相對較小,真正的工作機會非常罕見,競爭激烈。
8. 生態學
生態學專業需要長期的研究,并且在社會需求方面相對較小。雖然畢業人數比較少,但需要進行實地調查和觀測,而且需要繁雜的數據分析和報告編寫,從事該領域相關職業的機會也不多。
在選擇大學專業時需要考慮自己的興趣和優點,但也需要考慮市場對該專業的需求和未來的就業情況。如果確定選擇難就業的專業,也需要時刻關注市場需求和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做好長期就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