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熱點素材
中考作文熱點素材:棄北大讀技校
他想出各種辦法融入,無濟于事,他常識轉院也以失敗告終,絕望的他甚至在大二休學一年,嘗試做最辛苦的工作,希望殘酷的現實能讓他喜歡上北大,但返校后他仍然不能適應。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適合搞學術。最終他重新定位,將方向放在了數控技術,并說服父母,與2011年從北大退學,轉到北京工業技師學院。
在這里,周浩如魚得水,如今已成為學院最優秀的學生之一,面對不少企業伸來的橄欖枝,他決定繼續深造。2014年11月4日,第六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決賽開幕式上,他代表參賽選手宣誓2017年中考作文熱點素材2017年中考作文熱點素材。對于自己的轉學,他表示“毫不后悔當年的決定,很慶幸”。網友紛紛贊他干得漂亮,也有人呼吁對職業教育提高重視。
人各有志,精彩不能復制
這是一個堪稱經典的故事,故事是曲折的,主旨是陽光的。尊重興趣和個性,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張揚人性的。不上北大安心做技術人員,照樣有成就。應“學歷不代表一切”的主旋律。總而言之,看點很足。
當然,周浩能走到今天這一步,是有其獨特之處的。而“前北大學生”的身份也讓這所技校如獲至寶,又是小班授課,又是配置最好的班主任,人家壓根兒沒把你當“普通學員”對待……
精彩的周浩故事,能催生多少猶如周浩一般的故事精彩?我們驚嘆一個“棄北大讀技校”的案例,可他有多大的可復制性?不同的表達者“兜售”了不同的立場與訴求,藐視北大名校的,批評僵化的本科教育的,不屑于當前應試系統的,抵御精英教育思維的……批評者,共鳴者的訴求千差萬別,但有一點確實毫無疑問的:想原原本本復制一個“周浩版本”是相當困難的。
直白點說,你把北大說的再不堪,把本科教育應試游戲說得在無聊,終究不能改變北大是名校、高等教育最出人才的當下現實,在其他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這樣特立獨行的故事樣本,不見得能夠在更多的人身上應驗,結出美好人生的果子。唯一可以倡導“復制力量”的,就是快速增強技術學校的水平,讓更多的技校不需要“開小灶,開小班”,也能夠承載“堪比北大”的成才夢想
【素材運用】
周浩是有志的,但更是幸運的。他的慶幸在于他“從小就喜歡拆分機械”的天賦,在于他擁有望子成龍卻不固執己見的父母,更在于求賢若渴的北京工業技師學院為其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正是外部條件和內在動力的融合,才成就了他的學業佳績。我們可以為周浩的有志和有為點贊,但對“棄北大都技校”的模仿卻需謹慎。畢竟不是沒跟人都有如此的幸運和天賦。
【使用話題】個性和共性,改變觀念,人才與教育,贊賞,選擇
中考作文熱點素材:左思立志 堅韌不拔
西晉文學家左思少年時讀了張衡的《兩京賦》,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決心將來撰寫《三都賦》。陸機聽了不禁撫掌而笑,說像左思這樣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賦》這樣的鴻篇巨著,簡直是笑話;即使費力寫成,也必定毫無價值,只配用來蓋酒壇子而已。面對這樣的羞辱,左思矢志不渝。他聽說著作郎張載曾游歷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門求教,以便熟悉當地的山川、物產、風俗。他廣泛查訪了解,大量搜集資料,然后專心致志,奮力寫作。在他的房間里、籬笆旁、廁所里到處放著紙、筆,只要想起好的詞句他就隨手記錄下來,并反復修改。左思整整花費了十年的心血,終于完成了《三都賦》。陸機在驚異之余,佩服得五體投地,只得甘拜下風。
分析:認準行動目標,不為外人所動,堅持就是勝利,挺住就是一切。
話題:“磨礪與成功”“如何對待別人的嘲笑”
中考作文熱點素材:華羅庚立志回國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早年在美國很受學術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簽訂合同,把他留在美國,給予優厚的待遇,但當他得知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后,立即決定回國。途經香港時,他發表了一封給留美學生的公開信,滿懷熱情地呼吁他們:“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
分析:“富貴不能淫”,物質再豐厚也不能阻擋愛國者回歸祖國的腳步。
話題:“祖國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