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滿分作文解讀
中考語文滿分作文解讀:角落里的微感動
題目:
____________里的微感動
要求:①先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詞語,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解讀:
1.對比2014河南中招作文題目《你是我的太陽》,可以發現明顯的一致和顯著的不同。其一致在于,都是著重學生對于生活的關注和感悟,題目帶有明顯的抒情色彩,是檢閱學生在生活中受到的啟發和教益,點擊學生情感積累中的正能量。其不同在于,《你是我的太陽》是命題作文,《_____里的微感動》是半命題;前者應以寫人為主,后者需側重事件;前者要求昂揚激情,升華、甚至放大感受以求切合主旨,后者暗示關注微點、細節,讓作者從俗常的生活和感受中撿拾“一枝一葉”;前者是對生活的莊重敬禮、感受洗禮,后者需要的是優雅發現、別致采擷。
2.題目以半命題形式,既有規定的立意指向,又向學生開放了選材空間。這既能考查學生辨別、選擇能力,也有利不同身份、不同經歷學生自由書寫自己感受最深的生活體驗。從評卷現場看,內容林林總總,但大部分寫得真實感人。
3.題目中“微”字,嵌入時尚元素,顯得新鮮十足、引人注目。“微”同時又是設置的標尺、關卡。學生選材的巧拙,表達的順暢與否、充分與否,關鍵在于對“微”的把握,這里成了學生寫作能力高下的分野。
誤區:
誤區在于是否能抓住“微”。情感上的“微”沒有明顯體量上的區分。但是寫成醍醐灌頂,感動得稀里糊涂,還是容易被老師發現。選材好的如《書包里的微感動》;忽視“微”的,如寫“成長里”“生活里”的“微感動”,在“廣角鏡”中選“微”,增加了表達的難度;如有命題《淚水里的微感動》,這樣的感動還可以稱為“微”有些牽強,給人的感覺超出了“微”,題目就像自我否定。
范文:
角落里的微感動
小小角落,多半蒙塵,也總是不起眼東西存在的地方。身體微小的父親給我的印象微小,怕也是他總把身體躲在不被人看到的角落。父愛亦如此,默默躲藏。
在我們村里,人們總以為男孩可以傳承香火,而女兒呢?養大嫁人是白養。我們的家里亦不過如此。弟弟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爸爸經常外出打工,在家里基本都是一言不發,我也很少跟爸爸說話。
初二的上期,開家長會。那天,爸爸也剛好回家,半年不見的他,似乎又蒼老了許多。我冷冷地看他一眼,說:“下午家長會,你能來嗎?”他似乎有些詫異,家長會我沒讓他去過。他點點頭。
“爸,你回來了。”弟弟一聲大叫,打破了父女倆尷尬的氣氛。“下午家長會,老師讓你去!”他說:“我去你姐的班,我答應她了。”弟弟有一臉的不高興,午飯都不怎么吃。爸爸就給我說:“我先到弟弟的班里看一下,就去你班里。”我一下感覺到,我沒有希望了。班會開始的時候,我更加清楚,爸爸不過是搪塞一下我罷了,他不會到我的班里了。班會開始后,盡管我不停向教室的各處張望,但是我知道不會有結果的。后來我干脆不再張望。回到家里,我沒有去責問爸爸,其實我都沒怎么看他。
第二天去上學的路上,好朋友琪琪對我說:“昨天伯伯還特意穿了新衣裳哩。”我不解的問:“你在哪里看到他?”“就在教室的角里。”
放學后我特意走過去,看著爸爸,問:“你昨天開班會咋躲在角里呢?”他低下頭,像做錯事的孩子,不知所措地站著,輕聲說:“我不是去的晚了嗎?”
后來,我會偶爾凝望教室的角落處,似乎那里仍有爸爸的存在,有淡淡的暖意流進我的心里。角落里的東西,或者太微小吧,用心才能感到寶貴。
【解讀】
1.故事曲折,構思精致。文章緊緊圍繞“角落”構思,反映孩子心中要求平等的愿望。父親習慣角落,開會躲在角落,最后自己面對角落感悟,“角落”一線串珠。文章拋出矛盾自然,產生誤看合理,誤會消除后,主旨得到升華,情節曲折有致。這應該是作者生活中的實事,但在作者的調度下故事引人、耐品。
2.觀察深入,形象鮮明。該文對父親形象的描寫給人深刻印象。開頭寥寥幾筆就使人物呼之欲出。愛呆在角落這個典型細節深刻地反映了父親的性格特點。故事展開中又用“角落”,組織矛盾沖突、塑造人物,從而讓一個地位地下、內心自卑的父親形象幾近經典。
3.緊扣要求,表達突出。小角落,小事件,真生活,微感動,作者對題目要求拿捏精準。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中考語文滿分作文解讀,歡迎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