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夢的遠方-林清玄閱讀練習及答案
在夢的遠方-林清玄閱讀原文
有一天來到海邊,看到海中有一個島,他們一起看著那座島,因疲累而睡著了。夜里阿土做了一個夢,夢見對岸的島上住著一個大富翁,在富翁的院子里有一株白茶花,白茶花樹根下有一壇黃金,然后阿土就醒了。
第二天,阿土把夢告訴阿呆,說完后嘆一口氣說:“可惜只是個夢!”
阿呆聽了信以為真,說:“可不可以把你的夢賣給我?”阿土高興極了,就把夢賣給了阿呆。阿呆買了夢以后,就住那個島出發,阿土賣了夢就回家了。
到了島上,阿呆發現果然住著一個大富翁,富翁的院子里果然種了許多茶樹,他高興極了,就留下做富翁的傭人。做了一年,只為了等待院子里的茶花開。第二年春天,茶花開了,可惜,所有的茶花都是紅色的,沒有一株是白茶花。阿呆就在富翁家住了下來,等待一年又一年,許多年過去了,有一年春天,院子里終于開出一棵白茶花。阿呆在白茶花樹根下掘下去,果然掘出一壇黃金,第二天他辭工回到故鄉,成為故鄉最富有的人。
賣了夢的阿土還是個窮光蛋。
(林清玄《在夢的遠方》)
在夢的遠方-林清玄閱讀題目
1、這則故事從內容看,應該是什么體裁的作品?(2分)
2、阿土這個人土不土,為什么?阿呆這個人呆不呆,為什么?(4分)
3、“賣了夢的阿土還是個窮光蛋”,作者借這句話想告訴我們什么?(3分)
4、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3分)
在夢的遠方-林清玄答案解析
1.寓言。
2.土,因為他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不呆,因為他有遠見。
3.目光短淺的人是沒有前途的。
4.略。
林清玄 簡介
林清玄(1953~),筆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等。臺灣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1953年生于中國臺灣省高雄旗山。畢業于中國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他是臺灣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他在17歲時就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漫畫書之后卻一發不可收,踏上了文學之路。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30歲前得遍了臺灣所有文學大獎: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金鼎獎、時報文學獎、中華文學獎、中央時報文學獎、吳魯芹散文獎、作協文學獎,曾于臺灣獲得世界華人文化新傳獎、杰出孝子獎、世新大學十大杰出校友獎、成功雜志十大成功人物獎、寶島十大才子獎……直到他不再參賽為止,被譽為得獎專業戶。他連續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從小學三年級就想成為一名作家的林清玄在17歲時即開始發表作品,到30歲時,他的作品囊括了當時臺灣的所有文學大獎。在25年的創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頓》《煩惱平息》在臺灣創下150版的熱賣記錄,《打開心靈的門窗》一書創下高達5億元臺幣的熱賣記錄。尤其是80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兩三本以上新書。門類涉及散文、報告文學、文化評論、小說、散文詩等。
32歲遇見佛法,高規格入山修行,深入經藏。
35歲出山,四處參學,寫成“身心安頓系列”,成為90年代最暢銷的作品。
40歲完成“菩提系列”,暢銷數百萬冊,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書之一。同時創作“現代佛典系列”,帶動佛教文學,掀起學佛熱潮。獲頒杰出孝子獎。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國臺灣、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及新加坡選入中小學華語教本,也多次被選入大學國文選,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