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著鐵锨進城閱讀訓練及答案
扛著鐵锨進城閱讀原文
這次小小的成功極大地鼓勵和啟發了我,它使我意識到我的肩上始終扛著一把無形的鐵锨,在我茫然無措、流浪漢一樣沿街漂泊的那段日子,我竟忘了使用它。記得有一個晚上,我夢見自己扛一把鐵锨背著半袋種子走在寂靜的街道上,我在找一塊地。人群像草一樣在街上連片地荒蕪著,巨石般林立的樓房擠壓在土地上,我從城市的一頭流浪到另一頭,找不到一塊可耕種的土地。最后我跑到廣場,掀開厚厚的水泥板塊,翻出一小塊土地來,胡亂地撒了些種子,便賊一樣地溜了回去。醒來后我下意識地摸了摸肩膀,我知道扛了多年的那把鐵锨還在肩上。我慶幸自己沒有徹底扔掉它。
經過幾個月浮躁不安的城市生活,我發現生活并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原以為自己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靜下來仔細看一看,想一想,城市不過是另一個村莊。城里發生的一切在鄉下也一樣地發生著,只不過形式不同罷了——
我握過的那些粗壯黑硬的手,如今換成了細皮白嫩甚至油膩的手。
我在土墻根在田間地頭與一伙農人的吹牛聊天,現在換成了在鋪著地毯的會議室一盤水果、幾瓶飲料和一群文人商客的閑談。
我時常踩入低矮土屋、牛圈、馬棚的這雙腳,如今踏入了豪華酒店、歌舞廳——我并沒有換鞋。我鞋底的某個縫隙中,還深藏著一塊干凈的鄉下泥土,我不會輕易摳出它,這是我的財富。
每個人都用一件無形的工具在對付著生活和世界。人們從各自的角角落落涌進城市。每個人都不自覺地攜帶著他使喚順手的一件工具在干著完全不同的活兒。只是他自己不察覺。而我呢,是扛著鐵锨——這件簡單實用的農具在從事我的非農業的工作和業務。我的同事常說我能干,他們不知道我有一件好使的工具——鐵锨。鐵锨是勞動人民的專用工具,它可以鏟、可以挖、可以剁,萬不得已時還可當武器掄、砍。但是使喚慣鐵锨的人,無論身居何處,他們共同熱愛的東西是:勞動。
對一個農民來說,城市的確是一片荒地,你可以開著車,拿著大哥大招搖過市。我同樣能扛著鐵锨走在人群里——就像走在自己的玉米地里一樣,種點自己想種的東西。上個月回家,父親問我在城里行不行,不行就還回來種地,地給你留著呢。走時還一再囑咐我:到城里千萬小心謹慎,不能像在鄉下一樣隨意,更不要招惹城里人。我說:我扛著鐵锨呢,怕啥。
(節選自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有刪改)
【閱讀提示】
《扛著鐵锨進城》是一篇以新鮮的取材、獨特的視角見長的優秀散文。文章標題頗具特色——“扛著鐵锨”點明作者的農民身份,“進城”則寫出了生活空間的拓展。在文中,作者認為自己對付生活和世界的工具就是“鐵锨”,這里的“鐵锨”顯然已超越其原來意義,具有更深層的含義;而“扛著鐵锨”,實際上意味著自己保持著熱愛勞動、踏實工作的品質,有了這一品質,在城市生活就不怕任何困難。
此外,語言表達也有個性,與內容相得益彰。僅就文章第二段以及第五至七段來說,主要運用的表現手法有:①比喻。如“像鋤草一樣除掉錯別字,像防病蟲害一樣防止文章中的不良因素,像看天色一樣看清當前的時態政治”,將種地、編報兩種不同的工作巧妙地聯系在一起,突出了二者的相似之處。②對比。如“我握過的那些粗壯黑硬的手,如今換成了細皮白嫩甚至油膩的手”,從“形式不同”的角度,具體比較城市生活和鄉村生活,讀來生動而真切。
扛著鐵锨進城閱讀題目
1.作者以一個農民的眼光來看城市。在他眼里,城市有哪些特點?
2.文中關于“我夢見自己扛一把鐵锨背著半袋種子走在寂靜的街道上”的夢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3.“我鞋底的某個縫隙中,還深藏著一塊干凈的鄉下泥土,我不會輕易摳出它”一句中的“泥土”有什么內涵?為什么“我”舍不得摳出它?
4.結合全文,分析結尾“我扛著鐵锨呢,怕啥”在文中的含意。
扛著鐵锨進城閱讀答案解析
1.①城市是一塊充滿誘惑力的待墾的荒地;②城市與鄉村的事情是一樣的,只是形式不同罷了;③城市就像自家的土地,可以種自己想種的東西。(分別見文章第一、四、九段。)
2.既寫出自己沒有找到工作時的失意悵惘,又引出了下文的“扛了多年的那把鐵锨還在肩上”,表明“我”保持著勞動的本色。(注意文中的“我竟忘了使用它”“我慶幸自己沒有徹底扔掉它”等。)
3.(1)靈魂深處的質樸與純潔。(2)它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品質,是“我”不可或缺的精神財富,雖然工作環境變了,但“我”決不會把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丟掉。(注意緊接著本句的“這是我的財富”。)
4.①“扛著鐵锨”意味著自己保持著熱愛勞動、踏實工作的品質,有了這一品質,在城市生活就不怕任何困難。②這句話表現了作者對自己品質和能力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