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閱讀解題方法與技巧
中考語文閱讀解題方法與技巧
所謂“讀材料”,就是要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讀全文內容,把握文章主題。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層次和段落。在瀏覽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應記住文章的要點,重要的結論以及一些關鍵性的人名、地點、定義和數字,不同的人名、地點可用鉛筆在試卷上分別打上不同的記號,以便查找。
閱讀題的文字材料主要用來測試學生的閱讀速度、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有的采用一個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內容廣泛,題材各異。以題目的難易程度分析,人們常常把它們分為表層理解和深層理解。所謂表層理解就是對文中的客觀事實的感知和記憶;所謂深層理解是根據文中的客觀事實, 在認真思考后進行邏輯推理、總結或概括,得出結論。
通常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讀,首先要重點理解文章的體裁是記敘文還是說明文。答題時切忌文章都沒完整的閱讀過試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寫答案。最好先把文章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來講,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類的閱讀理解的解題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個辦法。
有的學生要用“順讀法”,就是先讀短文后讀題目,然后再讀短文尋找正確答案。有的學生采用“倒讀法”,就是先讀題目(四個選項不讀)后讀短文,最后尋找答案。我比較贊成“倒讀法”,因為這種閱讀方法 是帶著問題閱讀,目的明確,容易集中,能及時抓住文中與解題關系密切的信息,從而節省了閱讀 時間。“倒讀法”對表層理解的題目(提問時間、地點、原因等)效果最好,對深層理解的題目,要從短文的整體內容出發,進行概括和總結,分析所提供選項,作出準確的判斷。
因此,解答這類題的中心步驟就是閱讀,既要閱讀短文,又要閱讀題目。閱讀時要注意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效率。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就可以對文章后面所給的問題,分別用“一次判斷”、“逐個分析”以及 "排除法”等方式來進行判斷解答了。
二、找原話
所謂“找原話”,就是要找到語文閱讀理解上要求的關鍵字、詞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學生在閱讀文字材料時有重點地圈下來,然后再來重點理解與分析。當然找原話的目的是為了弄清題意,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和范圍。
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將要回答的問題放到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中來,再去瀏覽所要回答的試題,經過初步的思考,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對短文進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結構,確定該詞的詞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時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這樣我們可以從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有些試題它要求用文中原話來回答,我們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這時就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
如果它沒有明確要求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我們也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學生自己的話來回答的話,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將文中的原話加以翻譯,再換言之。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隱含信息和深層含義。有些試題則需要結合全文內容,挖掘句子的隱含信息,經過縝密的思考,尋求完美的答案。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題的五個關鍵點
1、注意抓住關鍵詞
一篇文字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往往就是關鍵詞。同學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圍繞關鍵詞來組織答案。例如:在小強的答卷中,有一首關于燕子的散文詩,其中,多次提到了“故鄉”,那么,故鄉就是關鍵詞,答案就要圍繞故鄉來組織,于是很容易寫出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意思“思念故鄉”。
2、要以尊重原文為主,不要超出原文范圍想象
在中考的閱讀理解中,盡量用原文的意思,不要隨便超越原文,否則,很可能出現偏差。例如:原文中只是介紹一件事情,盡管有一些褒義在其中,你也不要輕易寫出“敬佩”這樣的意思來,通常情況下,這種答案不符合要求。
3、注意上下文的情感和邏輯變化
這方面非常重要。任何一篇文章,即使是說明文,往往都有情感成分,如果我們能夠在讀文章的同時,體會和把握一下作者的情感變化,那么,在閱讀理解的時候,感覺就會非常立體。其中,邏輯的作用也是很關鍵的,為何要寫這一段,它和下一段有什么聯系,對于大家理解文章很關鍵。
4、要發揮自己的形象思維能力
其實,形象思維對于同學們各科的學習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們目前的教育體制和模式卻簡單地將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分開,一進入初中,大家就只能枯燥地學習各科理論。這方面在語文中的表現尤其突出,文學作品中“精、氣、神”的內容根本就沒有得到重視,語文變成了純粹的“文字”的學習。這不僅對于長期培養我們的文學修養不利,而且對于我們在考試中拿高分也是一個致命傷。因此,建議大家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把自己想象成導演,把文章看作劇本,在頭腦它勾勒出來,讓劇情再現,這樣,你對這篇文字的把握會上一個境界。
5、注意上下文的位置和關系
通常概括性的問題,如文章的主旨大意都在首段或者尾段;一段文字在段落中的位置也往往和作用一一對應;單獨成段的句子一定是要表達一種作者要強調的元素等。
猜你感興趣:
1.中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及萬能答題套路
2.2017中考語文答題技巧
3.中考語文現代文課外閱讀答題技巧
4.中考做好語文閱讀題方法
5.中考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