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藍閱讀題答案
藍色的藍閱讀原文:
⑥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納木錯。面對變幻無窮、風光詭異的圣湖,她孩子一樣歡呼奔跑,然后,突然雙膝跪下,淚流滿面。我們都嚇了一跳,正愣怔著不知怎么辦才好時,聽到她喃喃地說:“感謝上帝,我來了。”
⑦原來,她身患絕癥已兩年。醫生宣判的那會兒,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過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題曲。她玩命地去爭,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讓自己憔悴不堪。當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個月時,雙手曾經緊握著的那一些東西,都成了浮云,她只要自己能活。
?、嗨匦麓蚶碜约旱纳睿B花種草,出門旅游,還常常去做義工,生命變得充盈起來。每天清晨睜開眼,看到窗外第一縷陽光,她的心里都會騰起一陣歡喜:感謝上帝,我又擁有了一天!她把每一天都當做是嶄新的,是自己的重生。所以,心中時時充滿感激。她活過了醫生預言的三個月,活過了一年,活過了兩年,還將活下去。
⑨我們聽得漣漪四起。生命本是如此珍貴,當愛惜。我們不再說話,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藍,相互輝映交融。
?、饽鞘呛乃{,天的藍,廣闊無垠。
藍色的藍閱讀題目:
1.文章③④⑤著重描繪了“她”與“我們”的不同,請根據文章,參照示例,完成下表。(每空4字,可選用文中詞語或自己概括作答)(4分)
“我們” “她”
第3小節 灰頭土臉 明媚精神
第4小節
第5小節
2.2011年3月18日的《揚子晚報》刊登這篇文章時,刪去了第①②小節中劃線的三個句子,請你比較閱讀,你覺得刪去好還是保留好,為什么?(4分)
3.文中第⑨小節劃線句含義豐富,試作分析。(4分)
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藍,相互輝映交融。
4.丁立梅曾經說過:“什么是奇跡啊?對于我們絕大多數尋常人來說,奇跡就是你沒有被打敗,你戰勝了你自己。”(引自《生命是用來愛和珍惜的》),結合這句話,說說文中的“她”是如何創造奇跡的。(4分)
5.這篇文章引發了同學們對“我想要的生活”的一場討論,以下是部分同學的觀點:
觀點一:生活就應該像文中的“她”一樣,“養花種草,出門旅游”“去做義工”,這才是豐盈的生命。
觀點二:在追求事業和成就的時候有得失名利之心,無可厚非,只要合情合理合法,就不能苛責。
觀點三:追求事業和成就應該是人生的主旋律,“她”的生活是在生命只剩下三個月的情況下“非常態”的選擇。
觀點四:功名得失、事業成就都是浮云,生活在于把每一天當做最后一天來享受。
你是怎么看的?你可以贊成上述某個觀點,也可以反對某個觀點,或者提出自己的新觀點。請闡明理由。(4分)
藍色的藍閱讀答案:
1. “我們” “她”
第3小節 灰頭土臉 明媚精神
第4小節 戒備少言 熱情動人
第5小節 囫圇上車 妝容精致
2.示例1:留好。因為這幾句話既能夠體現“她”美麗、健康的外在形象,又刻畫了她愛笑樂觀的人生態度,表達了作者對她的喜愛之情。
示例2:刪好。①“紅唇鮮艷”“燦若木棉花”,這是“她”的外在形象,并非作者要著力表現的內在品性;②“她笑著說”“她樂得眉毛眼睛都在笑”,固然表現了“她”愛笑的特點,但這一特點文章多處涉及,一再寫有羅嗦之感;③夸張失常。
3.藍,既指“湖藍”“天藍”,又指“藍藍”。情景交融,寫我們為納木錯變幻無窮風光詭異的圣湖美景所陶醉,也為藍藍與疾病抗爭的精神所感動。
4.她戰勝了自己,創造了奇跡。①她在“身患絕癥”“天崩地塌”之時,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念。②她看淡了自己曾經爭過的“得失名利”。③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養花種草,出門旅游”,更熱愛生活,珍惜每一天。④她常常去做義工,關愛他人,在幫助別人中感受生命的意義。
5.示例1:我同意觀點一,我覺得這是一種充實愉悅的人生態度。①“養花種草,出門旅游”為一朵花停留,為一片水感動,靈魂安寧,歲月不驚,何其美好!②更讓人感嘆的是“義工”生活,心懷仁愛,常存他人,何其難得!所以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示例2:我同意觀點二,①“追求事業成就”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有追求、有擔當,這是社會的正能量,這是時代的主旋律。②在追求的過程中為挫折失敗而難過,為勝利榮譽而喜悅,這是人之常情,并且這些也是激勵自己更加努力的動力,有何不可?
示例3:我反對觀點三。①事業和成就可以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不應該是主旋律,當人們為了得失名利“玩命去爭”,甚至傷害家庭幸福和自身健康,那么也就失卻了生命本真的意義。②“她”的生活并不是“非常態”的選擇,以下可同“示例一”。
示例4:我反對觀點四。①前者是“虛無主義”,如果人人都把事業成就看成浮云,那么社會正氣何在?積極進取何在?②后者是“享樂主義”,如果人人都抱著“娛樂至死”享受生活的態度,那么社會進步何在?人類發展何來?
示例5:我們需要腳踏實地的事業追求,也需要清風明月的靈魂生活。所以我認為人應該既有所追求,在奮斗中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又應該于蕪雜與煩躁中保有簡單和明凈,釋放自己的心靈,體驗生命的愉悅和美麗。
看完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