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中晚泊犢頭詩歌翻譯賞析
《淮中晚泊犢頭》原文 |
《淮中晚泊犢頭》注釋 |
《淮中晚泊犢頭》翻譯 |
《淮中晚泊犢頭》賞析 |
《淮中晚泊犢頭》作者簡介 |
學習古詩的方法 |
背古詩最快的方法和技巧 |
《淮中晚泊犢頭》原文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返回目錄
《淮中晚泊犢頭》注釋
①淮:淮河。犢頭:淮河邊的一個地名。犢頭鎮(zhèn),在今江蘇淮陰縣境內(nèi)。
②春陰:春天的陰云。垂野,春天的陰云籠罩原野。
③幽花:幽靜偏暗之處的花。
④古祠:古舊的祠堂。
⑤滿川:滿河。
返回目錄
《淮中晚泊犢頭》翻譯
【譯文一】
春天的陰云,低垂在草色青青的原野上,時而可見在那幽靜的地方,有一樹紅花正開得鮮艷耀眼,天晚了,我把小船停泊在古廟下面,這時候只見淮河上面風雨交加,眼看著潮水漸漸升高。
【譯文二】
春天暗綠的樹陰覆蓋了平野,春草無邊,一片深青,不時可以看見在僻靜的地方,有一棵幽雅的花樹分外鮮明。黃昏中古老祠廟下,系著我孤舟的纜繩,在滿川急風暴雨里,我觀看那晚潮洶涌而生。
返回目錄
《淮中晚泊犢頭》賞析
這首小詩題為“晚泊犢頭”,內(nèi)容卻從日間行船寫起,后兩句才是停滯不前船過夜的情景。
詩人敘述中所見的景象說:春云布滿天空,灰蒙蒙地籠罩著淮河兩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與空中陰云上下相映。這樣陰暗的天氣、單調(diào)的景色,是會叫遠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邊不時有一樹野花閃現(xiàn)出來,紅的,黃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鮮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陰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說是船行所見,何以見得呢?這就是“時有幽花一樹明”那個“時”字的作用了。時有,就是時時有,不時地有。野花不是飛鳥,不是走獸,怎么能夠一會兒一樹,一會兒又一樹,不時地來到眼前供人欣賞呢?這不就是所謂“移步換形”的現(xiàn)象,表明詩人在乘船看花嗎?本文來自古詩百科:http://www.gushibaike.cn
天陰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風,眼看就會下雨,要趕到前方的碼頭是不可能的了,詩人決定將船靠岸,在一座古廟下拋錨過夜。果然不出所料,這一夜風大雨也大,呼呼的風挾著瀟瀟的雨,飄灑在河面上,有聲有勢;河里的水眼見在船底迅猛上上漲,上游的春潮正龍吟虎嘯,奔涌而來。詩人呢?詩人早已系舟登岸,穩(wěn)坐在古廟之中了。這樣安安閑閑,靜觀外面風雨春潮的水上夜景,豈不是很快意的嗎?
欣賞這首絕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間動靜關(guān)系的變化。日間船行水上,人在動態(tài)之中,岸邊的野草幽花是靜止的;夜里船泊牧犢頭,人是靜止的了,風雨潮水卻是動蕩不息的。這種動中觀靜,靜中觀動的藝術(shù)構(gòu)思,使詩人與外界景物始終保持相當?shù)木嚯x,從而顯示了一種悠閑、從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風度。
返回目錄
《淮中晚泊犢頭》作者簡介
蘇舜欽(公元1008—1049年),字子美,原籍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東南),自曾祖起移家開封(今屬河南)。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進士。歷任蒙城、長坦縣令。入為集賢校理、監(jiān)進奏院。時杜衍、富弼、范仲淹執(zhí)政,銳意推行“慶歷新政”,改革弊政。遭到王拱辰等人反對。蘇為杜衍婿,某次,進奏院祠神,以出售廢紙公錢宴會,為王氏所劾,以監(jiān)守自盜罪削職為民,閑居蘇州。后復為湖州長史。蘇為詩__新的主將之一,作古歌詩雜文先于歐陽修,“為于舉世不為之時”,“始終自守,不牽世俗趨舍,可謂特立之士也。”(歐陽修《蘇氏文集序》)詩與梅堯臣齊名,時稱“蘇梅”。風格超邁橫絕,蒼古雄放。有《蘇學士文集》。
返回目錄
學習古詩的方法
1、 審標題。許多人在讀詩的時候常常忽視標題,其實詩歌的標題給我們讀詩提供許多有益的啟示,它或點明寫作背景、或概括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或表明寫作的目的等等。閱讀詩歌,一定要先審標題,把握標題傳遞出來的信息。
2、 看作者。詩歌所傳遞的是詩人對社會的獨特認識和感受,這些情感、認識和感受又是由詩人所受的
教育、人生經(jīng)歷、__格、際遇和所處的時代決定的。解讀詩歌,詩人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信息。因此,要盡量多地詩人的有關(guān)信息,讀一讀詩人傳記,尤其是處于時代變遷之詩人,如唐安史之亂前后的詩人、由北宋而進入南宋的詞人等,這些都有助于我們學習詩詞。
3、 讀注釋。詩歌注釋除了幫助我們正確理解詩句意思之外,還常常告訴我們
一些相關(guān)的文學常識、詩歌寫作背景等,這些信息對于理解詩歌都有重要作用,要注意積累。
4、 抓詩眼。理解詩歌,當然重要的還是詩句本身,尤其是詩眼。什么是詩眼,詩眼就是一首詩或某聯(lián)、某句中最能體現(xiàn)作者思想情感、觀點認識的具有概括__、生動__或情趣__的,能籠罩全篇、全聯(lián)、全句的詞語,它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如陸游<書憤>
中的頸聯(lián):[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其中的[空"字,寄予了作者自許塞上長城,滿腔報國熱忱卻一直到老仍報國無門的深重的悵惘與悲憤,讀之令人握腕,抓住詩眼,有助于提挈全篇,融會貫通。
前后貫通,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對于品味詩歌的意境是至關(guān)重要的。詩歌是凝練的藝術(shù),是高度精練的語言,我們學習詩歌,不可拘
泥于一字一句的解釋,應充分運用自己所學,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放飛自己思維的翅膀,用聯(lián)想與想象去復原、充實、拓展詩中的意象,從而領(lǐng)略到讀詩的愉悅,達到鑒賞詩歌的目的。
返回目錄
背古詩最快的方法和技巧
1.快速背誦古詩有很多種技巧,比如情景想象法,所謂的情景想象法,就是發(fā)揮想象力,來想象下詩詞中描述的景色或人物的原貌,這樣幫助記憶;再如對仗記憶法,很多古詩,尤其是律詩是非常講究對仗的,對仗是這些詩歌的一種規(guī)律。在記憶的過程中,你可以兩句對比著記憶,這樣可以克服記憶單句的困難。
2.學習和記憶是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的,學習只有記憶下才有意義。在記憶和理解下,才有學然后知不足之感。記憶是學習的一環(huán),記憶也是學識進步的基石。為了提高記憶的效率,學識的深化,孔子曾經(jīng)說過“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為了增強理解,教導我們學習和思考并進,也曾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名言。
3.背誦一些古詩詞和古文的意義是讓孩子體會到那種文字的韻律和美感,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感受這種文字的美、節(jié)奏的美、意境的美。因此,古詩詞對孩子最大的意義不是教育,也不是灌輸,而是培養(yǎng)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