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詩歌鑒賞習題及答案解析
初三語文詩歌鑒賞習題(一)
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獨去作江邊漁父。
輕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蘋洲煙雨②。鏡湖③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君恩賜與?
【注】①這三句是追憶當年軍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種棋戲。②占斷:占盡。蘋洲煙雨:指長滿蘋草、煙雨空濛的風光。③鏡湖:即鑒湖,在今浙江紹興。唐天寶初,賀知章請求回家鄉會稽當道士,玄宗詔賜他鏡湖一角。
8.與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相比,同為漁父,本詩“酒徒一一取封侯,獨去作江邊漁父”所表達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
9.請結合對全詞的理解,賞析“鏡湖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官家賜與”一句的妙處。
初三語文詩歌鑒賞習題答案
8.①同樣是退隱,張志和做漁父,表現出的是歸隱后的釋然自安和恬然自得的快意。②本詩通過描寫那些整天酣飲的酒徒一個個都受賞封侯,而自己只能做個閑散的江邊漁翁,表達出的是自己壯志未酬而只能隱居的無奈與牢騷。
本題考查以對比鑒賞方式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這首詩歌開頭兩句塑造了由山、水、鳥、花、魚構成的一個垂釣的優美環境,為人物出場作好了鋪墊。后兩句寫煙波上垂釣的情景。通過對自然風光和漁人垂釣的贊美,表現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陸游詩歌中“酒徒一一取封侯,獨去作江邊漁父”,當年與自己一起飲酒的人,至少有一半已經封侯進爵,可是自己卻落得病老鄉里,成了一個靠打漁為生的衰老漁夫。封侯、漁父,感慨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遭遇,榮辱升沉。寫出了作者的壯志難酬的無奈之情。
9.①這兩句的意思是,皇帝既置我于閑散,鏡湖風月原本就屬于閑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賜呢?②借用賀知章的典故翻出新意,含蓄地表現了對統治者的不屑以及自己內心的憤慨不平之情。
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語言的能力。本題重點考查煉句。答題步驟為:①簡析句意;②結合文意賞析;③分析作用、效果、表達的主旨、情感。“鏡湖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官家賜與?”鏡湖本來就屬于像我這樣的閑適之人,又何必非要你“官家”賜與不可呢?這兩句引用賀知章的典故。這兩句中,詞人用略帶嘲諷的口吻,打趣賀知章受皇恩所賜得以清閑歸鄉,實是用以自嘲,嘲笑自己衰鬢殘年尚寸功未立,也流露出內心的怨念與不平。
初三語文詩歌鑒賞習題(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野泊對月有感①
周 莘
可憐江月亂中明,應識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闌干洞庭野,角聲凄斷岳陽城。
酒添客淚愁仍濺,浪卷歸心暗自驚。
欲問行朝③舊消息,眼中盜賊尚縱橫。
【注釋】①本詩約作于北宋滅亡、南宋初建之際。②逋逃,此處意為逃避戰亂。③行朝,指朝廷遷移不定。
8、詩的頷聯是怎樣描寫“野泊”所見之景的?請簡要分析。(5分)
9、詩的最后兩聯分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
初三語文詩歌鑒賞習題答案
8、①動靜結合(或視聽結合)。(2分)②前一句寫靜景(視覺),詩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橫斜;(1分)后一句寫動景(聽覺),耳畔傳來岳陽城凄涼的角聲,暗指兵荒馬亂。(1分) ③動靜結合(或視聽結合),渲染了空茫凄涼的意境。(1分)
9、①漂泊思歸之情。(1分)“酒添客淚”寫出了詩人身在客中,不由傷感落淚,想要借酒
澆愁,依舊愁心難抑,(1分)“歸心”則透露了詩人的思歸之情。(1分)②憂國傷時之情。(1分)“欲問行朝舊消息”一句表現了詩人對朝廷的關切,(1分)“眼中盜賊尚縱橫”一句則勾勒了遍地兵荒馬亂的景象。(1分)(意思對即可)
初三語文詩歌鑒賞習題及答案解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