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竹影課文原文及知識點
竹影課文原文:
“馬的確難畫,竹有什么難畫呢?照我們現在這種描法,豈不很容易又很好看嗎?”“容易固然容易;但是這么‘依樣畫葫蘆’,終究缺乏畫意,不過好玩罷了。畫竹不是照真竹一樣描,須經過選擇和布置,畫家選擇竹的最好看的姿態,巧妙地布置在紙上,然后成為竹的名畫,這選擇和布置很困難,并不比畫馬容易。畫馬的困難在于馬本身上,畫竹的困難在于竹葉的結合上,粗看竹畫,好像只是墨筆的亂撇,其實竹葉的方向、疏密、濃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體,都要講究。所以在中國畫法上,竹是一專門部分。平生專門研究畫竹的畫家也有。”
“竹為什么不用綠顏料來畫,而常用墨筆來畫呢?用綠顏料撇竹葉,不更像嗎?”“中國畫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畫那樣畫得同真物一樣。凡畫一物,只要能表現出像我們閉目回想時所見的一種神氣,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符號只要用墨筆就夠了,原來墨是很好的一種顏料,它是紅黃藍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故墨畫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實包羅三原色,即包羅世界上所有的顏色。故墨畫在中國畫中是很高貴的一種畫法。故用墨來畫竹,是最正當的。倘然用了綠顏料,就因為太像實物,反而失卻神氣。所以中國畫家不喜歡用綠顏料畫竹;反之,卻喜歡用與綠相反的紅色來畫竹。這叫做‘朱竹’,是用筆蘸了朱砂來撇的。你想,世界上哪有紅色的竹?但這時候畫家所描的,實在已經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種美的姿勢,一種活的神氣,所以不妨用紅色來描。”爸爸說到這里,丟了手中的木炭,立起身來結束說:“中國畫大都如此。我們對中國畫應該都取這樣的看法。”
月亮漸漸升高了,竹影漸漸與地上描著的木炭線相分離,現出參差不齊的樣子來,好像脫了版的印刷。夜漸深了,華明就告辭。 “明天白天來看這地上描著的影子,一定更好看。但希望天不要落雨,洗去了我們的 ‘墨竹’,大家明天會!”他說著就出去了。我們送他出門。
我回到堂前,看見中堂掛著的立軸──吳昌碩描的墨竹,似覺更有意味。那些竹葉的方向、疏密、濃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體,似乎都有意義,表現著一種美的姿態,一種活的神氣。
竹影課文知識點: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愜qiè意 水門汀tīng 徘pái徊huái
參cēn差cī
點撥:注意多音字“參”“差”的讀音。
2.用恰當詞語填空。
(1)太陽雖已落山,天還沒有黑。一種幽暗的光彌漫在窗際,仿佛電影中的一幕。
(2)回頭一看,原來月亮已在東天的竹葉中間放出她的清光。
二、重點句子
1.中國畫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畫那樣畫得同真物一樣。凡畫一物,只要能表現出像我們閉目回想時所見的一種神氣,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符號只要用墨筆就夠了。
2.但這時候畫家所描的,實在已經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種美的姿勢,一種活的神氣,所以不妨用紅色來描。
三、文學(文體)常識
《竹影》選自《豐子愷文集》,作者豐子愷,原名豐潤,現代畫家、散文家(稱謂)。
初一語文竹影課文原文及知識點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