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爸爸媽媽課文及知識點
親愛的爸爸媽媽課文原文:
一
凄風。苦雨。天昏。地暗。
老年、青年、孩子們,一群群涌向那青青山坡那兒就是1941年10月21日300個孩子被納粹
南斯拉夫小說家莫馬·迪密其為我撐著雨傘,我們在窄窄的山路上邊走邊談。
“自從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萬的人從四面八方來到克拉庫耶伐次,悼念被納粹殺死的300個孩子。”莫馬告訴我。
“納粹為什么要選克拉”
“克拉庫耶伐次。”
“克拉庫耶伐次。納粹為什么要選這個小城殺人呢?”
“克拉庫耶伐次是我們?nèi)麪柧S亞的中心。他們殺孩子、老師,也殺牧師、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純樸勤勞的普通市民。”
“為什么呢?”
“納粹要滅種呀!孩子們就從課堂里被抓走,還有十幾位老師。有一位老師,納粹要他合作,他說:‘開槍吧!我給孩子們上最后一課!’”
雨嘩嘩地下。山路上的人,在傘下低著頭,朝圣一般向山上走。走不完的人。望不斷的路。
“七千多人呀!”莫馬繼續(xù)告訴我,“一天之內(nèi),全殺光了!尸首染紅了三百五十多英畝的土地。每年這一天,我們到這兒來紀念他們。詩人,畫家,雕刻家,劇作家,演員,音樂家各種藝術家,用各種藝術作品來紀念他們。你看!”莫馬指著前面。我們在蜿蜒的山路上一拐彎,只見一座巨大的白色V形石雕屹立在山坡上。
“那V形石碑象征被害孩子們的班級五年級。”莫馬說,“孩子們就在那兒被納粹殺死。”
人已滿山滿谷。人潮仍沿著山路瀉下。白色石雕邊濃烈的色彩一抹一抹漫開去孩子們?nèi)圆粩嘤縼怼K麄冋驹?7年前300個孩子發(fā)出最后一聲呼喚的地方:“親愛的爸爸媽媽!”
“華苓,跟我來!”莫馬挽起我手臂,帶我到站在人群最前面的兩位老人面前。他們頭發(fā)斑白,臉色肅穆,定定望著籠罩山谷的V形石碑。“這是孩子中僅有的兩位生還者。”莫馬向我介紹那兩位老人。
我恍惚了一下,緊緊握住他們的手。老人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他們又回到半個世紀前的世界中去了。
地上的人已老,地下的仍是兒童。但在這一刻,他們又在一起了。
二
歷史,現(xiàn)實,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麗、真實而荒謬的畫面。
“他們?nèi)悄纤估蛑难輪T和音樂家。”莫馬指著幾個走向擴音器的人對我說。
雨下得更大了。樂隊奏起了音樂。一位女演員朗誦南斯拉夫著名女詩人迪桑卡的詩:
……
他們坐在書桌前
就在那要命時刻前55分鐘
小小的人兒,
急切地回答
艱難的問題:
假若一個人步行,結果是多少……
許許多多這類問題。
小腦子充滿了數(shù)字,
書包裝滿了練習簿,
打的分數(shù)有好也有壞;
兜兒還塞一把夢想和秘密,
是愛和盟誓。
每個人都以為
自己將在陽光下奔跑
很久,很久
直到任務了結時。
……
一首首詩,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劇,在兩小時之內(nèi),將半個世紀前的殘酷歷史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對生命的喜悅,對死亡的恐懼,對親人的呼喚,父母失子的哀傷和控訴,塞爾維亞人對暴力的反抗和對自由的執(zhí)著世世代代“人”的聲音,在詩和音樂的韻律中,響徹云霄,響遍山谷。回音在傾瀉的雨中繚繞不絕。天地亦與人同哀。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人就那樣年年不間斷地表達他們的歷史感:沒有仇恨,沒有憤怒;只有悲哀,只有記憶,只有警告世間永遠不能再有戰(zhàn)爭和屠殺了。
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也建在當年日軍集體屠殺中國人的地點。館外一大片石子,每顆石子象征一位犧牲者。館內(nèi)陳列著日軍屠殺的證物、文件、照片、報紙。
這是歷史事實。但是,多少人記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記仇,很對。但是,不能忘記。
三
我們一共六十幾位作家,從世界許多地區(qū)應邀在南斯拉夫討論“放逐與文學”。所有的作家都看到和感染到克拉庫耶伐次山谷中重現(xiàn)的半個世紀前的一段歷史。歷史是沉重的。現(xiàn)實呢?
安格爾在餐桌上寫詩。只見他寫下第一行:
黑色在這兒也太明亮了……
中國大陸有三位作家在座。楊旭站起來說話了:“我從南京來。1937年,日本軍隊攻進南京時,有一場震驚世界的大屠殺。那一場屠殺受害者有30萬人!我們在南京也建立了一座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1937年,我五歲,我是那一場大屠殺的幸存者。今天我對南斯拉夫人在受害者面前所表現(xiàn)的感情,完全理解。我注意到:今天的儀式上有許多青年和少年。我們這些大人應該對孩子們負責:永遠不要有戰(zhàn)爭了。”
西德作家明赫白緩緩地站起來,他沉重地說:“……我有犯罪感:感到是我殺害了那些孩子。我們簡直就是禽獸!所有集中營都必須粉碎!你們允許我和你們在一起,我非常感激……”
他說不下去了,坐下來掩面哭泣。
另一位作家講話之后,日本人也要講話了。
“……南京大屠殺是事實。但是,請不要忘記:我們也有廣島原子彈,也有一片沉寂。”
安格爾低聲對我說:“我要問他三個問題:中國人侵略過日本嗎?中國人屠殺過日本老百姓嗎?美國在日本進攻珍珠港之前扔過炸彈嗎?他們先發(fā)動戰(zhàn)爭!他們先殺人!”安格爾接著問我是否應該站起來反駁他呢?
“不必了。他和那位西德朋友一對照,就是很好的反駁。”
明赫白仍然雙手撐著頭流淚。我和安格爾走過去和他握手。許多人走過去和他握手。
四
克拉庫耶伐次血腥悲劇中最感人的,是那些被殘殺的人留下的片紙只字。他們臨死前幾分鐘,在小紙片上,或在身份證上,給親人寫下最后幾個字。字跡模糊,句子也許不通,卻表達了赤裸裸的愛、赤裸裸的心愿:
(第一中學六年級學生)親愛的爸爸媽媽最后一次了魯比沙
(第二中學六年級學生)爸爸,我和密索在舊軍營里。給我們送飯來,也要工裝褲和毯子。送點果醬來爸爸去找校長假若有用送點東西給我們吃吧。姨媽彼得舅舅也在這兒。給他送三包煙還要些紙巴法爾
(工人)永別了美莎我今天死了再見我最最親愛的我最后一刻想到的是你我的兒子沒有爸爸也要快樂再見史米奇
(工人)孩子們?yōu)楦笀蟪鹗返戏?/p>
(木匠)親愛的請照顧孩子們永遠不要離開他們再見無名
(牧師)永別了我所有的親人我最最親愛的我就要死了雖然我無罪
(工人)我最親愛的魯姬卡在這最后一刻原諒我一切吧留下850元愛你的包扎
(生還的工人)親愛的包瑞卡好好照顧美莎給她找個好丈夫問爸爸好請他也找愛你的包季達
親愛的爸爸媽媽課文知識點:
1、為什么薩特會說記憶是“沉重”的,又是“美麗”的?
(學生小組討論解決)
① 沉重—— 南斯拉夫:克拉庫耶伐次大屠殺,其中300個孩子遇害;
中國:南京大屠殺.
② 美麗—— 整個民族的英勇:
a、一位老師寧死不屈,大義凜然;
b、無辜平民(包括孩子們)的遺言,懷著強烈的愛、仇恨,沒人乞憐.
2、找出最令你感動的語句,說說你的理解.
(允許學生自由發(fā)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預設:
① 凄風.苦雨.天昏.地暗.
不僅寫天氣,而且一詞一頓,極力渲染無限悲哀的氣氛.
②“他們殺孩子、老師、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純樸勤勞的普通市民.”
包含了作者對被殘殺者的深切同情,對屠殺無辜平民的法西斯強盜的憤怒控訴.
③ 歷史、現(xiàn)實,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麗、真實而荒謬的畫面.
歷史的印跡(包括兩位生還者),在這凄風苦雨中,與現(xiàn)實融為一體.殘酷的歷史令人悲哀,但不忘歷史、紀念死者,又是美麗的.這一切都是真實的;納粹竟然認為種族有優(yōu)劣,要消滅劣等民族,是何等的荒謬.
四、探究反思
1、對于當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日本人的態(tài)度和表現(xiàn)有何不同?
西德作家:真誠的懺悔,充滿犯罪感;
日本人:自私的狡辯,企圖開脫罪責“親愛的爸爸媽媽”是南斯拉夫克拉庫耶伐次小城一個叫魯比沙的六年級學生,在法西斯即將把他處死前幾分鐘寫給他父母的遺言中的一句話.這是對生命的渴望,對生活的向往,對法西斯強盜的控訴,對和平的呼喚.課文以此為題,讓人感受到屠殺的野蠻殘酷,引起讀者深刻的思考.薩特的話是很精辟的,特別是說他的記憶是“沉重”的,又是“美麗”的,很可以作為全文作者一行來到克拉庫.耶伐次參加紀念活動,第一部分自然從來到墳地的所見所聞寫起.借莫馬·迪密其之口,訴說當年大屠殺的慘狀,寫親眼所見,寫南斯拉夫人民盛大的紀念活動.
第二部分開頭說“歷史,現(xiàn)實”,
第三部分開頭一段中說“歷史是沉重的.現(xiàn)實呢?”這些地方提示我們,第二部分是回顧歷史的,第三部分則是從歷史的回顧中看現(xiàn)實的走向.文章始終不離這次紀念活動,從活動項目上說,第二部分是記述朗誦、合唱、歌劇等等演出活動,第三部分是記述作家的座談.
作為華裔作家,一顆“中國心”使她聯(lián)想起南京大屠殺,二、三兩個部分都有這個話題,把西方與東方聯(lián)系起來,就擴大到世界和平這個主題.
1.凄風.苦雨.天昏.地暗 .
(這里連用四個句號,起到了什么表達效果?這里僅僅是在描寫天氣嗎?)
2."他們殺孩子、老師,也殺牧人、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純樸普通市民.”
(“全是”一詞強調(diào)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3.歷史,現(xiàn)實,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麗,真實而荒謬的畫面.
(你怎樣理解這看似矛盾的議論?)
4.人,是健忘的.不記仇,很對.但是,不能忘記.
(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這幾句話的內(nèi)涵.)
5.明赫白仍然雙手撐著頭流淚.我和安格爾走過去和他握手.許多人走過去和他握手.
(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明赫白能得到眾人的寬恕和尊重.)
1.這里不僅是描寫天氣,而且在渲染氣氛,“天地亦與人同哀”.連用四個句號,成為四個短句,使每個字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表意功能.讀者的閱讀速度自然放慢,讀兩個字,停頓一下,想像一個畫面.這樣開頭讓讀者一上來就感受到無限悲哀的氛圍.
2.“全是”一詞包含了作者對被殘殺者的深切同情,對屠殺無辜平民的法西斯強盜的憤怒控訴.
3.看似矛盾,其實并不矛盾.成千上萬的人來紀念當年被殘殺的人,特別是兩位生還者來到這里,半個世紀前殘酷的歷史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在凄風苦雨的悲哀氣氛中,歷史和現(xiàn)實融合了.殘酷的歷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沒有忘記歷史,成千上萬人來到這里紀念死者,這又是美麗的.這一切都是真實的;47年前納粹竟然認為種族有優(yōu)劣,要消滅劣等種族,這又是何等荒謬.
4.作者想強調(diào)不能忘記歷史,只有記住歷史,吸取歷史教訓,才能保證世間永遠不再有戰(zhàn)爭和屠殺.
5.明赫白反省本國的侵略罪行,認識非常深刻,感情非常真摯,態(tài)度非常誠懇.半個世紀前的罪行是納粹強盜犯下的,明赫白是沒有責任的,他卻代上一代人受過,所以人們寬恕他,尊重他.
親愛的爸爸媽媽課文及知識點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