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樓拜家的星期天》課文知識點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課文原文:
第一個來到的往往是伊萬?屠格涅夫。他像親兄弟一樣地擁抱著這位比他略高的俄國小說家。屠格涅夫對他有一種很強烈并且很深厚的愛。他們相同的思想、哲學觀點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夢想;相同的文學主張和狂熱的理想,共同的鑒賞能力與博學多識使他們兩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見面,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感到一種與其說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說是心靈內在的歡樂。
屠格涅夫仰坐在一個沙發上,用一種輕輕并有點猶豫的聲調慢慢地講著;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經他的嘴講出,就都帶上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福樓拜轉動著藍色的大眼睛盯著朋友這張白晳的臉,十分欽佩地聽著。當他回答時,他的嗓音特別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須下面吹響一把軍號。他們的談話很少涉及日常瑣事,總是圍繞著文學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帶來一些外文書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譯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詩句。
過了一會兒,都德也來了。他一來就談起巴黎的事情,講敘著這個貪圖享受、尋歡作樂并十分活躍和愉快的巴黎。他只用幾句話,就勾畫出某人滑稽的輪廓。他用他那獨特的、具有南方風味和吸引人的諷刺口吻談論著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他的頭很小卻很漂亮,烏木色的濃密卷發從頭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須連成一片;他習慣用手捋著自己的胡子尖。他的眼睛像切開的長縫,瞇縫著,但卻從中射出一道墨一樣的黑光。也許是由于過度近視,他的眼光有時很模糊;講話時調子有些像唱歌。他舉止活躍,手勢生動,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接著來的是左拉。他爬了六層樓的樓梯累得呼呼直喘。一進來就歪在一把沙發上,并開始用眼光從大家的臉上尋找談話的氣氛和觀察每人的精神狀態。他很少講話,總是歪坐著,壓著一條腿,用手抓著自己的腳踝,很細心地聽大家講。當一種文學熱潮或一種藝術的陶醉使談話者激動了起來,并把他們卷入一些富于想象的人所喜愛的卻又是極端荒謬、忘乎所以的學說中時,他還變得憂慮起來,晃動一下大腿,不時在發出幾聲:“ 可是……可是……”然而卻被別人的大笑聲所淹沒。過了一會兒,當福樓拜的激情沖動過去之后,他就不慌不忙地開始說話,聲音總是很平靜,句子也很溫和。
左拉中等身材,微微發胖,一副樸實但很固執的面龐。他的頭像古時意大利版畫中人物的頭顱一樣,雖然不漂亮,但表現出他的聰慧和堅強性格。在他那很發達的腦門上豎立著很短的頭發,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長滿濃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斷了。這張肥胖但很堅毅的臉的下半部都覆蓋著修得很短的胡須,黑色的眼睛雖然近視,但透著十分尖銳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總使人感到有點嘲諷,他那很特別的唇溝使上唇高高地翹起,又顯得十分滑稽可笑。
漸漸地,人越來越多,擠滿了小客廳。新來的人只好到餐廳里去。這時只見福樓拜做著大幅度的動作(就像他要飛起來似的),從這個人面前一步跨到那個人面前,帶動得他的衣褲鼓起來,像一條漁船上的風帆。他時而激情滿懷,時而義憤填膺;有時熱烈激動,有時雄辯過人。他激動起來未免逗人發笑,但激動后和藹可親的樣子又使人心情愉快;尤其是他那驚人的記憶力和超人的博學多識往往使人驚嘆不已。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話結束一場辯論。思想一下子飛躍過縱觀幾個世紀,并從中找出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較。于是,就像兩塊同樣的石塊碰到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迸發出來。
最后,他的朋友們一個個地陸續走了。他分別送到前廳,最后再單獨和每個人講一小會兒,緊緊握握對方的手,再熱情地大笑著用手拍打幾下對方的肩頭……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課文知識點:
1作者簡介
莫泊桑,法國作家(1850-1893)全名居伊·德·莫泊桑:19世紀后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曾拜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是與契訶夫和歐·亨利并列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又稱短篇小說之王。
2相關背景
文中描寫的四個人物: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都是當時歐洲著名的小說家,也都是作者莫泊桑的良師益友。其中福樓拜對莫泊桑的影響最大,莫泊桑專門師從福樓拜學習寫作。當時他們都居住在法國巴黎,所以經常舉行一些小型聚會,暢談人生,切磋文學方面的問題。作者就是以此為題材對自己的這幾位摯友予以逐一描述。
3主要內容本
文主要敘述了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等幾位作家星期天到福樓拜家做客,談論文學,交流思想的的故事。
4分段及段意本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介紹福樓拜居所的情況和特點。文章開頭先介紹福樓拜住所的陳設,表明福樓拜生活的簡樸,創作的勤奮。同時點出福樓拜每個星期天都要接待客人。
第二部分(第2段),總寫福樓拜朋友很多。這一部分具體介紹了福樓拜每星期天從下午一點到七點都要接待客人的情況。
第三部分(第3至10段),詳細描寫福樓拜接待三位大作家的情況。
看完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