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哪些院校比較好
福建省哪些院校比較好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備注 |
1 | 廈門大學 | 教育部 | 廈門市 | 本科 | |
2 | 華僑大學 | 中央統戰部 | 泉州市 | 本科 | |
3 | 福州大學 | 福建省 | 福州市 | 本科 | |
4 | 福建工程學院 | 福建省 | 福州市 | 本科 | |
5 | 福建農林大學 | 福建省 | 福州市 | 本科 | |
6 | 集美大學 | 福建省 | 廈門市 | 本科 | |
7 | 福建醫科大學 | 福建省 | 福州市 | 本科 | |
8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福建省 | 福州市 | 本科 | |
9 | 福建師范大學 | 福建省 | 福州市 | 本科 | |
10 | 閩江學院 | 福建省 | 福州市 | 本科 | |
11 | 武夷學院 | 福建省 | 南平市 | 本科 | |
12 | 寧德師范學院 | 福建省 | 寧德市 | 本科 | |
13 | 泉州師范學院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本科 | |
14 | 閩南師范大學 | 福建省 | 漳州市 | 本科 | |
15 | 廈門理工學院 | 福建省 | 廈門市 | 本科 | |
16 | 三明學院 | 福建省 | 三明市 | 本科 | |
17 | 龍巖學院 | 福建省 | 龍巖市 | 本科 | |
18 | 福建商學院 | 福建省 | 福州市 | 本科 | |
19 | 福建警察學院 | 福建省 | 福州市 | 本科 | |
20 | 莆田學院 | 福建省 | 莆田市 | 本科 | |
21 | 仰恩大學 | 福建省教育廳 | 泉州市 | 本科 | 民辦 |
22 | 廈門醫學院 | 福建省 | 廈門市 | 本科 | |
23 | 廈門華廈學院 | 福建省教育廳 | 廈門市 | 本科 | 民辦 |
24 | 閩南理工學院 | 福建省教育廳 | 泉州市 | 本科 | 民辦 |
25 |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 福建省教育廳 | 泉州市 | 本科 | 民辦 |
26 | 閩南科技學院 | 福建省教育廳 | 泉州市 | 本科 | 民辦 |
27 | 福州工商學院 | 福建省教育廳 | 福州市 | 本科 | 民辦 |
28 | 廈門工學院 | 福建省教育廳 | 廈門市 | 本科 | 民辦 |
29 | 陽光學院 | 福建省教育廳 | 福州市 | 本科 | 民辦 |
30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 福建省教育廳 | 漳州市 | 本科 | 民辦 |
31 |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 | 福建省教育廳 | 福州市 | 本科 | 民辦 |
32 |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 | 福建省教育廳 | 廈門市 | 本科 | 民辦 |
33 | 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 | 福建省教育廳 | 福州市 | 本科 | 民辦 |
34 |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 | 福建省教育廳 | 福州市 | 本科 | 民辦 |
35 | 福建江夏學院 | 福建省 | 福州市 | 本科 | |
36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 福建省教育廳 | 泉州市 | 本科 | 民辦 |
37 | 福州理工學院 | 福建省教育廳 | 福州市 | 本科 | 民辦 |
38 |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 | 福建省教育廳 | 福州市 | 本科 | 民辦 |
39 | 福建技術師范學院 | 福建省 | 福州市 | 本科 |
高三如何選擇目標大學
不要以為高不低。現在社會靠能力,文憑只是入場券。理想不一定要很高,好到可以去,否則理想還沒有實現,心理很可悲。所以不要太野心勃勃。知道你是怎樣的人,你應該如何設定你的目標。
你想先讀哪個區域。因為全國同類學校太多了,最好在一個地區找一些。
然后在一個區域查看各個學校的信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成績來選擇申請。參照歷年來的錄取分數線,一般來說,除了一些有影響力的名校外,每所學校總是高低不一。
選擇大學的注意事項
1.了解高校招生培養政策:各高校專業招生培養有所不同。除了按專業招生模式,有的高校結合自身發展特點、各專業方向之間的關聯情況,按大類招生培養模式,讓學生在后續學習的過程中逐步確定適合自己的具體專業。
2.從自身條件出發,規避專業招生的特殊要求:進行專業的選擇時,要提前對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和高校招生章程或簡章中一些專業對身體條件、報考語種和單科成績要求等等的特殊要求。
新高考怎么填志愿選大學
在志愿填報上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志愿填報方法,但是總的來說大概就是4個步驟,以下將分別來說說這4個步驟的內容,以及該怎么操作。
第一步:確定位次。就是首先應該查詢自己的高考成績和成高考績所對應的全省排名,還需要關注所在省份的高考成績一分一段表等,要合理給自己定位,清楚知道只能大概能報考什么層次的大學。
第二步:整理信息。整理收集高校招生章程、招生計劃、近幾年的錄取分數及位次、目標院校的辦學綜合情況等。
第三步:確定志愿。在前兩步的基礎上,對照自己的成績位次和選科情況,按照“沖、穩、保”的思路分3個梯度,選擇足量院校專業志愿。
“沖”就是就是可將自己分數不是很夠,卻很喜歡的志愿放在前20-30個左右 “沖一沖”;
“穩”就是將比較有把握被錄取,同時也較喜歡的志愿放在中間50-30個“穩一穩”;
“保”就是將錄取機會比較大,但自己可能不是特別喜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個“保一保”。
第四步:正式填報。在規定時間登陸所在省市的志愿填報系統,按照之前準備好的志愿輸入報考的專業、院校,及時提交報考志愿信息。
高考選擇大學的技巧
1.看大學官網
大學官網是一個非常直觀的了解該大學的渠道,其中基本都會包含學校簡介、專業設置、師資隊伍、校園風景、校園建設等各個板塊,而且大多會進行詳細的介紹,是了解大學的不錯的靠譜方式。
2.分析高校歷年錄取數據
分析大學錄取的數據就是我們能否進入該校,能否進入理想專業的依據。只有通過對往年大學歷年招生情況的數據分析,總結大學招生錄取情況的規律,才使我們能夠更加清晰準確的得到結論。
3.了解高校當年的招生計劃
今年目標大學到底開設了哪些專業;這些專業的具體招生人數如何;開設的這些專業對考生又有哪些具體要求;學費是怎么樣的。這些內容我們都可以在招生計劃中找到。例如:2011年武漢大學開設專業"化學類",計劃在北京市招生2人,學費4500元/年,專業包含應用化學、材料科學與技術試驗班,并且該專業要求考生嗅覺遲鈍不宜報考。這些內容也是我們在選擇專業之前必須要了解的。
4.仔細閱讀該校的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幾乎涵蓋了所有該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信息。這其中包括學校提檔錄取規則,專業錄取規則,入學考核,培訓機制等重要信息。通過招生簡章,我們能了解到目標大學當年的專業錄取規則,這是我們判斷填報相關專業時是否具備足夠競爭力的重要依據,也是我們選擇專業填報策略的重要依據。
志愿填報不懂得怎么填報的話會有掉檔風險,得道高考志愿填報系統整合了全國兩千多所高等院校的,通過“院校查詢”、“專業查詢”、“歷年錄取查詢”等欄目,助力精準報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