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推薦的西安二本院校
值得推薦的西安二本院校
西安航空學院
西安航空學院于1955年正式創建,是一所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二本學校,位于歷史文化名城西安。該二本院校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在歷年來的發展中,辦學實力于水平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目前校內基礎設施完善,師資力量強大。
在專業建設方面,覆蓋航空航天、機械、材料、電氣、交通運輸、工商管理等19個專業大類,涉及工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擁有35個本科專業。該二本院校的就業前景也是相當不錯的,近年來,西安航空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位于省屬高校前列,學校多次榮獲“陜西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以培養學前教育師資為特色的省屬公辦普通二本院校。該校地理位置優越,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校內環境優美,辦學條件優越,師資力量也是相當強大的,該二本院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的高素質高水平教學隊伍。
現有普通二本專業29個,涵蓋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法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8個學科門類小學教育、心理學、漢語言文學、思想政治教育、體育教育、英語、歷史學和生物科學等8個專業被確定為陜西省“雙萬計劃”一流專業。多年來,共培訓基礎教育教師和管理干部16萬余人次,為西安基礎教育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三秦基礎教育教師和校園長的搖籃”。
西安二本大學名單
序號 | 院校名稱 |
1 | 西安醫學院 |
2 | 西安工程大學 |
3 | 西安文理學院 |
4 | 西安航空學院 |
5 |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
6 | 西安培華學院 |
7 | 西安思源學院 |
8 | 西安交通工程學院 |
9 | 西安信息職業大學 |
10 | 西安工商學院 |
11 | 西安明德理工學院 |
填報志愿怎么選擇學校和專業
對于大部分的高職院校來說,還是選專業比較好,畢竟都是高職學校,技術性強的專業畢業后會擁有較好的就業前景,也會讓自己擁有一門特殊的手藝。
選專業的情況下,首先在自己的興趣的基礎下,再選擇學校師資力量較強的專業,這樣填報志愿,錄取下來之后,專業既是自己喜歡的,學校也會重點培養。
選學校的的話,注重校園的各類校園文化與學習氛圍。這樣的校園環境可以做到真正的勞逸結合,認真學習之余,也可以感受多彩的校園文化。
綜合實力強的學校,校園環境好,學習氛圍強烈,好的學習環境是很重要的。這樣的校園環境也能督促自己更好地學習,盡快融入這樣的校園生活,適應學習節奏,提高自己的競爭優勢。
填報志愿這件事一定要根據具體自身的實際情況,按照情況具體分析,畢竟關接下來幾年時間的學習,而不是隨隨便便選的“熱門專業”或是一些自己根本不感興趣的專業。
正確地填報志愿,才能更好地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繼續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選擇正確的專業或者學校,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
高考填報志愿的學校選擇
類型一:國家部委直屬高校,主要分為教育部和工信部以及國家民委直屬幾個類型。
部委直管高校,尤其是教育部和工信部直管的高校,一般名師云集、國家重點學科多,經費充足,碩博點多,主要位于經濟文化、人文條件得天獨厚的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發展空間巨大。
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郵電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等,但是這些學校的錄取分數也較高,屬于中高分數段考生角逐的對象。尤其是這部分名校中的名專業更是一些高分考生追逐的對象。
類型二:省部共建院校,這類院校原來就是屬于教育部直屬的,后來一部分院校就成為省部共建的大學。
這類大學的綜合實力較強,辦學歷史較為悠久,學科門類比較多,在某一方面的實力很突出。比如我們省的西北大學文史實力就比較強,其中的經濟學和新聞學等比較有名。
類型三:省屬高校,這類高校數量龐大,而且成分復雜,辦學實力水平之間也十分的懸殊。
以陜西為例:既有西安建大、理工大、石油大學、外院、西北政法這樣的不僅在西北就是在全國來講也很有名的地域性著名高等學校。也有像榆林學院、商洛學院這樣的位居縣級市的才從專科院校升格后不久的省屬院校。像這樣的例子在全國還有很多。建議考生在報考時,一般可作為二本低分段的保底志愿,也可作為二本壓線考生的首選學校。
類型四:地市所屬高校,這類院校數量極少,主要以師范、醫學院校為主。
當然除了類型分,考生還可考慮學校是否屬于“211”工程院校或“985”工程院校,或者看一所院校的國家重點學科的數量和分布,了解院校的國家重點學科以及碩博點和博士后流動站。
還有一種就是院校的更名,比如青島海洋大學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名稱冠之于國家但是其優勢學科仍然在海洋學科方面。還有些學院更名升格為大學,比如東北電力學院更名為東北電力大學后其優勢學科仍然保持在院校名稱里。甚至有些院校更名后以全新的名稱出現,比如西南師范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合并更名后,變為西南大學,經過仔細探尋后才能知道,其優勢學科就在其農業和師范方面。
填志愿方法
綜合兼顧,統籌考慮。報志愿要綜合考慮和研究很多因素:
一是升學:重點考慮這一因素的考生或家長,一般是高考成績不理想又希望盡快升學的考生,把保證被錄取作為第一目標,其他因素放在其次。考生報志愿在保證能被錄取的情況下,還應該考慮如下因素:一方面,在有限的選擇中,去選擇更適合潛能發展的專業,這將為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開端。另一方面,雖然不能進入符合自我潛能發展的最佳專業,但如進入相近專業,同樣為今后的最佳專業方向的發展打下基礎,再通過考研、讀博得到修正。
二是就業:這往往是一類很有把握上線被錄取的考生,把將來畢業后求職是否方便放在第一位。這幾年我國的職業需求情況變換很快,甚至很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孩子苦惱,家長痛心。有些家長過于把這個因素放在首位,而忽略個人的潛能發展,將會得不償失。因為職業特點變換很快,難以把握。
三是省錢:家庭經濟困難的考生,一般要考慮選擇收費標準相對較低或獎學金、助學條件較好的院校和專業,而把其他因素放在其次。如果自己的潛能發展的確可以在這樣的院校找到相應的專業,那是最好不過了。但如果和自己的潛能發展太背離,也許需要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