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游玩心得
過橋向前走,就來到了長廊。這條長廊長728米,一眼望不到頭,它一共分為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彩畫,共有一萬多幅,而且沒有哪兩幅彩畫是相同的。彩畫中繪畫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等一些名著中的故事情節??粗@些彩畫,我不禁贊嘆起畫這些彩畫的工匠們的精湛技藝。
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半山腰上那座高大的八角寶塔形的建筑就是佛香閣。旁邊古色古香、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登上萬壽山,極目遠眺可以看見頤和園的大半景色:蔥郁的樹叢、朱紅色的宮墻、碧綠的昆明湖、古老的城樓和白塔……
頤和園不愧是首都北京一顆璀璨的明珠!
頤和園游玩心得篇2
很久以來,對于北京,我總是懷有一種較為復雜的情感。既有對這座文明之城的向往憧憬,也有對其車水馬龍之盛況的敬而遠之,又有對登上長城的興奮之情,還有對駭人霧霾的恐懼無奈。
然而在那個暑假,我第一次踏上了首都的土地,心中激蕩著復雜依舊的波濤。望著眼前來去匆匆的游客,我發自內心覺得,這也不過是一場普通的旅程。
直到我來到了頤和園。
漫步于此,是垂柳,是清風。
北京的八月,正如祥子眼中的北平,是那么的熱,那么的悶。毒辣的太陽一絲不吝灼熱的陽光,似乎要把這座名城烤為灰燼。躊躇移步到頤和園,迎接而來的是湖邊一排排垂柳和涼爽的清風,燥熱之意于剎那間煙消云散。蹲坐在湖岸邊,享受著撲面而來的風,躲在垂柳濃蔭下,凝望著蕩起圈圈漣漪的水面,怎一個“愜意”了得!
漫步于此,是庭院,是古樓。
頤和園猶如故宮等景點,也是北京的招牌名勝,自然少不了一絲古老的氣息。各種具有時代特色的房屋和小園琳瑯滿目,在走廊上徐徐漫步,隨處可見樹木怪石,真不愧為“皇家花園”。古樓之下,商人們推介著數不勝數的貨物,人頭攢動,更增添了一份熱鬧和生機。
漫步于此,是感悟,是人間。
走出頤和園,心中對它們的眷戀卻久久不能割舍。人生不也是如此?漫漫長路中的荊棘坎坷不正如同那毒辣的陽光和抑郁的空氣嗎?此時,清風開蒿目,碧水潤蓬心。壓抑之下,請靠近大自然,凝神閉目,小徑漫步。讓微風拂去纏繞心中的迷霧,讓清水滌過覆于靈魂上的塵埃,人世間的一切不也能春暖花開嗎?
那次的踏入北京,不再是一段平凡的旅程。每當憶起北京,復雜的情感也漸漸淡去。因為它——漫步在頤和園的那一刻,帶給了我一次全新的體驗。
頤和園游玩心得篇3
下午,我們前往著名的頤和園,不巧,天氣驟變,下起傾盆大雨,雖然打著傘,還是被雨打濕了衣服,感到有些涼意,爸爸趕緊買了一件簡易的雨衣給我披上。
我們在東宮門下車,一下車就能看到一個高高的牌樓,正面寫著“涵虛”兩字,背面寫“罨秀”兩字,我不理解這兩個詞的涵義,媽媽說,“涵虛”兩字大致是“湖波浩渺” 的意思,“罨秀”兩字大致是指園林清幽。媽媽還說進了園子就會深刻體會到這兩點。東宮門也是頤和園的正門,門上高懸的頤和園的匾額就是光緒皇帝的手書,頤和二字則取頤養精神、心情平和的意思。
進入東宮門往前行,便來到了仁壽門,迎面看到的五塊太湖石叫作峰虛五老,寓意長壽。我最感興趣的是在漢白玉須彌座上的那只銅制麒麟,只見它腳下踩著個球,身披一件金黃色的鎧甲,昂著頭,神氣的站在那里,像一位英勇的大將軍。導游告訴我們,這只銅麒麟是圓明園的遺物,原來有一對,是在火燒圓明園的時候,丟了另一只。麒麟俗稱四不象,是龍九子之一,象征吉祥富貴。接著往前走,我看到了一只龍和一只鳳。奇怪的是,鳳的腳下踩著江山和玉璽,而龍的腳下卻什么也沒有。原來,是慈嬉太后故意這樣做的,因為,一直以來都是龍在上,鳳在下,她想讓龍在下,鳳在上,所以故意安排做成這樣的。再往前走,我看到了以前光緒皇帝被慈嬉太后軟禁起來的那間屋子,透過窗子我看到了屋子的正中央有三個大字,上面寫著“景陽宮”可是,奇怪的是,這“景陽宮”的“景”字上面的“日”字少了一橫,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這“景”字是太后故意漏掉的,是慈嬉太后想讓光緒皇帝永不見天日。哎,母子都要這樣爭斗,看來在皇宮里真的只有權勢,沒有親情了??赐炅司瓣枌m,我們又來到了慈嬉太后住的屋子。只見屋子里到處都是一口一口的大缸。導游介紹說:“這里面原來都是裝新鮮的南方水果,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聞香氣的,而且每天都要換掉?!薄昂?,慈嬉太后也太浪費了!”我想。導游還告訴我們,就連中國的第一盞電燈也是在慈嬉太后的屋子里呢。
出了院子,眼前一亮,只見昆明湖水天空闊、旖旎動人,實在是美極了。在雨霧中,遠處的十七孔橋迷迷蒙蒙,若隱若現,湖中島也猶如蓬萊仙島,顯得有些飄渺。我們撐著傘沿著湖邊漫步,也有幾分情趣??上У氖谴笥臧蹴?,我們不能泛舟湖上,也沒法登上萬壽山,只走了頤和園的七分之一,實在太遺憾了。媽媽安慰我:“不要緊,等天晴了,我們再來?!毕氲较麓芜€要來游玩,我又興奮起來。走出大門時,我忍不住說了一聲:“改天再見!”
頤和園游玩心得篇4
在夏風溫柔的輕撫下,在鳥兒清脆的鳴囀中,我們一行人乘著畫舫,來到了美不勝收的頤和園。
初入頤和園,我們就來到了清代最大的皇家湖泊——昆明湖。昆明湖如同一塊在群山懷抱中的碧玉,無風時它像一塊靜臥著的玉石,有風時便起圈圈漣漪。湖中心有三個小島,象征著蓬萊、方丈、瀛洲。遠看三座小島猶如三把寶劍直插云霄,近看它們就像碧玉盤里的三顆寶珠一般美麗。
接著,我們來到了著名的十七孔橋。十七孔橋從東堤通至南湖島,它是頤和園中最長的橋。顧名思義,它的橋身有十七個孔。這十七個孔洞不僅看起來美觀,而且還可以在發水時疏通洪水。這就和趙州橋的孔洞有異曲同工之妙了。它們都凝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十七孔橋最精致的,便是橋欄上雕刻的那些小巧玲瓏、活潑可愛的石獅子了。它們有的在把玩著手中的繡球,有的在媽媽膝下嬉戲玩鬧,有的正呆萌可愛地思考著自己的“獅生”呢……真可謂巧奪天工啊!
后來,我們還到了那肅穆的萬壽山、排云殿、德輝殿、佛香閣……
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出園的時間。走在回程的路上,我一邊回味著頤和園中的那些景點,一邊不由自主地心生感慨。這凝結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頤和園,不僅是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更是令所有中華兒女們自豪的藝術瑰寶啊!如果有機會,我真想再次細細游歷頤和園!
頤和園游玩心得篇5
坐游船來到頤和園的昆明湖,導游領我們游覽了長廊、十七孔橋和排云殿三個景點。
長廊果然很長,是一條五顏六色的畫廊,廊間的每根枋梁上都畫著不同的彩畫,每一幅彩畫都有著神奇的魔力,讓我們穿越時空,仿佛回到了古代。
到了十七孔橋,弟弟妹妹先開問了。導游笑著介紹,“十七孔橋是頤和園內最大的石橋。橋由17個孔組成,長150米,橋上石雕極其精美,每個橋欄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態各異的獅子,大大小小共544個,沒有兩個獅子是完全一樣的。至于為什么要修17個孔,那是因為不管從哪一邊數過去最中間的橋洞肯定是第九個,象征著皇家的九五之尊。”“哦,原來是這樣啊?!贝蠹一腥淮笪颍和尜p處處皆學問啊!
在排云殿里,我們左瞧右看,覺得不大不小的排云殿很有氣勢?!芭旁频罱ㄔ谑龅脑屡_上,殿正中為九龍寶座,是慈禧太后壽辰時受賀之座。東配殿叫芳輝殿,西配殿為紫霄殿?!甭爩в芜@么一說,再看看排云殿,好像更氣派了。
為了感謝導游阿姨的服務,大伯伯邀請她和我們合影留戀。出了頤和園,我想,今天不僅游覽了頤和園,還學到許多知識,真是“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啊!
頤和園游玩心得篇6
游客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將帶領你們到世界遺產名錄——頤和園觀看。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蔣,你們可以叫我蔣導。
游客們,你們知道頤和園的歷史嗎?“頤和園”以前叫“清漪園”,既舒適又美麗,是清朝皇帝休息的地方。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偷取頤和園里的珍寶, 還 放火燒了頤和園里的大部分建筑物。慈禧太后為了自己享樂,竟然從軍隊里拿出大量錢力、物力,于1888年,重建“清漪園”,并將此園改名為“頤和園”。
好了,游客朋友們,你們聽完了頤和園的歷史一定很想去看看吧!我們走進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了北京有名的“長廊”。長廊長700多米,分成273間,每一件都有五彩的畫,畫上面的人物、風景、花草都各不相同,幾千幅畫沒有一幅圖畫相同。
游客朋友們,再往上走就是萬壽山了,抬頭向上望,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物聳立在半山腰,大家還可以看到閃閃發光的琉璃瓦。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建筑嗎?這是佛香閣,下面有一排排金碧輝煌宮殿,那是排云殿。游客朋友們,我們不妨上山看看吧!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了,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湖中心有一個美麗的小島,大家走過這座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游玩了。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所以又叫十七孔橋。大家仔細觀察,你們會發現橋欄桿上的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些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游客朋友們,我們本次的旅行到此結束,感謝大家對我這次導游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希望大家不要忘記今天愉快的旅行,也祝愿大家今后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頤和園游玩心得篇7
我同爸爸媽媽一起坐飛機來到了北京頤和園玩耍,頤和園真是太美了!
一進頤和園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澄碧入鏡的昆明湖。風輕輕拂過,湖面漾起了粼粼的波紋。太陽照向湖面,使湖面金光閃閃。五光四色。在湖面上,有幾艘小船在蕩漾,猶入一只只水鳥自由自在的浮在水面,為一望無際的昆明湖另填了幾分色彩,猶如玉帶明珠。湖岸邊,爭芳斗艷的荷花盡情的綻放。一朵朵荷花說:“我們是最美的!”游人們一邊觀賞一邊評說,頤和園頓時熱鬧起來。
再往前走,那就來到了藝術長廊。長廊真是名不虛傳,一共猶100多間。這兒到處都洋溢著一種古香古色的味道。
長廊的柱子上。欄桿上。天板上有著古代畫家的名畫,還有些題詩題詞和人物花草鳥獸,栩栩如生,別有一番情趣每個小間都很別致。很生動。人們在里面欣賞詩畫簡直是一種美的享受??蠢哿?,還可以在長椅上,休息一下。長廊兩旁百花爭艷,粉的似霞,紅的似火,黃的似金,絢麗無比,一簇一簇,美不勝收。
穿過長廊我們登上半山腰,金碧輝煌的佛香閣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兒塑立著形態各異的菩薩。有愛笑的彌勒佛,有拿著凈瓶的凈瓶菩薩,還有貪睡的臥地佛。而最大的佛則是地藏王,他身上還鍍著金子,金光閃閃。見的哦我就拜,我恭恭敬敬地向他們作儀,愿他們保佑我們全家平安快樂。佛香閣是用條形方磚建成的。古代勞動人民真是太偉大了,把佛香閣打扮得如此漂亮,那個時候沒有汽車起重機,是一步一步搬上去的。站在佛香閣上,能夠望穿整個頤和園。艷陽高照,青山綠水鮮花。讓頤和園多了幾分壯美,多了幾分迷戀。
更令人注目的是十七孔橋。十七孔橋面向昆明湖正中心小島。十七孔橋,因為橋下有十七閣橋洞,因此得名。這座橋長約58米,寬約4米。橋的扶手。欄桿上雕有各種各樣的圖案。特別是石獅子,大小不同。姿態各異。栩栩如生,一個個活靈活現。有的飛奔向前,有的正在嬉戲玩耍,正是獨具匠心,叫人稱絕。傳說,這座橋是幸福快樂的象征,于是我走上這座橋。
參觀完頤和園,禁不住贊嘆出一句:“頤和園真是太美了,不愧為最美的園林,不愧為人民勞動的結晶,不愧為中國文化的愧寶!”
頤和園游玩心得篇8
北京是一個擁有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遺產的城市,也是一個有很多小吃,胡同的地方。
在周末的時候,媽媽第一次帶我來到頤和園輕松的游玩,在家里常聽大人說頤和園很美。
我們乘坐地鐵來到頤和園,我們走進頤和園的大門,我放眼望去,只見寬闊的大河展現在我們眼前,河面很平靜,微風一吹,就能看見何好像有煩惱似的,皺起眉頭,我們向前走著,我見河面有一只大鴨子,帶著五只小鴨子,它們的叫聲回蕩在我耳邊。我笑呵呵,談論著他們,這事就在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座壯觀的大橋,我跳起來說,那是不是神經,17孔橋,媽媽回答,那就是17孔橋。
17孔橋橫臥在湖上,即使通往湖的道路,又是一處叫人過目不忘的景色,造型十分優美,原來只有皇帝能在上面走,別人就不能,而我現在卻在這走,是多么難得呀,我們邊聊天邊走。我們穿過一道拱門,一片荷花,映入眼簾時,亭亭玉立的荷花和底下的補水,讓人感到一片生機,媽媽給我照相后,擺著各種各樣的姿勢,我們又來到了長廊,哪個天花板繪上了各種圖畫,而且一條下去絕不重復,穿越這條長龍,可以進入那意境,就這樣熬著走,不知走了多久,卻覺得意猶未盡。
走了很長時間,終于走出長廊,讓人如癡如醉,久久不愿離去。
頤和園游玩心得篇9
北京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園林,是我國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園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覽勝地之一。風景秀麗的它,向世人展示著中國皇家園林的美。
一進頤和園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澄碧如鏡的昆明湖。
微風輕輕拂過,湖面漾起了粼粼的波紋。太陽照向湖面,湖面金光閃閃,五光十色,在湖面上,有幾艘小船在蕩漾,猶如一只只水鳥自由自在地浮在水面,為一望無際的昆明湖平添了幾分色彩。湖岸邊,爭芳斗艷的荷花盡情地綻放,一朵朵的荷花仿佛在說:“快來看看,我美不?”
隨著三五成群的游客們走向十七孔橋,十七孔橋的橋頭上有一只只栩栩如生的獅子,并且這544只獅子,神態各異,姿態不同,看上去惟妙惟肖,每個橋墩上都雕有瑰麗的圖案,這些圖案美觀大方,十分和諧,就連橋的里面都雕刻的十分古樸。
再往里走,就來到了長廊,長廊總共有一百多間,長廊的柱子上天花板上都刻有古代畫家的名畫,還有些提詩提詞和人物,非常的生動。如果累了,還可以在長椅上休息一下,長廊兩旁,百花盛開,粉的似霞,紅的似火,黃的似金,絢爛無比,一簇堆在另一簇上,美不勝收……
出了頤和園,我還久久沉浸在這園子的美當中,頤和園真真地讓人流連忘返呀!
頤和園游玩心得篇10
游覽過北京的人,都愛提起頤和園,就像談起自己最熟悉的朋友,心中充滿了深深的懷念。那曲折別致的假山,綠水圍繞;那玲瓏剔透的樓閣,耀人耳目;那青翠繁茂的樹木,令人陶醉。把它比作一顆出土的明珠是一點也不過分的,如果你去游覽一番,再細細咀嚼,就更會覺得這一比喻是恰到好處了。
全園的中心是一座大山,那高聳的假山全由黃石堆砌而成,山下流水淙淙,傳來一片悅耳的聲音。山上樹木蔥籠茂盛,清香撲鼻;沿路怪石嶙峋,花草參差。更妙的是,在山腰看圍墻,只見一條磚瓦砌成的石龍盤繞而上,栩栩如生,好像真要騰云駕霧飛越而去。再往上石梯就比較陡峭了,蜿蜒曲折,有時能看見山頂上的游客,聽到他們的談笑聲,但真要到頂,還要努力呢。終于到達山頂,鳥瞰全園,樓臺亭閣掩映于綠水青山之間,氣勢雄偉,煞是好看。
法國有位傳教士曾這樣描述頤和園:----以人工疊石成小山,有高二丈至五丈者,聯貫而成無數小山谷,谷之低處清水注之----谷中池畔有庭院,有敞廊,有花園,有瀑布----山丘之上遍栽林木,而以花樹為多,真人世間之天堂。
頤和園展示了中國園林傳統的風貌,高峻的樓臺,清幽的庭院,其間曲折密布的小徑相連接。即使嚴寒的冬天,連綿不斷的峰巒仍披著綠裝,色濃似染,空氣清新。漫步其間,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頤和園放射出的光彩,足以讓我們自豪地說:頤和園,美麗的園林,是我們的!是的,的確是的,頤和園是一顆鑲嵌在廣闊國土上、鑲嵌在人民心頭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頤和園游玩心得篇11
早就聽說頤和園的景色美不勝收,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去了我多次在書里,夢里見到的頤和園。
頤和園的前身是清漪園。清漪園始建于1750年,是乾隆皇帝為母親祝壽的時候修建的皇家園林。在1760年的時候完工,1860年的時候,英法聯軍侵入中國,把頤和園毀于一旦。1886年的時候慈禧貪圖享樂,挪用海軍經費重建。后改名為頤和園。1900年的時候又遭八國聯軍的嚴重破環。1902年的時候再次修復。于1924年正式批為公園。我們才有幸走進頤和園。
走進頤和園,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水氣氤氳的昆明湖。幾只小船在湖中蕩漾。在昆明湖的中央是一座建筑獨特的十七孔橋。十七孔橋是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的。橋上有許多石獅子。這些小石獅子造型各異。它們有的在玩繡球;有的依偎在媽媽懷里;還有的張開爪,仿佛在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橋上的獅子就像就像盧溝橋的獅子一樣,數也數不清,我想:大概只有設計師才能數清吧。
再向右走就是德和園。德和園是慈禧太后看戲的地方,在那里有一間展廳,里面有兩輛黃包車和一輛馬車,在里面還有一輛黑色的轎車,你可別小瞧它,它可是世界上第一代奔馳車呢。!
我們又向前走,到了樂壽堂,在那里我們看到了敗家石。它還有一個傳說呢:有一個朝廷官員名叫米萬鐘。他家里很富有,花園裝飾得也很華麗。當他聽說了有一塊石頭很珍貴時,便花重金買了下來,用來裝飾自家的花園可不幸的是:在途中,米萬鐘敗了一場官司,被送進了大牢。從此以后他就家道中落了,自然付不起這塊石頭的運費了。于是,這塊石頭就被隨隨便便地放在了路邊。一次,乾隆皇帝游玩的時候恰巧看見了這塊石頭,便命人把他搬到了頤和園。再把這塊石頭搬到頤和園后,朝廷就逐漸走向了滅亡……
樂壽堂的左邊就是長廊了。長廊全長七百二十八米,有畫一千四百余幅,有"世界上最長的畫廊"之美譽,走進長廊,在長廊的兩側有兩幅畫卷,上邊分別寫著:清河郁云和流清靜俯。放眼望去,長廊就像一條騰飛的巨龍。它展現了古代建筑文明的精髓,長廊里面畫滿了壁畫,有亭臺樓閣,有蟲鳥花草。坐在長廊邊上,環顧四周,在昆明湖邊上有許多柳樹。它們婉如窈窕的淑女,在昆明湖旁梳理自己秀美的長發,她們一邊梳理著,一邊"沙沙"地唱著動聽的歌曲,給人以美的享受。
坐在長廊邊上,我看見了一池荷花,有的含苞待放,像熟睡的小姑娘。盛開的荷花在荷葉的襯托下就像一個穿著綠色裙子,粉色上衣的陽光燦爛的小姑娘,小魚喜歡在她腳下嬉戲,愛美麗的小蝴蝶喜歡在她的發梢上停留。
最后我們游覽了壯觀的佛香閣,雄偉的排云殿等景點。真是"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頤和園真遺憾!"
頤和園游玩心得篇12
當天才剛剛亮的時候,我們已經乘著巨大的飛機直飛北京,開始了這篇多文章組成的小故事:《北京,我來了》。
讓我們踏上第一個景點吧!接下來我們要去游玩的地方是……頤和園!經過語文書上的學習,我們也了解了一下頤和園,就讓我這個導游帶你們去游覽一下頤和園吧!
我們現在踏進了頤和園的大門,來到了一個有紅色的大柱子、金屋頂的屋子前面,門上面的大牌子上面寫著大大方方的三個字:仁壽殿。你在仁壽殿的前面能看到用銅做的一只銅鳳和兩條銅龍,銅龍站在銅鳳的兩邊,你會有一個疑問:“為什么有兩條龍?一條龍就代表一個皇上,難道這里住了兩個皇上?”其實這里是慈禧太后見功臣們的房間,慈禧太后那時的地位很高,所以這就可以顯示出慈禧太后的地位。
我們再來看看慈禧太后其他的地盤吧!你看到了嗎?一個類似四合院的房子方方正正的豎立在那里,院子里有幾顆正要綻放花朵的桃樹(可能是后來種的),這里就是慈禧太后住的地方。你可別看這個院子那么簡單,你進去看一看就會眼紅,恨不得把這個院子和這些房子都給搶過來。
看完樂壽堂,也要看看宜蕓館哦!你看到里面的那塊大石頭了嗎?這是慈禧太后在香山發現的,因為很喜歡,所以就派人抬到自己家里;可是石頭太重,所以抬石頭的工人們就把石頭都到了半路上。后來有一個皇上看到了這塊大石頭,就用重金購買工人把這塊石頭一道了宜蕓館。
頤和園里還有許多景點,如果我全說出來就算講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我們下次再見!
頤和園游玩心得篇13
頤和園是北京之行的必到之地。
一進園門,我們就來到了有名的長廊。冬天,長廊邊花壇里的花已不見了蹤影,唯獨長廊里的畫還是那樣燦爛多姿,有美猴王的故事,有水滸傳的故事,有三國演義的故事,還有很多佛教故事,都畫得美倫美奐,沒有哪兩幅畫是相同的。
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下。我們往上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這就是佛香閣。冬天的佛香閣失去了綠樹的掩映,顯得更加金碧輝煌,宏偉高大。大家登上萬壽山,爬上了20米高的石基往下看,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昆明湖好像一位睡美人,靜靜地躺在那里。那雪白的衣服,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耀眼的光芒,有許多小黑點在它的衣服上跳躍、舞動!
我們順著山路走下萬壽山,來到昆明湖邊。這時,哥哥提議去冰上走走,可大家看到冰面是透明的,有些擔心。這時,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拉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孩從湖對面的冰上走來。我們馬上問:“這冰結實嗎?”老奶奶說:“十分結實,有一二米厚呢!”于是,大家才小心翼翼地走到冰面上。哥哥一到冰上,就身輕如燕,腳下像穿著冰鞋一樣飛快地前進,看得我們眼花繚亂。我從來沒有在冰面上走過,因此十分謹慎,像蝸牛一樣前進著。剛想跑幾步,腳上開始打滑,重心不穩,只得慢慢地走,不一會兒全身熱乎乎的。
我們踏著冰面,來到了頤和園的著名景點十七孔橋下。這里人特別多,有的在滑小冰車,有的在玩冰刀,還有的竟然在冰釣呢!我們在橋下也玩了起來。
冬天的頤和園別有一番情趣!
頤和園游玩心得篇14
去年暑假,我同爸爸媽媽一起坐飛機來到了北京頤和園玩耍,頤和園真是太美了!
一進頤和園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澄碧入鏡的昆明湖。風輕輕拂過,湖面漾起了粼粼的波紋。太陽照向湖面,使湖面金光閃閃。五光四色。在湖面上,有幾艘小船在蕩漾,猶入一只只水鳥自由自在的浮在水面,為一望無際的昆明湖另填了幾分色彩,猶如玉帶明珠。湖岸邊,爭芳斗艷的荷花盡情的綻放。一朵朵荷花說:“我們是最美的!”游人們一邊觀賞一邊評說,頤和園頓時熱鬧起來。
再往前走,那就來到了藝術長廊。長廊真是名不虛傳,一共猶100多間。這兒到處都洋溢著一種古香古色的味道。
長廊的柱子上。欄桿上。天板上有著古代畫家的名畫,還有些題詩題詞和人物花草鳥獸,栩栩如生,別有一番情趣每個小間都很別致。很生動。人們在里面欣賞詩畫簡直是一種美的享受??蠢哿?,還可以在長椅上,休息一下。長廊兩旁百花爭艷,粉的似霞,紅的似火,黃的似金,絢麗無比,一簇一簇,美不勝收。
穿過長廊我們登上半山腰,金碧輝煌的佛香閣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兒塑立著形態各異的菩薩。有愛笑的彌勒佛,有拿著凈瓶的凈瓶菩薩,還有貪睡的臥地佛。而最大的佛則是地藏王,他身上還鍍著金子,金光閃閃。見的哦我就拜,我恭恭敬敬地向他們作儀,愿他們保佑我們全家平安快樂。佛香閣是用條形方磚建成的。古代勞動人民真是太偉大了,把佛香閣打扮得如此漂亮,那個時候沒有汽車起重機,是一步一步搬上去的。站在佛香閣上,能夠望穿整個頤和園。艷陽高照,青山綠水鮮花。讓頤和園多了幾分壯美,多了幾分迷戀。
更令人注目的是十七孔橋。十七孔橋面向昆明湖正中心小島。十七孔橋,因為橋下有十七閣橋洞,因此得名。這座橋長約58米,寬約4米。橋的扶手。欄桿上雕有各種各樣的圖案。特別是石獅子,大小不同。姿態各異。栩栩如生,一個個活靈活現。有的飛奔向前,有的正在嬉戲玩耍,正是獨具匠心,叫人稱絕。傳說,這座橋是幸福快樂的象征,于是我走上這座橋。
參觀完頤和園,禁不住贊嘆出一句:“頤和園真是太美了,不愧為最美的園林,不愧為人民勞動的結晶,不愧為中國文化的愧寶!”
頤和園游玩心得篇15
以前我只在書上看到過頤和園的景色,今天我可以親眼目睹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林園了。
我們從東宮門進入頤和園,經過仁壽殿,來到了昆明湖邊。放眼望去,昆明湖晶瑩剔透,湖水在清風的吹拂下微微泛起漣漪,再加上七月份正值荷花盛開之際,大片碧綠的荷葉襯著朵朵盛開的荷花,讓人覺得心曠神怡。我不禁想起了蘇軾的詩句:“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北京的昆明湖并不比我們杭州的西湖遜色多少。
再往前,就是著名的長廊了。長廊長700多米,一眼望不到頭。紅漆的欄桿,抬頭往上看,每一橫欄上都畫著各種精美的圖案,人物、花草……什么都有,但沒有一幅是一樣的。我想這可能就是它的經典之處吧。長廊里坐滿了游客,他們乘著湖面吹來的清風,觀賞著昆明湖的美景,久久不愿離去。
走過了長廊就到了萬壽山。一眼望去,萬壽山滿山是古柏蒼松,佛香閣就在那里。佛香閣里面金碧輝煌,簡直就是人間仙境。
我們一直游到很晚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頤和園。但頤和園的美景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