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的游玩心得
頤和園的游玩心得篇1
這個暑假,媽媽帶我游玩了馳名中外的北京頤和園。
頤和園座落在北京的西郊,是中國保存最好的皇家園林,也是北京的重要旅游景點之一。我們是坐著游船去的,一路上我的心情無比激動。上了岸,我們先是順著鵝卵石鋪成的小路來到了昆明湖邊,昆明湖水面靜得像一面鏡子,湖水綠得像一塊碧玉,湖水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沙石,魚兒在水里歡快地游著,昆明湖上有一座石橋,導游說,這座橋有十七個橋洞,所以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許多石柱,上面雕刻著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小獅子。看著這些小獅子,我仿佛穿越到了二百年前,仿佛旁邊都是宮女和太監,仿佛自己就是清朝的皇帝。
離開十七孔橋,我們繼續往前走,就到了頤和園最有名的地方:長廊。長廊全長700多米,上面描繪了14000余幅彩畫,是中國最長、最大、最負盛名的畫廊。上面畫著五彩的畫,有花鳥蟲魚、人物、風景,每一幅畫都栩栩如生。看著這令人贊嘆的建筑,我不禁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所折服。由于長廊太長,我們的時間有限,只能遺憾地去別的地方了。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慈禧太后上朝的大殿。只見里面金燦燦的一片,還有一些叫不出名的瓷器。殿外銅鹿、銅鶴、銅獅等動物依次林立,場面非常華麗。看到這些,不禁讓我想起了甲午海戰的慘敗,如果用修頤和園的錢去買軍火,說不定中國就會打敗日本,臺灣等地就不會被侵占。
參觀完頤和園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這次的游覽可真讓我長見識了。
頤和園的游玩心得篇2
當天才剛剛亮的時候,我們已經乘著巨大的飛機直飛北京,開始了這篇多文章組成的小故事:《北京,我來了》。
讓我們踏上第一個景點吧!接下來我們要去游玩的地方是……頤和園!經過語文書上的學習,我們也了解了一下頤和園,就讓我這個導游帶你們去游覽一下頤和園吧!
我們現在踏進了頤和園的大門,來到了一個有紅色的大柱子、金屋頂的屋子前面,門上面的大牌子上面寫著大大方方的三個字:仁壽殿。你在仁壽殿的前面能看到用銅做的一只銅鳳和兩條銅龍,銅龍站在銅鳳的兩邊,你會有一個疑問:“為什么有兩條龍?一條龍就代表一個皇上,難道這里住了兩個皇上?”其實這里是慈禧太后見功臣們的房間,慈禧太后那時的地位很高,所以這就可以顯示出慈禧太后的地位。
我們再來看看慈禧太后其他的地盤吧!你看到了嗎?一個類似四合院的房子方方正正的豎立在那里,院子里有幾顆正要綻放花朵的桃樹(可能是后來種的),這里就是慈禧太后住的地方。你可別看這個院子那么簡單,你進去看一看就會眼紅,恨不得把這個院子和這些房子都給搶過來。
看完樂壽堂,也要看看宜蕓館哦!你看到里面的那塊大石頭了嗎?這是慈禧太后在香山發現的,因為很喜歡,所以就派人抬到自己家里;可是石頭太重,所以抬石頭的工人們就把石頭都到了半路上。后來有一個皇上看到了這塊大石頭,就用重金購買工人把這塊石頭一道了宜蕓館。
頤和園里還有許多景點,如果我全說出來就算講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我們下次再見!
頤和園的游玩心得篇3
頤和園是國家5A級景區,它原名叫清漪園。占地面積為二百九十公頃,是乾隆皇帝為慶祝母親六十大壽所建,后來被八國聯軍焚燒,光緒十四年又重建。
今天,我們乘坐畫舫來到了頤和園,就是想看看這遠近聞名的地方。剛進大門,我就看到了一座拱橋,這橋很拱,天知道這橋是怎么造起來的,橋的下面是一個半圓形的孔,這個孔和它水中的倒影合起來,就像圓圓的月亮。彎彎的橋在平靜的湖面上靜靜地躺著,像彩虹一樣連接著兩岸。整座橋顯得很精致!
順著小路往前走去,兩邊綠樹成蔭,柳樹垂下了長長的枝條,一陣微風吹過,它們像小姑娘一樣搖擺著頭發,羞澀地看著我。游客們走累了,就坐在椅子上休息、乘涼,小鳥為他們唱著優美的歌,果然是度假勝地,真是人間天堂!
再往前走,就到了十七孔橋,十七孔橋是仿造盧溝橋建造的,有十七個橋洞。走到橋上,會看到許多石獅子,有的獅子腳底下躺著一只小獅子,好像在保護自己的孩子;有的獅子趴在石頭上,仰望著天空,耀武揚威,好像天下為它獨尊;還有獅子腳下抓著一個繡球,朝著天空大吼,好像在保衛它的家園。
過了十七孔橋,到了湖中心的小島上,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門,門上有霄凌兩個字,這座門五顏六色,畫著各種花紋和龍,還有好幾座門也是這種形狀。接著往右走,就到了廣潤靈雨祠,這里面擺著好多人的祈福物品。除此之外,還有月波樓、澹會軒等建筑。因為頤和園真的太大了,聽導游說要花一天半時間才能走完整個頤和園,所以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北京的頤和園真是個美麗的皇家公園。
頤和園的游玩心得篇4
去年暑假,媽媽帶我去北京游玩。那里最讓我留戀的是美麗的皇家園林---頤和園。
走進頤和園,我們來到了萬壽山腳下。萬壽山真峻峭啊!萬壽山形狀像個大桃子,聽說是皇上為母后辦壽才把山挖成壽桃形狀的,起名萬壽山。順著石階向上走,前面蜿蜒曲折,石階的兩旁是青翠的樹林,精致的樓閣,別致的假山,還有游客的談笑聲。我和媽媽累得滿頭大汗終于爬到了頂峰。從山頂往下看,頤和園的大半景色盡收眼底,真是美不勝收啊!
從萬壽山下來,來到了昆明湖。昆明湖真靜美啊!我和媽媽坐著龍舟,欣賞昆明湖的美景。昆明湖像一面鏡子似的,龍舟劃過水面,不留一點痕跡,湖面綠得像一塊翡翠。我坐在船上,微風拂過我的臉龐,使我心曠神怡。舉目遠眺,空中云霧繚繞,亭臺樓閣倒映在湖面上,我好象置身于一幅美麗的畫卷之中。我把手伸進水里,水里很暖和。我一抓,竟然抓了一把水草,太有趣了,我向媽媽顯示我的“戰利品”,媽媽用相機把這開心一刻拍了下來。船上還有一個外國小孩兒,他興高采烈地說:“beautiful,beautiful!”看,連外國人都對我們中國的美景贊嘆呢!
下了龍舟,我們來到了十七孔橋。十七孔橋真精致啊!這座橋一共有十七個橋洞,橋柱上有好多獅子,每只獅子形態各異,惟妙惟肖。有的大獅子仰望天空,好像在思考問題;有的小獅子,可能太淘氣了,被大獅子壓在爪子底下;有的獅子像模特一樣,擺好姿勢讓我們拍照……
走過了十七孔橋,我和媽媽在林陰小道上散步,兩邊的垂柳好像害羞的小姑娘,梳理著她們美麗的秀發。這個大公園非常幽靜,我們慢慢地走著,欣賞著,陶醉著……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就是一位格格,帶著皇后在這里散步。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了出口,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美麗的頤和園。
我愛美麗的頤和園,我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頤和園的游玩心得篇5
八月六日晚坐火車去北京,七日早六點多到達北京,七點入住鴻煒億家酒店,八點多辦理好公交卡,就出發去頤和園。
九點多來到頤和園門口,一進大門,就看到橫跨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橋,它東接廊如亭,西連南湖島,宛如長虹臥波,蔚為壯觀!橋柱上雕刻的五百多只石獅子,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仿佛與游客親切交談,不少游客抱著石獅留影。
從十七孔橋回來,沿昆明湖的右側往上走,參觀了文昌院,里面珍藏著各種奇珍異寶,感受到古文化的內涵。出來文昌院,來到長廊,它位于昆明湖的北岸,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中以排云亭分為東西兩段,全長七百多米,一萬四千余幅彩繪,繪畫色彩絢麗,形態逼真,不愧為世界最負盛名的畫廊!游人至此,循廊觀景,一步一趣,仿佛置身畫中。
走出長廊,登上巍峨靈秀的萬壽山,山上古木參天,有的蒼翠挺拔,有的千姿百態,滿山的古柏蒼松掩映著宏偉的宮闕殿宇、寶剎名祠,精美絕倫的銅雕、石雕點綴其間,樓廊殿閣星羅棋布。登上佛香閣,如入天宮,佛香閣是當年老佛爺上香拜佛之地,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站在佛香閣往下看,昆明湖煙波浩渺,像一面寶鏡,嵌在群山之中,它接杭州西湖長堤,鑲東海身山仙島,湖山輝映,景色連天。湖上的游船來往穿梭,點綴湖中,讓人感到如詩如畫,如夢如幻,恍入人間仙境。
從佛香閣下來往后走,就來到蘇州街,蘇州街是著名的皇家園林買賣街,位于萬壽山后溪河中段,這里別有一番江南風味,蘇州街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河道兩旁的宮廷街肆,清秀別致,里面的商品琳瑯滿目,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頤和園這座造景最豐富的皇家園林,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華文明的燦爛瑰寶!游園其中,仿佛置身在民族文化的歷史畫卷,讓人流連忘返。
頤和園的游玩心得篇6
在夏風溫柔的輕撫下,在鳥兒清脆的鳴囀中,我們一行人乘著畫舫,來到了美不勝收的頤和園。
初入頤和園,我們就來到了清代最大的皇家湖泊——昆明湖。昆明湖如同一塊在群山懷抱中的碧玉,無風時它像一塊靜臥著的玉石,有風時便起圈圈漣漪。湖中心有三個小島,象征著蓬萊、方丈、瀛洲。遠看三座小島猶如三把寶劍直插云霄,近看它們就像碧玉盤里的三顆寶珠一般美麗。
接著,我們來到了著名的十七孔橋。十七孔橋從東堤通至南湖島,它是頤和園中最長的橋。顧名思義,它的橋身有十七個孔。這十七個孔洞不僅看起來美觀,而且還可以在發水時疏通洪水。這就和趙州橋的孔洞有異曲同工之妙了。它們都凝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十七孔橋最精致的,便是橋欄上雕刻的那些小巧玲瓏、活潑可愛的石獅子了。它們有的在把玩著手中的繡球,有的在媽媽膝下嬉戲玩鬧,有的正呆萌可愛地思考著自己的“獅生”呢……真可謂巧奪天工啊!
后來,我們還到了那肅穆的萬壽山、排云殿、德輝殿、佛香閣……
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出園的時間。走在回程的路上,我一邊回味著頤和園中的那些景點,一邊不由自主地心生感慨。這凝結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頤和園,不僅是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更是令所有中華兒女們自豪的藝術瑰寶啊!如果有機會,我真想再次細細游歷頤和園!
頤和園的游玩心得篇7
今天,我們去頤和園參觀。
一大早,我們就出發啦。我們先坐地鐵,地鐵真快,兩分鐘就過一站,下了地鐵又上了公共汽車,過了五六站才到頤和園。
我們進的是西門。一抬頭就看見萬壽山,媽媽給我租了一臺導游自動講解機,講解機說:“頤和園是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的。”聽著講解我興奮的爬上臺階,不一會我就累了,坐在石頭上休息,這些石頭堆放很奇特,錯落有致,我問媽媽:“媽媽,這些石頭是這山上的嗎?怎么看著很奇怪。”媽媽說:“兒子,你觀察的很仔細。這石頭堆的很有意思。這是清朝的皇帝特意模仿蘇州的獅子林建的,據說,當年乾隆下江南就去過獅子林,非常喜歡這些太湖石堆的假山,于是,在北京也修建了一個一模一樣的,好供他玩耍。你也去鉆著玩吧。”我和媽媽一起鉆著,一會走著向上,一會走著向下,繞來繞去,真有趣。等我鉆出來時,已經到了萬佛塔,有一萬座佛,金光閃閃的。導游說:“看看這座萬佛塔,就知道清朝的皇帝,有多信逢佛教。看看這些毀壞的.佛身,這是被八國聯軍毀壞的。頤和園在歷史上曾兩次遭到破壞,現在我們看見的是1902年重修的。”
下了萬壽山,來到了昆明湖。湖面真大呀,碧綠的湖水真美呀!水面上還有許多船,我們坐的是龍頭船,船開了一會就到了十七孔橋,橋上的獅子樣子沒有一個是重復的。過了橋就來到了西湖島,島上有個龍王廟,據說,當年慈禧太后就是坐著船到島上來祈求風調雨順的。
從島上回來,我遇見同來的阿姨后,我們一起從東門出了頤和園。
頤和園真美啊!真大呀!
頤和園的游玩心得篇8
暑假的生活是快樂而有意義的!今年也不例外。暑假,我們全家到北京旅游。剛下車,我就迫不及待地纏著爸爸要去頤和園。第二天,我就實現了我的愿望。在路上,我聽爸爸說:“頤和園是清代的皇家園林和行宮。”
到了北京,往西北大約走了5公里的路程就到了頤和園,“終于到了!”我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我牽著弟弟馬上擠到人群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頤和園的平面圖,好似一幅壯麗巍峨的山水畫。
我們全家興高采烈的進了頤和園的大門首先我們來到東宮門。東宮門是頤和園的正門,匾額“頤和園”三字為光緒御題。這匾額金光閃閃的,以前獨具匠心的工匠們 把這4個字雕刻地栩栩如生的。 云龍石刻有二龍戲珠浮雕。龍是皇家的尊嚴。然后我們有來到了仁壽殿,仁壽殿是當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會見外賓的地方。
萬壽山下有著一條長700多米創吉尼斯記錄的長廊,長廊全部由木頭搭成,是前人留下的精湛技藝。長廊又名“畫廊”叫畫廊是因為這條長廊里有8000多幅彩 畫。在長廊里有著許多的、古典作品、神話傳說,我們從廊頭走到了廊尾,看盡了數不勝數的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雖然以是精疲力盡,但是我們 的心情非常愉悅,我也從中吸取到了很多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長廊的畫十分精美,中外游客都由不得豎起大拇指稱贊它。欣賞這引人入勝的畫,可真是人生的一 大樂趣呀!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就來到了萬壽山的后山、后湖。 ,讓作文更輕松
我們來到了萬壽山的后山后湖。后山古木成林,環境優雅,郁郁蔥蔥的古木,就像一個個邊防戰士精神地站在那里守衛著高墻大院。沿著路,我們又來到了蘇州河買 賣街,我的眼睛被吸引到了買賣街那湖水,湖水碧綠,使人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水上城市。遠看那湖水似一塊塊的珍珠翡翠,近看這湖水似一塊天然的綠色地毯鋪在上 面。各式各樣精致的店鋪,如果你不細致的觀察,也許你會被所迷惑,誤認為它就是有名的傣家竹樓。
這一天我們還領略到了佛香閣、知春亭、大戲樓等地方的美景,讓我大開眼界,真是美不勝收啊!頤和園在世界地位顯著,真是舉世罕見的杰作啊!我愛你,頤和 園!愛你的美麗景色,愛你的歷史悠久,更愛修建你的人們,古時,沒有機械,但是他們能創作出這樣聞名世界的園林,真是巧奪天工啊!我愛頤和園!我戀戀不舍 地離開了。走時我真想喊一聲:“我愛你呀,頤和園!”
這個暑假我不僅去了頤和園,還去了八達嶺長城、天壇、團城等等。這個暑假我玩的很開心,很快樂!
頤和園的游玩心得篇9
頤和園有山有水,有亭臺樓閣,真不愧為皇家園林。
北京頤和園是清朝時期的皇家園林。風景秀麗的它,向世人展示中國皇家園林的美。
我們剛進頤和園,一座極有園林特色的,由白玉漢石砌成的拱橋就出現在眼前:石拱橋護欄雕著許許多多的龍,欄柱上雕刻著一只只威武的,形態不同的小石獅子。經過石拱橋,便看見了昆明湖。
昆明湖是頤和園一個大湖,從高處向昆明湖望去,昆明湖就像一個壽桃。昆明湖,是一個人工湖,我想,那該要用多少人力物力呀!
昆明湖周圍綠樹成蔭,景色宜人,湖水清澈,真令人心曠神怡。
在昆明湖的北岸是一條雕梁畫柱的長廊,這長廊長達700多米,有1萬2千幅畫,并且每幅畫都沒有相同的地方。
走到長廊盡頭,就看見一座倚山而建的閣樓--香閣。香閣是慈禧太后游玩頤和園,在頤和園休息的地方。那里紅漆梁柱,金漆木雕,金壁輝煌,里面還有不少奇珍異寶。
最后我們來到了頤和園的一個景點:蘇州街。它是將江南民居生活濃縮到園內,蘇州街環形而建,街的一邊是古色古香的商鋪,地是用花崗巖石建成的,另一邊是水道,中間有小拱橋,好像回到古時。
頤和園有山有水,有亭臺樓閣,真不愧為皇家園林。
頤和園的游玩心得篇10
很久以來,對于北京,我總是懷有一種較為復雜的情感。既有對這座文明之城的向往憧憬,也有對其車水馬龍之盛況的敬而遠之,又有對登上長城的興奮之情,還有對駭人霧霾的恐懼無奈。
然而在那個暑假,我第一次踏上了首都的土地,心中激蕩著復雜依舊的波濤。望著眼前來去匆匆的游客,我發自內心覺得,這也不過是一場普通的旅程。
直到我來到了頤和園。
漫步于此,是垂柳,是清風。
北京的八月,正如祥子眼中的北平,是那么的熱,那么的悶。毒辣的太陽一絲不吝灼熱的陽光,似乎要把這座名城烤為灰燼。躊躇移步到頤和園,迎接而來的是湖邊一排排垂柳和涼爽的清風,燥熱之意于剎那間煙消云散。蹲坐在湖岸邊,享受著撲面而來的風,躲在垂柳濃蔭下,凝望著蕩起圈圈漣漪的水面,怎一個“愜意”了得!
漫步于此,是庭院,是古樓。
頤和園猶如故宮等景點,也是北京的招牌名勝,自然少不了一絲古老的氣息。各種具有時代特色的房屋和小園琳瑯滿目,在走廊上徐徐漫步,隨處可見樹木怪石,真不愧為“皇家花園”。古樓之下,商人們推介著數不勝數的貨物,人頭攢動,更增添了一份熱鬧和生機。
漫步于此,是感悟,是人間。
走出頤和園,心中對它們的眷戀卻久久不能割舍。人生不也是如此?漫漫長路中的荊棘坎坷不正如同那毒辣的陽光和抑郁的空氣嗎?此時,清風開蒿目,碧水潤蓬心。壓抑之下,請靠近大自然,凝神閉目,小徑漫步。讓微風拂去纏繞心中的迷霧,讓清水滌過覆于靈魂上的塵埃,人世間的一切不也能春暖花開嗎?
那次的踏入北京,不再是一段平凡的旅程。每當憶起北京,復雜的情感也漸漸淡去。因為它——漫步在頤和園的那一刻,帶給了我一次全新的體驗。
頤和園的游玩心得篇11
六月七號,我和媽媽一起到北京的頤和園游玩。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歷時15年竣工,是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園”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同頤和園遭嚴重破壞,佛香閣、排云殿、石舫洋樓等建筑被焚毀,長廊被燒得只剩11間半,智慧海等耐火建筑內的珍寶佛像也被劫掠一空。 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開始重建,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軍軍費(以海軍軍費的名義籌集經費)修復此園,改名為“頤和園”,其名為“頤養沖和”之義。關于挪用的海軍軍費,經專家考證,一共挪用了7年,每年30萬兩,占全部修復費用的1/3以上。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結束。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洗劫,翌年,慈禧從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動用巨款修復此園。
到了頤和園,我就不禁地感嘆道:“頤和園不愧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只見華麗的屋檐下有一塊牌匾,上面寫三個剛勁的古文字“頤和園”。進入園內閣首先看到的是“仁壽殿”。聽說這是乾隆時名為“勤政殿”,光緒時改為“仁壽殿”,是慈禧和光緒朝會大臣的場所。慈禧地位比光緒高,在場所前面有一個高傲的鳳,后面是一個龍伸出一個龍爪,像一個乞丐要飯,所以這條龍叫“乞丐龍”,這就體現出慈禧太后的野心。接著,我們看到了“延年井”,聽說和了這里的水可以延年益壽。延年井開鑿于1903年,是帝后茶膳的專用水源。據說慈禧太后飲后活了七十多歲(后經鑒定此井中的水含有礦物質)。
然后,我們又逛了玉瀾堂、永壽齋……永壽堂是清末總管太監“李蓮英”在院內的住所,這里有一棵樹打造成了鳳的形狀,這里比皇帝的住所還要好。
我們又看見了叫“青芝岫”巨石,俗稱“敗家石”為什么呢?因為乾隆皇帝把頤和園送給他母親,看到這樣一塊好石頭,就花費巨款把巨石運了進來,在要進門的時候,石頭進不去。就把門拆了,把石頭運進去,再把門裝上。皇帝的母親看到不高興了,這個石頭拆了我的門,破壞了我家的風水寶地,應該叫“敗家石”。
頤和園放射出的光彩,足以讓我們自豪地說:“頤和園,美麗的園林,是我們的!”頤和園是一顆鑲嵌在廣闊國土上、鑲嵌在人民心頭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頤和園的游玩心得篇12
今天上午我媽媽帶我和姥姥去了頤和園,我們走的門是北宮門,爬的是萬壽山。
我在那里看到了非常多的紅墻綠瓦,特別好看。我們看到了一座像布達拉宮的樓,但是我沒有去過那里,我只是要表達那座樓很高。那座樓很漂亮,我就照了一張像。我們還買了一些吃的和喝的,來充饑。
我們又去了荷花塘,那里的荷花很美,都是粉色的,還有蓮蓬、荷葉,這些綠的要命,我要求媽媽把這個美景給拍下來。我們又看見了一個個石頭船,叫石坊,媽媽告訴我,這個船是以前皇上他們建的。我讓媽媽給我坐一艘大船,我媽媽就答應了,正好龍船上就有幾個座位,我們就坐在了上面。那個船頭是由龍頭組成的。我在船上看見了十七孔橋,就是有十七個橋洞的一座大橋,我聽媽媽說,這十七孔橋是為皇上做的,也就是讓皇上走的路,其他的大臣都得走一個有臺階的橋,那十七孔橋是沒有臺階的。我覺得非常好看就讓媽媽也把這個景象照了下來。下了船我們就上了十七孔橋,橋上有很多石獅子。我還背對著前面的龍頭照了一張,還對著海面找了一張。然后我媽媽就發現萬壽山的佛香閣很好看,就讓我拍一張照,但是我剛要照,我媽媽就逆光了,而不是順光。我還看見了麒麟,它是在仁壽殿的前面,它的形狀奇異,長著龍頭、獅尾、牛蹄、鹿角、遍體鱗甲,是傳說中瑞獸,具有鎮惡辟邪的作用。
我還看到一個石頭,上面刻著很多圖案,上面有一個龍頭,他的嘴里銜著一個很像手腕兒的東西,他看起來挺兇猛的。等出去的時候,我就和一個石頭上寫著"頤和園"三個字的石頭照了個像。我還在仁壽門那里照了一張酷酷的像,但是不是男孩子的,那就不用說了。等我們走到長廊那里的時候,我媽媽告訴我,這是有7百多米長的長廊,我差點兒就把長城變成了長廊,把長廊變成了長城。那里有畫成花鳥魚蟲的各種圖畫,裝飾在長廊上,我覺得非常好看也就讓媽媽給我照好幾張像。后來我們又回到了佛香閣的后門,那里很空曠,隨便照相隨便摸,怎樣都行。上面有很多白色的假窗戶,但是看起來是真正的漂亮窗戶。
我在那里還看到了一個高高的柱子,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是還挺好看的,我就讓媽媽拍了一張像。后來我和媽媽姥姥就走了。
頤和園的游玩心得篇13
七月的天氣炎熱,我們乘坐龍舟,在“慈禧水道”上駛過,前往涼爽的頤和園。
我們一邊聽著導游給我們講解這條河的歷史,一邊欣賞河岸的風景。河岸有很多柳樹,長長的柳枝象瀑布一樣垂掛下來。船轉了一個彎之后,視野變得開闊,不一會,就來到了頤和園。
這里的路是由大塊的鵝卵石鋪成的,其它地方是大片柔軟的草地。
我們乘船在昆明湖上游覽,湖水很平靜,象一面閃耀著綠光的鏡子,湖岸邊柳樹的倒影在水中映出綠的發亮的顏色,微風拂過堤岸,柳枝微微擺動,水面也蕩起絲絲的漣漪。一絲絲云彩映在水中,在湖水中蕩漾。不一會兒,就到了湖心島,船靠岸了,我們來到了十七孔橋,這座橋有十七個橋洞,橋上的欄桿上有很多小石獅子,每只小石獅子的形態都不一樣,有抱著小幼獅子的,有踩著銅球的,還有弓著身子,好象隨時準備沖出去的……
我們走過十七孔橋,繼續沿著湖岸邊往前走,到了一個長約幾百米長廊,長廊的橫檻上有許多精美的畫,畫著人物、花鳥、風景,栩栩如生。
走完長廊,就來到萬壽山腳下,一座八角寶塔型建筑聳立在半山腰,那是佛香閣。
因為時間原因,我們沒能登上萬壽山。離開頤和園后,昆明湖的碧水,仿佛還在我眼前蕩漾……
頤和園的游玩心得篇14
頤和園是北京之行的必到之地。
一進園門,我們就來到了有名的長廊。冬天,長廊邊花壇里的花已不見了蹤影,唯獨長廊里的畫還是那樣燦爛多姿,有美猴王的故事,有水滸傳的故事,有三國演義的故事,還有很多佛教故事,都畫得美倫美奐,沒有哪兩幅畫是相同的。
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下。我們往上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這就是佛香閣。冬天的佛香閣失去了綠樹的掩映,顯得更加金碧輝煌,宏偉高大。大家登上萬壽山,爬上了20米高的石基往下看,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昆明湖好像一位睡美人,靜靜地躺在那里。那雪白的衣服,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耀眼的光芒,有許多小黑點在它的衣服上跳躍、舞動!
我們順著山路走下萬壽山,來到昆明湖邊。這時,哥哥提議去冰上走走,可大家看到冰面是透明的,有些擔心。這時,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拉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孩從湖對面的冰上走來。我們馬上問:“這冰結實嗎?”老奶奶說:“十分結實,有一二米厚呢!”于是,大家才小心翼翼地走到冰面上。哥哥一到冰上,就身輕如燕,腳下像穿著冰鞋一樣飛快地前進,看得我們眼花繚亂。我從來沒有在冰面上走過,因此十分謹慎,像蝸牛一樣前進著。剛想跑幾步,腳上開始打滑,重心不穩,只得慢慢地走,不一會兒全身熱乎乎的。
我們踏著冰面,來到了頤和園的著名景點十七孔橋下。這里人特別多,有的在滑小冰車,有的在玩冰刀,還有的竟然在冰釣呢!我們在橋下也玩了起來。
冬天的頤和園別有一番情趣!
頤和園的游玩心得篇15
今天我們要去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園林——頤和園,早就聞名,此行可要好好去領略一番。
伴隨著馬達的轟鳴聲,游船緩緩地駛入了一個多世紀前的慈禧水道,心里沒有太多起伏,只有默默的崇敬。坐在靠窗戶的座位上,一邊仔細地聽著導游的講解,一邊把耳朵往外伸,聽著一波一波的浪拍輕輕地打在岸上,船蕩開了一層層的波紋。水波拍打在岸上的聲音縈繞在左右,一束陽光照耀在寧靜的湖上,湖就像發了光似的,充滿著神秘感,使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了解它。
當我還沒好好享受完這舒服讓人不想停下來的時光,馬達聲變得越來越輕,人群陸陸續續地上了岸。園里的景色讓人心曠神怡,亭臺樓閣,假山流水。空氣是多么清新,總讓人想貪婪的大口大口地吸上幾口,然而又不想這么快停下來。就像那些吸了毒品的人,總是不過癮。
轉眼間我們來到了十七孔橋,有十七個大小不一的橋洞。十七孔橋坐落在昆明湖上,石橋欄桿上雕刻著形態各異、做工精美的544只小獅子,每一只都有著不同的個性特點,給這美麗的頤和園增添了別樣的風味。碧綠清澈的昆明湖,從高空往下望就像一個壽桃,湖上行駛著的小船輕輕劃開一道道波紋,就像在明凈的鏡子上悄無聲息地劃開了一道裂痕,一下子這裂痕又悄悄地淡去。說湖上鬧騰也鬧騰,安靜也安靜,許多只船在湖上行駛著,有的快速地向西駛去,有的慢慢地朝南劃去,有的差一點就要迎面相撞。湖岸的柳樹姑娘溫柔地散開她那細長的頭發,嫵媚地彎下腰,將頭發輕輕放入水中清洗,隨著風舞動。
楊柳依依,微波漾漾,多么詩情畫意的景色!漫步在林蔭小道上,欣賞著到處的美景,聽著小鳥哼著幾首小曲兒,多么愜意的感覺!就如同全世界只剩下我和讓人陶醉的景色,沒喝酒,就好似幾杯紅酒下肚,被這景色所迷醉,無法自拔,沉醉其中。
仿佛每次時間都在和我作對,無聊的時候,時間就好像被人施了定身魔法,凝固住了一樣,怎么樣也流動不起來,過幾分鐘也像煎熬了幾年一樣。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時,時間好似做了虧心事的小偷,一不留神,馬上悄悄地從風中“休”的一下溜走,總是讓人來不及發現。正當我陶醉在忘我的境界中時,導游的聲音出現在我的耳邊,要去吃飯了,把其實早已饑腸轆轆的我們從夢境中給拽了回來。
頤和園的十七孔橋,頤和園的昆明湖,頤和園的楊柳,頤和園的游船,頤和園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使我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