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的閱讀心得感悟
九月是公司文化月,除了安排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公司還為愛好讀書的員工們精選了一本讀物,那就是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一書。忝列為其中的一員,我來向大家簡單介紹下這本書和我讀后的感受:
首先,我向大家闡明一下書名活法的意思。活法是美國現實主義法學針對傳統法學獨尊紙面上的法律提出的概念。活法是那些支配著社會生活本身的規則,也是構成人類社會法律秩序的基礎。一句話,活法,就是社會生活的法則。
稻盛和夫呢,是日本人,不過這個日本人很厲害,他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創辦第二電電株式會社(目前是日本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又都進入了世界500強。他是日本四大經營之圣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另三位分別是松下、索尼、本田公司的創始人。
稻盛和夫的這本《活法》曾被譽為日本21世紀勵志第一書,他將企業的活法轉引到人的層面,通過探討人最基本的倫理觀和道德觀,闡述普通人的為人之道和企業的發展之道。他認為,一個企業生產出的產品質量高低,在于這個企業的人有沒有親近產品,有沒有在悉心地照料產品中聽見產品的私語。《活法》探討了一個命題,那就是人生的真理和活著的意義。
初讀《活法》,有眼花繚亂之感,繼而猶如沐浴春風、靈魂得以洗滌——他的哲學思想多面開花,卻一脈順承,給人極大地啟發,醍醐灌頂不過如此。
活法一書分為序言和五個章節,序言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在于磨練靈魂,人生真理在勤奮工作中領會,改變思維方式,人生將發生180度轉變等等。五個章節則分別告訴我們如何實現人生的理想,從原理原則出發考慮問題,怎樣磨練靈魂、提升心志,以利他心度人生有何好處,人生的正道是與宇宙潮流協調和諧。
他指出熱愛是點燃工作激情的火把。無論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去做就能產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會產生向下一個目標挑戰的積極性。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沉醉于所做事的人。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能夠指引方向,闡明真理,開拓思維,激起斗志的好書,希望大家閑暇之余可以借來一看,很有裨益。
活法的閱讀心得感悟(精選篇2)
《活法》是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代表作,原書由日本SUNMARK出版社出版,被譽為日本21世紀勵志第一書。稻盛和夫是日本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和KDDI的創始人,被譽為日本經營四圣之一,他是季羨林認為稀有的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的人物。它的思想主要源自儒家和佛教,結合稻盛和夫經營的經歷與感悟,形成了一個思想體系。
它旨在教人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以及工作態度。讀完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生的高度取決于你思想的深度。只要帶著一份足夠堅定的信念,那么你就能克服任何困難,適應任何環境,甚至可以改變任何時候的自己。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完全取決于你自己。
一、心想事成
在高三暑假的時候,我買了電腦,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用到了電腦,然后開始瘋狂的玩游戲。進入大學之后,由于之前沉迷游戲,在大一整個階段我還是繼續在不停的玩各種游戲。那時的我非常迷茫,對學業根本沒有興趣,但是我會時不時的譴責自己對不起父母的辛苦和期望。幸運的是,在大一的時候我第一次接觸到了編程,后來在大二分專業的時候我就選擇了計算機。經過大二,大三兩年的ACM訓練,我有了較扎實的編程功底。在大三暑假的時候,我開始分析自己,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喜歡做什么?因為之前在大二,大三階段在ACM方面搞了一段時間,所以找起工作來還是有很大便利的。但我想了很久,然后列舉出了5個不想直接工作,想考研的原因:
1、不甘做一個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的碼農。
2、感覺一旦現在出去工作那么以后的發展空間就不大了。
3、在高中時就有浙大夢。
4、想出國深造。
5、在大三后半學期接觸到了人工智能的課,感覺自己現在的計算機知識還很膚淺想要深入學習。
每當我想到上述五個原因,我想讀研的愿望就愈加的強烈。當時除了編程能力在考研群體中有一定優勢之外,我自身的基礎并不好。在考研時期,我選擇對工作信息充耳不聞,因為我想切斷后路,讓自己只能前進沒有任何后退的道路可以走。那時候,對我來說沒有任何假期,我每天學習11個小時左右,5、6個月來我總共給自己放了不到2天的假。直到考研準備結束為止,我沒有投過一封簡歷。在考研的前一天,由于隔壁宿舍的吵鬧以及自己的心理負擔太大,我整個夜晚都失眠了。越想讓自己睡著卻越睡不著,怎么躺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結果早上起來的時候自己的保暖衣全濕了。雖然走路有點飄,視力、聽力、觸覺,味覺都下降的很厲害,尤其是味覺和聽力,吃早飯的時候根本吃不出感覺,但最后還是順利的考上了浙大研究生。當然,考研那幾天能堅持下來,也離不開研友(一起準備考研的)對我的鼓勵,他一直拿自己以前的失眠經歷來安慰我,來鼓勵我。在此,對研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結合自身考研時的體會以及對《活法》這篇文章的閱讀,我認為心想事成這個宇宙法則是成立的。但為什么有的人會成功,而有的人就不能呢?原因在于他們所持的愿望在高度、深度、熱度、大小程度上的差異。一旦你的愿望已經在深度,熱度上達到某種要求,那么你就能在時間軸上做到鍥而不舍,在每個時間點上做到像錐子一樣,把全部力量集中于一個點(強烈的愿望)。對于稻盛和夫提出的人生方程式(人生=思維方式_熱情_能力),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其實你工作的結果就組成了你人生的絕大部分。另外,你的工作取決于你的熱情以及能力,這是大家常說的。但是我也認為思維方式是最為重要的,我更傾向于把思維方式直接理解為愿望。只要你的愿望更為強烈,那么你的熱情就會更高,在某種程度上只要你的熱情越高那么你的能力就越能得到提高。
二、為人處事準則
說來很傻,但是我在考研的時候就形成了一套自己認為正確合理的為人處事方針。
1、做人方面:
損人的事不能做:因為人人生而平等,上天沒有賦予你任何特權去傷害別人。
吃虧留給自己:因為吃虧是一種福。
謙虛:你永遠不是最優秀的,每個人身上永遠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感恩:我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雖然我不善于表達自己,但我向上帝保證,每一個幫助過我的人,我在心里都深刻的感謝著,我會一直記得。就像我對父母的感恩一樣,Iwillalwayskeepitinmind。或許這是我的缺點,我會讓自己在表達這方面有所改進。
2、做事方面
認真,負責:我一直告誡自己做事一定要盡可能認真、負責。因為你得到的每一件工作都是來自別人對你的信任以及恩賜,不要輕易去毀掉別人對你的信任和給你的恩賜。
努力:自己所有努力的原動力其實都是來自于利他。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人能夠過上更為舒適的生活,讓我妹妹能夠有更好的教育資源。等盡完這些應盡的義務后,無論自己能夠給社會貢獻些什么,你一定要為社會去做貢獻。因為這是能夠證明你來到過這個世界的唯一憑證。
三、發paper思想準備
其實,對于這次發paper(ICCV20__),我之前一度沒有很大信心,但是經過章老師的一再鼓勵以及信心的表露之后,我也有了一定的信心。《從優秀到卓越》中有一個三環理論:做任何一件事,只要它是滿足你的很多評價標準的話,那么它就是三環的交集,是你應該堅定去實現的。目前我更傾向于把這三環描述為:
1、這機會是不是很稀少。
2、你能夠在什么方面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
3、是什么驅動你的成功引擎。
雖然之前我對發paper沒有信心,但是我發paper的決心卻一直都在,但是為了時刻督促自己,我還是要總結下我要做這篇paper的原因:
1、發paper是研究生階段的一個目標。
2、導師的支持、鼓勵。
3、滿足自己現階段的三環理論,應該堅持去實現。
4、這是我現在做的工作的一個深入以及延續。
在做這篇paper期間,我期望達到的狀態:
1、睡也想,醒也想,持續強烈的愿望最重要。
2、將要實現的狀態以彩色在頭腦中呈現。
3、思考盡量達到每個細節。
4、要有考研時期的努力程度。
總結:就像《活法》里面提到的,自己的人生之戲如何編演?人生是一出戲,欠缺認真和激情,度過一個懶散消極的人生,這未免太可惜了。希望人生之戲內容豐富、情節生動,那么,一天一天,一瞬一瞬,冠以極度二字的認真態度必不可少。話雖這么說,但因為人本來就是脆弱的,不刻意的警惕、自我戒備,不知不覺中就會成為欲望和誘惑的俘虜,這也是事實。
謹以此文警惕、戒備自我,抑制自我放縱的情感,讓心靈寧靜,做事專注。
活法的閱讀心得感悟(精選篇3)
《活法》的作者是被譽為日本經營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這本書被譽為日本21世紀勵志第一書。《活法》的思想主要源自儒家和佛教,結合稻盛和夫經營的經歷與感悟,形成了一個思想體系,讓無數人在迷茫的時代找到活著的意義”。
稻盛在書的開頭就進行了“活著的意義”的探索,“我們的社會為什么籠罩在如此令人窒息的低氣壓中?那是因為很多人茫然不知生存的意義與價值。人生的意義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對于這個極基本的問題,我依然要說,‘在于提升心性,鍛煉靈魂’。如果你問我:‘這一生所為何求來?’我會毫不猶豫,且不帶一點驕傲地回答:‘我是為了做一個比降臨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來。’”讀至此處,隱隱感到“大道至簡”的力量。
可是,生活總有那么多隱隱的痛,否則為什么很多人想回到童年。的確總有些阻礙我們變得“更好”的事情,憑什么唯獨我要承受這些苦難?因為人生不如意十有_?書中稻盛和夫給了另一個視角作為解答,這是一個鼓勵人們主動反思的積極視角,即有關“苦難現象”的因果分析——“這是因為你先認定了‘人生無法盡如人意,才會導致事情成真,不是嗎?從這個角度說,無法盡如人意的人生,根本就是實現了自己原先的預期”。這個邏輯的深層次分析,他認為:“一個人的人生直接受到自己想法的牽引,自己遭遇到的事情,其實根本是內心所產生。”他甚至把疾病也歸類于這些遭遇中。稻盛以自己年少時體弱多病為例,發現“人內心深處有一塊吸引疾病的磁石,因為內心的軟弱,疾病找上門來”。
人要想成功,必須內心有強烈的愿望。只是一般的愿望是不行的。不是漠然地想“如果能夠那樣就好了”,這是不夠成熟的想法,而應該是抱有強烈的愿望,廢寢忘食地渴望著、思考著。全身上下從頭頂到腳尖都充溢著這個愿望,就好比是身上劃破后流出來的是“愿望”而不是血。必須有強烈的愿望,堅定不移的信念。這是使事業成功的原動力。具備同等能力,做出相同程度的努力,有的能夠成功,有的以失敗告終。其差別是什么呢?人們往往容易把原因歸結于命運、運氣,其實主要是因為愿望的大小、高度、深度、熱度的差別而造成的。也許有人會搖頭認為這未免太樂觀了。但是,廢寢忘食地渴望、思考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行為。你必須持續擁有強烈的愿望,并不知不覺地把它滲透到潛意識里去。
“一般人都把勞動看成獲得生活所需糧食與報酬的手段,認為勞動的時間越短越好,工資則多多益善,其余的時間要用來從事休閑活動,這樣的人生才算豐富。抱持這種人生觀的人認為,勞動是人人都不愿意做而又必須做的事。”但稻盛認為,工作對人類而言,具有更崇高的意義。勞動可以幫助人們戰勝欲望,磨練心性,培養人格,“換取生活所需只不過是勞動所附帶的功能而已”。由此他提倡,每一天都要以誠懇到“異常”的方式度過,用一種看起來傻的可以的態度,哪怕站在一個不可能的起點,也要長期堅持下去,并“奮戰到老天爺出手相助那一刻”。
書中除了通過個人經歷傳輸個體奮斗心得,稻盛也十分提倡“以利他之心生活”。這里出現很多依舊道理至簡的呼吁,讀來有似曾相識、卻久違了的味道。這些觀點依然真誠和讓人警醒:對待他人,“如果你有善心,地獄也會變成天堂”;除了利己,也要“讓他人也有利可圖”;利他不僅是個人信條,“‘利他也是企業經營的起點”,而上升到國家和歷史層面,稻盛呼吁,“日本啊,要以‘富國有德期許自己”,“別讓歷史重演”。到這里,“活法”已包含個人,組織,國家,乃至文明,人類。
都說現在時代變了,觀念變了,但是我個人感覺無論怎樣變化,無論是男人女人都要有自己的活法,好好活著,離不開學習,離不開勞動,離不開家庭,離不開希望。那些在菜市場,在超市,在馬路擺攤,在飯館,在你不以為然或者從來不曾注意的地方憑借勞動,憑借雙手憑借勤奮,認真活著的人,讓我尊敬,雖然也許我從來不知道他們叫什么名字。
活法的閱讀心得感悟(精選篇4)
斷斷續續,終于讀完了這本書,一位出了家的身為企業家的老人家寫的書,也無怪乎會是這種味道。
書中有一句:企業經營的目的,首先在提升員工的生活與幸福。
首先我要承認,這本書有一定的催眠效果,對于我來說。于是在暈暈乎乎的情況之下看了這句話我就更暈了,接著我就震驚了。這是神馬樣的境界啊,這是神馬樣的企業家才能說出的話啊,我想說,這位老人已經不是一位單純的企業家了。讀了這么些年的書,只知道企業的存在首先是以營利為目的,與此同時提供就業機會,解決就業問題,這回算是開了眼界的,可我還是想問,真的假的啊,雖然說出家人不打誑語啊……最后想說,這本書其實挺好的,包含著一位老人對日本的過去、現在的反省以及對將來的思考,雖然有點烏托邦之嫌,導致有點催眠之效。從小就認識到,人總有一天會死亡的,死亡就是指永遠不會以任何形態再次出現(轉世投胎是自我安慰的產物)。
看了稻盛先生的《活法》有一種悟的感覺,真我的永垂不朽。
活法的閱讀心得感悟(精選篇5)
最近一直都在讀勵志的書,其實已經不是立志的年齡了,但又有什么關系呢。從現在開始懂的活法也不晚呀!
看這樣的書可以使自己變的平靜,不浮躁。我覺得成功的人分兩種,一種只是表面上成功,另一種是不只表面成功,他在成功的表面背后隱藏著更大成功。這種人遲早會成功,無論做什么都會成功,因為在他的心里埋藏著一顆成功的種子。這種人就是《活法》的作者。他很小就給自己規劃了人生,一直規劃到了80歲。看到這里我覺得我開竅有點晚,快40了只能安排后40年了,前30多年以前都是糊涂的生活,沒有目標。現在應該給自己規劃一下,小的規劃是一周,大的規劃是一生。有目的才會有行動,有行動才會有結果。
其實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簡單,很多道理我們從小就知道,但卻不明白。現在看來那就是真理。
被尊為日本三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先生告訴我們,所有人的人生,最后的發展都是自己內心念頭的延長線。我的內心怎樣想,現在回想起來,我也是這樣的。所以我現在的想法是很重要的,關系到我的未來。:是什么造就了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呢?是那一股能默默專注在同一件事而不感到厭煩的力量,也就是拼命去過每一個今天的力量,以及一天天去累積的持續力。
我特別相信,我們的計劃也就兩個月,但是已經有無數的成績出來了,雖然那是別人多少年前做的事情,但也有的人一生都不會去做呢?我相信我看的書不晚。生命的意義在于不斷地成長,在這幾個月中我成長了,我發現了自己的變化,有時都不相信,真的變了,沒有那么焦慮了,不再埋怨了,不常常想不該想的了。我說是沒有用的,這些內心的變化我內心真的體會了,這是我覺得最快樂的事。要有追求和夢想,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享受奮斗的過程。
什么是享受,付出了得到了就是享受。不付出得到了也不會認為那是享受,況且不付出就永遠體會不到得到的快樂。
想要成就事物,必須先有強烈的愿望。強烈的愿望包括強大的決心,堅定的信心,更重要的是一個高標準的目標。還有實現目標的恒心和毅力。我在堅持因為我有目標,我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