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讀書心得感悟
重讀《活法》,比五年前有了更深一層的感悟。模糊的記得,那時對《活法》印象最深刻的內容是人生方程式和六個精進。此刻重讀,卻體會完全不同。
“作為人,何謂正確?”稻盛和夫先生對哲學的理解,讓他在迷茫時、煩惱時始終堅持“將作為人應該做的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下去”的理念,成就了如今成功的他。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在大家感嘆信息化社會給我們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我們也意識到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卻在慢慢變差。我們看不到小時候湛藍的天空,看不到清澈的小河,那些曾經覺得永遠會存在的最簡單的東西一去不復返。當今社會,黑臭河道治理處理風口,成千上萬家環保企業涌入,只為分一塊屬于他們的蛋糕,屬于利益的蛋糕。千萬億資金的投入,回報率有多少暫且不考慮,但如果持續的過度開發、錯誤修復我們的生態環境,后果將不堪設想。如果每一個環保企業在接下每個環境治理項目的時候就帶著一顆善良的內心,一顆人類最原始的初心,去堅持做項目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做真的環境治理項目,賺踏實的錢,那我想未來的中國將會再現藍天、水清的景色。
重讀《活法》,的確讓我感悟到很多與德華相通的內容。稻盛先生常對部下說:“公司不需要不燃型的人,希望大家都成為自燃型的人,至少要成為可燃型的人,當自燃型的人接近你時,大家能一起燃燒。”成為自燃型的人的最好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喜歡自己的工作”。但是有的人對自己的工作怎么也喜歡不起來,那么姑且一心不亂、拼命投入工作再說。讀完這些,腦海中出現兩個內容:“I am in here”,“德華文化理念”。Geller主席在與我們開workshop的時候,會讓我們圍坐一圈,然后依次說一遍, “I am in here”,主席想教給我們的是今天我在這,我就應該全身心的投入到這個環境中,努力把該做的事情做好,不要有別的雜念。我很贊同主席的觀點,正如現在珠涇河項目處于施工期,如果自己在現場,那就100%的投入在工作狀態中,這樣才能得到最高的效率。 “我能影響你,更重要的是你要改變你自己”的德華文化理念與上述稻盛先生的理念一致。公司作為一個大我在正向的影響著每個員工,從公司角度,希望每個員工不僅能被正向的能量所影響,更高的希望在影響下,員工自身能因此而改變自己,優化自己。不被影響的人便是不燃之人,顯然這類人不符合公司文化理念,我一直認為我是可燃之人,五年后,再次重讀《活法》時,我很欣慰,因為個人認為,自身已經踏入自燃人的門檻了。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將自己更好的一面帶給周邊的人。
以上是我對《活法》的一些感悟。每一個節點讀這本書應該會體會到很多不同的東西。未來,如認為自己停滯不前或遇到瓶頸時,不妨再讀讀,相信能悟出更多的道理,也能幫助自己向前邁出新的一步。
活法讀書心得感悟(篇2)
書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寫的,寫的事情卻不只是管理企業。
書中受益比較多的,不是如何去做好一個企業,因為這個方法很少有人會去教,教了也未必能學會。
看著像是寫做企業的書,其實主要寫的都是做人的道理,并把做人的道理應用到做企業當中去。
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做企業呢,堅持那些做為人所應當做的事,堅持基本的道理理念,一些是根本的東西做好了就必須會有成績的,如果沒有成績,那必須是努力不夠,如果努力,必須能成功。
我對另外一個理念也感受深刻,就是要極度認真的度過每一天。
事之不成,要么是準備不足,要么是努力不夠。
極度認真的度過每一天這個觀點很重要,這是一個很好的提法,就是說人要把自己的事想好,要把自己想好,因為人最寶貴的是什么呢,就是時間,時間就是一切,很多東西我們所買的只是一個時間價值,過了這天就會過期了,有這是過了幾個小時會過期,有的可能是一年,有的可能是兩年,總之是,沒有時間,很多的物質上的東西是不能存在的,就算是秦朝個性有錢的人,他消失了幾十年,再出來的話,前朝的錢已經不能再用了,他立刻就發現自己從富翁變成了窮人。
那么說,時間的價值才是真正的價值,而我們也明白,我們所能把握的只有這天,活在過去和活在未來都是沒有好處的。
那么如何的來把把這天,就是要極度認就真的度過每一天。把每一天都過好了就行。
書里有很多的地方也提到了,未來是不可預測的,從這一點上來說,這天是連接未來的一個點,只有先把這天做好了,明天才會有把握。
有一個觀點呢,就是只做你所能做好的事,這也是成功的一個理由。
比如,我們都有一窩蜂的毛病,炒股炒房一齊上,結果又有幾個賺錢的呢,當然,一開始大家都覺得自己做對了,很多人想著不用去工作了,結果呢,股市會套牢,房價會下跌。而書中的稻盛呢,他打死也不參加房地產,就算是在笨蛋也能贈錢的時候他也不去,結果,一個金融危機下來,銀行有的都倒閉了,他卻能安然無恙。
這就是我們古代文化中所一向提的一個問題,就是要安如泰山,不為所動,其實,這一點,此刻很多中國人也是做不到的。
同時,這也是介紹這本書的必要。
書中所提到的人生的好處在于提升心性,磨練靈魂。只是簡單的要求人在死去的時候比剛出生時靈魂更純潔一點。
也許有人認為這樣的理念很樸實,甚至于簡單,不適宜,但稻盛確實成功了,而且,在這樣的一個社會回成功的還不錯。
用書中的一句話來結尾,這天比昨日做得好,明天又比這天做得好。
這便是人生的好處。
活法讀書心得感悟(篇3)
“簡單才是不可動搖的原理原則。”“活著就是要修練自已的靈魂,在死去的一剎那能夠無怨無悔,能夠為社會有所貢獻”稻盛和夫所講的道理,簡單明白。但就是這些簡單的道理,在作者的人生道路上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稻盛和夫認為,成功的人生應該是:本著不違反人類基本普世倫理、利他主義的簡單原則,以像對待戀人般對待工作,有著強烈到遍布全身的渴望,凡事高標準、嚴要求,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大膽思考,小心準備,不輕言放棄,以百分百的認真身體力行,憑著一股傻勁兒去迎接困難和挑戰,珍惜和把握每一個現在,持續地積累蓄勢,最終化腐朽為神奇,化平凡為非凡。
簡單,也是我信奉的處事原則。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不給別人帶來麻煩”成為我的基本人生準則。這個準則對我的影響,可以說利弊參半。“不給別人帶來麻煩”,讓我時時處處考慮他人感受,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換位思考,不給他人帶來相處上的不適。但同是這一點,也讓我常常做事思前想后,因為太多的顧慮而錯失良機甚至止步不前。現在想來,其實我仍沒有做到“簡單”。為他人著想是應該提倡的,“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也符合和諧的本質;但事事瞻前顧后,考慮太多,就背離了簡單的本質。其實,本著遵規守法、利他利己、和諧共贏的原則,每天踏踏實實去努力,每天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做好,每天比前一天前進一點點,日積跬步,終致千里。
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不缺乏努力拼搏、奮斗的精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堅持呢?堅持,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同時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情。就拿每天堅持跑步這件事情來說,說它簡單是因為你只要穿好運動服出去就可以了,沒有人會阻止你;說它困難是因為真的很難做到每天如此,幾十年如一日,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
生命的意義在于不斷地成長。稻盛和夫說: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人生與實業的成果,是由這三個要素“相乘”的結果,而絕非“相加”而來。在工作中,很多工作都是重復性的,工作的激情會隨著工作的重復逐漸消失,多數人一開始總是充滿熱情,到了一定的程度,熱情就消退了,缺乏持久的熱情。我們要能不斷找到工作崗位的價值甚至使命,才會有持續的熱情。能力是可以后天開發和培養的,千萬不能自我設限,認為自己不行,做不了,失去成長的可能。其實,每個人都有著巨大的潛力,只是沒有得到開發。因此,我們要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揚長避短,持續開發自己的能力。
成功是很簡單的,而簡單卻是不容易堅持的,不容易做到的。稻盛和夫如此推崇簡單,因為簡單里面,孕育著成功。
活法讀書心得感悟(篇4)
近日,利用業余時間全文通讀了日本企業家、哲學家稻盛和夫所寫的《活法》一書,此書是稻盛和夫先生利用70余年時間對人生“活法”意義進行一次思考的集大成之作。他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和縝密的思維,闡述了自己的人生觀,即做人最基本的論理觀和道德觀,告訴人們應該有的正確生活態度,給讀者以啟示和感悟。特別是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小節《踏著人生的正道,走向光明的未來》,讀后更加堅定了我此生一直信守的價值觀——人間正道是滄桑。
稻盛和夫先生在書的序言中說到:“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安寧的時代,世道混迷,看不清前途……一種壓抑的空氣彌漫于整個社會,這是為什么?因為許多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稻盛和夫先生說,最要緊的就是要提出一個最根本的問題:人為什么活著?人活著的意義是什么?什么是人生的真理?人生應有的狀態是什么?
對于這個問題,我曾不只一次的問過自己,也認真思考過。我認為,人的一生就像一場旅行,目的地很明確,但旅行的過程卻很艱辛。除了一條世人都公認的正路外,還有很多的小叉路和捷徑,由于每個人對活著的意義認識不一致,在世道昆迷,經不住誘惑時,就看不清前途,從而離開“正路”,步入了叉路或選擇了捷徑。
這些人里有些人由于走了叉路,越走離目的地越遠,從而迷失了方向;另一部分人由于選擇了捷徑就會比選擇正路的人要提前到達目的地。但由于這些人都沒有選擇正確的人生之路,走叉路的人要不停的詢問路人要如何才能走回正路或者怎樣才能盡快到達目的地,而選擇捷徑的人由于心境發生了變化,他們的心已經不在路上,而是想快些到達目的地,所以丟失了欣賞沿途風景的心情,失去了此次旅行的最終意義。當別人開心講解此次旅行的感受和意義時,他們卻無言以對,甚至對自己走捷徑時付出的艱辛也不能公之于眾,留給自己的只有可憐的自我安慰。
那到底人為什么活著?人活著的意義又到底是什么?稻盛和夫先生在序言中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在于提升心性,磨煉靈魂。人生在世,面對各種誘惑,為欲所迷,為欲所困,是人的本性,如果放任這種本性,無止境的追求財富、地位和名譽,就會沉湎于享樂。看過電視劇《士兵突擊》的人都知道許三多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人活著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就是要好好活”,天生資歷不如成才的他也靠著他的執著和真誠,或者是在別人看來笨拙的生存方式驗證了這句話,做出了超凡的成績,讓自己的一生活得更有價值和意義。
再次,我想再次表達我此生的“活法”,那就是堅持正確的人生軌跡,繼續奮斗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為周圍的人傳遞正能量。當到達我此生的目的地時我還能驕傲地說:我這一生活的是有意義的,因為我一直走的是正路,沒有做違背自己內心的事,活得坦然。
活法讀書心得感悟(篇5)
在8月份部門會議上,公司領導為我們推薦了一本書籍,這本書書名叫《活法》是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代表作。在工作之余經過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斷斷續續把《活法》讀完了!可能是因為時斷時續讀的原因,所以感覺收獲也在邊讀邊忘。這也提醒我們好書要多讀幾遍。我還會再讀《活法》的。《活法》真的是一本值得多次捧讀的好書!雖然忘了不少,但其中有幾點內容給我收獲還是挺大的。
稻盛和夫先生毫無保留地闡述人活著的意義和人生應有的狀態,旨在幫助人們尋找那曾經迷失了的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人們重新燃起心中的那盞精神之燈。
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一書里面,前言部分,闡述了一個問題:“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我想每個人曾經都反問過自己這樣一個根本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答案,有的人活著是為了掙錢、生存;有人為了父母、子女;還有的人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在稻盛和夫的眼里,活著是為了提升心性,修養精神,帶著比出生時更高層次的靈魂離開人世。
每一章都滲透著做人的原則及基本的方法:尋找人生的目標、找準定位、腳踏實地的工作、心靈的培養、真誠、創新、樂觀、絕不放棄的精神。書中作者用最簡單語句和最簡單的道理,講述了人活著的意義。
稻盛和夫先生在做事情時總是堅信鍥而不舍必定成功,他認為,哪怕是無能為力的事,那也只是現在的自己無能為力,將來的自己一定能行,用“將來進行時”考慮是很重要的,應該相信自己還有潛能,從而等待機會喚醒、迸發出來。對待困難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感到無能為力了,而稻盛和夫認為,無能為力只不過是過程中的事,再努力一下沒準就能功。
在書中說到“其實在成就事物和充實人生方面,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勤勉’也就是拼命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勤奮工作才能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有意義,遠的如全國的勞動模范,近的如我們公司的優秀員工,無一不是勤奮工作的典型,沒有耕耘哪來收獲?工作能讓我們的人生變得充實,“嗜好和玩樂的樂趣也必須在充實的工作之余,才能體會的到。”我常常覺得,經過一天的辛苦工作后,睡覺也會特別的香。
書中還提到了感恩,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人只有心存感恩才可以面對人生的順境與逆境,用一顆享受的心對待人生的一切悲喜起落,才可以從生活從工作中得到快樂。
感恩是一種珍惜。因為感恩,所以會誠懇、百分之百拼命去工作,并且在工作的過程中體驗到更多的快樂的感覺。人在從事自己所熱愛的工作的時候會產生努力地意念,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事情做好,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提高,形成一種完美的工作狀態。
作為初入社會的我們,更應該具有感恩的心態,感謝命運讓我們有機會能進入如此優秀的團隊,感謝公司給了我們一個展示自身才能的平臺,感謝公司領導對自己的信任,感謝同事們的幫助。我希望自己在這些關懷中尋出自己的活法,以自身的行動回報公司,感恩社會。